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2012年我在广东韶关某医院实习,在急诊科处理过几次被毒蛇咬伤的病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大家都在寻找相对应的毒蛇血清,以便救命。

如果有哪个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或者没有及时找到相对于的血清,可能会一命呜呼。

后来我才知道,被毒蛇咬伤,我们除了靠血清,还有一个更牛逼的药,季德胜蛇药片。事实上,西医《外科学》上谈到毒蛇解毒药,第一个介绍的就是季德胜蛇药片,排名第二的才是蛇毒血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都市人,被毒蛇咬伤的机会很少了,广州这边的医院估计一年都见不到一个毒蛇咬伤的。但在农村,或者上山下乡越野搞活动的,直面大自然的,遇到毒蛇的可能性还是不小。

所以,季德胜蛇药片我们还是得知道。

那就得从季德胜开始说起。

我敢打赌,现在没几个医生听说过季德胜这个人,即便他是当时全国治疗蛇伤最牛逼的人物,嗯,他曾经也跟一个叫花子差不多吧,可怜的老季。

(一)破庙

季德胜,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出生在江苏宿迁郊外的一座破庙里,可能很多人对1899年这种年份没什么概念,再举个例子,毛主席是1893年出生的,季德胜比咱们毛主席晚出生6年,哈哈,这样就有对比了。

为什么我要拿季德胜跟毛主席相比?因为毛主席曾经叫李德胜,哈哈。

但我们今天说的是季德胜。

季德胜祖上几辈都是抓毒蛇、治蛇毒、卖蛇药跑江湖的,到了季德胜这一辈儿已经是第五代了。

季德胜一家都是很苦逼的,那个年代跑江湖卖蛇药的跟叫花子没多大区别,没有固定住所,去到哪