神秘老板的问候

2021年3月1日,一辆白色越野车快速行驶在瑞杭高速上,这辆车的最终目的地是湖北。

而车上一共坐了五个人,全都神情严肃地盯着一个手机,一路车里的氛围都是紧张中又带着几分的期许。

就在车子刚到云南的保山路段时,一阵急促的铃声就响了起来,这个手机也被传到后排中间位置的男子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话一接通,对方就操着浓重的湖北口音问道:“阿涛,吃饭没有?在哪里吃的?”

拿着手机的阿涛双手微微颤抖,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淡定地说道:“老板,吃过了,是在保山这边吃的,这边饭菜真心不错……”

“吃了些什么菜?”不等阿涛说完,对方就打断了他的思路。

阿涛顿了顿,继续说道:“吃了菜和肉,我还吃了两三碗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阿涛的回答,对方满意地挂断电话,车里又突然陷入一片沉默中。

不敢有任何耽搁,车子依旧快速往湖南方向行驶,可是到了第二天,那个电话再次打了过来。

阿涛赶紧接过手机打开门免提,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老板开口询问道:“兄弟,中午一点多了,吃过午饭没有,是在哪里吃的?”

阿涛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回复道:“吃过了,是在昆明这边吃的,昆明的饭菜还可以。”

三言两语蕴含太多秘密,老板再次挂断电话,车轮不停翻转正快速将五人送往目的地。

就在车子即将进入湖北的时候,不出所料,那个熟悉的号码熟悉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方关心的依旧是员工有没有吃过饭,而阿涛的回答也从保山转到昆明接着转到了湖北。

听完老板的嘱咐后,阿涛又意味深长地说道:“有事我会给你打电话,我办事你就放心吧!”

听他这么一说,老板笑出了声,这一幕任谁看来,都是职场经典的相处画面。

唯独坐在车内的四人,越听越觉得头皮发麻,他们知道,只要到了目的地,必然少不了一场恶战!

几人去湖北到底是要干嘛?他们身上又带着怎样的秘密?还有途中说的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警方千里追踪,能否抓捕案犯?

三个可疑的编织袋

在揭开这些秘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云南省的芒市,它位于云南德宏的最南端,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州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傣语里有着“黎明之城”的称呼,很多城市和村庄的边缘地带还与缅甸接壤。

为了加强治安管理,警方每天都要出动大批警力站岗,或者日夜加防巡逻边境线。

而民警第一次注意到阿涛,就是在芒市中缅两国的国境线边。

那天,巡逻的边境民警发现,有两个眼生的人背着竹篓走在一条蜿蜒的山路上。

看他们穿着打扮,与当地村民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他们怪异的举止却格外引人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一边走,一边还要谨慎地观察着四周的情况,警方悄悄跟在他们身后,想要看看他们到底要干嘛。

等走到山下的寨子旁时,两人这才在一辆拖拉机后方停了下来。

东张西望半晌,感觉四周安全后,他们才将竹篓里背的东西转移到拖拉机上。

那是三个超大的编织袋,里面装的鼓鼓囊囊的,看两人搬得如此费力,就知道里面的东西绝对不简单。

而凭着职业的敏感,民警已经大概猜到了那是什么,接下来只差验证。

看到东西已经装好,驾驶员随意地打了一个招呼,就开着拖拉机扬长而去,民警迅速驾驶车辆跟在后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拖拉机的行驶路线很特别,除了绕关避卡,就是尽量选择避开村庄人群的土路,警方还一度差点跟丢。

所幸在走了一段路程后,拖拉机停在了一条岔路上,没多久,就有一辆白色的皮卡车开了过来。

两位驾驶员不约而同地下了车,站在货箱尾部不知交谈了什么,就将三个编织袋转移到了皮卡车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警看着他们的举动,心也跟着悬了起来,趁他们还没弄好,小队的队长就赶紧制定了作战计划。

队长冷静说道:“所有人分成两个组,和我一组的跟着皮卡车,另外一组跟着拖拉机,千万别跟丢了,清楚没有。”

得到准确的回复后,两个组分别行动,大家异常谨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刚开始民警的猜测是,三个编织袋没有任何遮掩,想必这位驾驶员应该不会走太远。

却没想到皮卡车一路疾行,似乎没有停下的意思,看着他不停在往芒市市区口靠近,民警又紧张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暂且不说城市里面车多人杂,警方很容易跟丢,可能到时出手抓了一个人的消息,也会很快在城镇上传开。

这无疑增加了破案的难度,加上如果其他牵连的人听到风声躲起来,想要再抓就会难上加难。

57公斤的致命毒品

经过深思熟虑,队长临时决定:“冒着风险也要把风声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在前方就把车辆截停。”

驾驶员收到命令,一脚油门转到皮卡面前,就把皮卡车逼停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民警刚要下车进行抓捕的时候,皮卡车上跳下一个人,不要命地就往树林里钻去。

幸好民警眼疾手快,赶紧持枪跟在身后,不停地对他形成合围之势,一下就把他按倒在地。

看他似乎还有些不服气,民警问他:“我们是警察,你跑什么?车上拉的是什么东西?”

面对这样的局势,皮卡车驾驶员还在嘴硬地怒喊道:“晓不得,我又没犯错,你们抓我干嘛?”

看他这样,警方连人带车拉回警局配合调查,经过信息审核,确认他的名字叫阿涛,今年26岁,是芒市遮放镇人。

面对审讯,这个阿涛却给人一种巧舌如簧的感觉,民警问他车上拉的到底是什么。

他却面不改色地说道:“是三包肥料,家里种地的,需要用到,有什么奇怪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在一旁的队长严肃起来,盯着他的眼睛就直言道:“你好好讲,到底是肥料还是什么?你拉去干嘛?”

“本来就是……肥料嘛!”阿涛被盯得发慌,有些心虚的他目光开始不停躲闪。

在审讯的同时,另一路负责外围调查的民警传来消息:阿涛刚结婚不久,家里还有一个小孩,他家的确有几亩地,不过早就承包给别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队长找到突破口,立即质问阿涛:“没地你种什么?拉这些肥料也没用呀!”

阿涛却辩解称是先拉回去摆着,看他如此嘴硬,警方决定打开袋子一探究竟。

将编织袋的东西倒出来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又一层塑料袋,民警小心翼翼把里面的黄色块状物给取了出来。

“一块,两块,三块……”细数下来,这些东西一共有102块,整整57公斤。

边境民警一看便知,里面包裹的,绝对是高纯度的海洛因,只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数量居然如此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制造海洛因需要用醋酸提纯,所以海洛因也会散发出一股酸臭味,现场都能明显地闻到这股味道。

感觉问题严重,警方迅速召开紧急会议,经过一致讨论,大家认为这批毒品绝对不是在芒市进行售卖。

首先就是阿涛并没有吸毒史,他肯定不是买家,顶多就是一个运毒的马仔。

其次就是警方了解到,阿涛是第一次运毒,他根本没有售卖的渠道,如果真是在芒市贩卖,那根本不需要经过阿涛这道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综合分析下来,这批毒品应该是要运往外地的,外地某处可能还藏着一个大毒枭,这个人究竟是谁,藏身何处?

嘴硬的马仔

如果要打掉这条贩毒线,那么阿涛就是唯一的突破口,而如果不尽快问出线索,卖家联系不上阿涛,就会意识到他已经出事了。

这时候嫌疑人就会做好出逃的准备,警方再要抓捕可能就迟了。

民警立即对他重新展开审讯,看他死到临头还不肯交代,队长直接告诉他:“现在人赃俱获,你再狡辩都没有意义了,叛你几次死刑都够了。”

听到会被判死刑,阿涛明显愣了一下,民警抓住这个空档,继续追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这些毒品不是你的,你可能就拿20万,但是在芒市,你知道这些毒品多少钱吗?”

阿涛犹豫了一下,才开口说道:“我就拿10万块钱!”

见他已经开始动摇,队长接着问他毒品要运往哪里,他低头想了半天,才小心翼翼地询问道:“如果我说了,能不能减刑?就是你们能不能把我放出去?”

想起家中一岁多的孩子,他后悔了,可是事到如今,再谈悔恨已经为时已晚,他知道,只有配合调查,才有可能会迎来一线的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民警的劝说下,他交代:“这批毒品的卖家在境外,他只叫我先拉到武汉那边,接着那边的人会告诉我该运到哪里。”

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阿涛从未见过这些人,彼此都是通过电话联系,所以很多细节阿涛并不清楚。

关于当时的运输路线,也是卖家制定的,卖家叫他租个越野车,在后备箱焊一个大铁箱,把毒品放在里面再悄悄运出来。

阿涛照做了,这是他第一次贩毒,因为欠下两三万的赌债,他选择剑走偏锋,可让他没料到的是,还没开始租车,警方就把他的行踪看得清清楚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需要确定的,就是那个买家的身份,但是想要解开这个秘密,就还得从阿涛下手。

民警告诉他:“如果你配合我们工作,那你还有可能见到你的孩子。”

或许是触碰到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阿涛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接下来按照卖家的要求,警方找来一辆越野车焊制铁箱,不过为了运输途中不出现差池,这个铁箱全密封,盖子也全被焊死,只有通过切割才能将铁箱打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这批毒品为诱,民警一定能够引出想要找的人,就这样两辆车子一前一后出发,目的地是武汉。

在阿涛所乘坐的车上,就发生开头的一幕,那边的卖家不停打来电话询问阿涛吃饭没有?

而阿涛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说出那个地方的饭菜很好吃,后来他才告诉民警,这些都是行业黑话。

吃饭背后的黑话

其实所有谈话内容都与饮食无关,就拿“饭好吃吗”来说,背后的意思是“货可安全”,如果回答好吃,那就是货很安全。

还有“是在哪里吃的”,意思就是“货到哪里了”,阿涛只需要说出是在哪个地方吃的即可。

看着阿涛款款而谈,民警的心也跟着揪起来,这两千多公里的路程,谁又能保证他不会临时变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他在电话里改口,被卖家察觉,那很有可能民警的这一次千里追击,将会前功尽弃。

加上阿涛的心理也有些浮动,时不时就会冒出一句:“我还能活着出去吗?”

看得出来,他的恐惧随着距离的拉进,在无限放大,所以大家只好全神贯注地盯着阿涛,不断对他进行心理疏导。

终于,在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后,人车安全到达湖北武汉,此时阿涛主动给卖家打去电话。

卖家说:“你先找个地方停好,停好后就把定位发我,我叫人去取。”

这个境外卖家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不想让运毒者与买家有直接接触,所以叫阿涛将车钥匙藏好后,就直接离开。

警方控制住阿涛后,就悄悄将越野车开到了郊区的一个停车场内,这里周围有很多车,方便民警隐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张大网已经铺好,就等嫌疑人往里钻,大家谨慎的观察着周边的情况。

大概过了四十分钟后,一个鬼鬼祟祟的黑衣男子朝着越野车走来。

他上下打量着车子,接着又绕到后方车厢,隔着玻璃看了一下里面的情况,就轻车熟路的取走钥匙,转身上车启动车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队长见状赶紧发布指令:“一组,一组负责跟控,二组三组远距离跟在后面。”

一声令下,所有车子行动起来,加上之前就与武汉警方取得联系,两地民警就此展开秘密行动。

车子开出去没多久,突然就在工厂门口停了下来,黑衣男子拿出工具,就将车牌卸了,紧接着另外一名在门口负责望风的嫌疑人也上了车。

暗处的民警悄悄观察着这一切,并没有急于收网,因为大家想着:武汉这边的两个嫌疑人肯定还有同伙没有出现。

警方打算把整条线的上家和下手都给打了,所以想要靠这辆越野车,引出更多自投法网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出乎意料的是,这辆车却逐渐驶离城区,往高速公路驶去。

他们要去哪?他们要干什么?随着越野车越开越快,民警感觉事情已经快要超出控制。

收网行动

队长赶紧指挥一组:“跟上去,如果车子离开武汉,我们就不好掌握了。”

可是一组现在的处境并不好,只能焦急地说道:“高速路上车太多,我们已经在尽量的往前赶了。”

大家无法预知越野车上的人是否已经发现民警,为了安全起见,警方临时决定:只要车子停下来,就立即实施抓捕。

行驶了十多分钟后,越野车拐进了一个加油站内,一组迅速紧随其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个嫌疑人都还没反应过来时,抓捕小组的车就停在了越野车前方。

民警立即下车,将两个人嫌疑人抓捕归案,但面对质问,两人和最初的阿涛一样耍起了花招。

黑衣男子名叫陈大顺,他狡辩道:“这车又不是我的,是朋友开车叫我跟他一起回来。”

他想把自己撇干净,却不知道警方早已洞悉一切,民警告诉他:“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好好想想我们为什么抓你,车上拉的到底是什么?”

陈大顺打起了马虎眼,他不停摇头称不知道车里有什么,不管警方抛出什么问题,他都一问三不知。

看他还在狡辩,警方拿出刚刚从他身上搜到的三部手机,其中一部明显有境外卖家与他联系的通话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一名叫做吴强的嫌疑人,他的手机里还有贩卖毒品的交易记录。

可两人还是毫无悔意,妄想用抵赖的方式逃过罪责,早就有准备的民警只好使出杀手锏。

将人车带回警局后,民警请来专业的师傅,当着他们的面,将大铁箱进行了切割。

随着盖子的打开,一块一块的毒品被取出,面对铁证如山,两人这才放弃挣扎,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称,境外的卖家叫老胡,是两人在广州的理发店打工时认的师傅,因为都是湖北广水人,彼此走的也很近。

不久前,老胡看着同村的一个人在缅甸贩毒,赚了不少钱,就开始打起了歪心思。

加上他有吸毒前科,就不计后果的找到陈大顺两人,商量出了这样一条贩毒路线。

老胡负责境外的毒品供给,而陈大顺和吴强负责内地的毒品销路,三人就这样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运输毒品数量之大,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就是法律的严惩。

包括境外的老胡,也别妄想逃过惩处,警方仍在通过各种渠道予以追捕,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算天涯海角,中国警方一定能将恶人绳之以法。

最后芒市的民警也履行诺言,联系上阿涛的妻子,好说歹说才要来一张孩子的照片。

看着笑容满面的孩子,阿涛眼里泛起了泪花,这时民警告诉阿涛,他的妻子曾嘱托帮忙传递一句话。

而大致意思是,将孩子带出去玩的时候,懵懂孩子会经常扬起脸问道:“妈妈,爸爸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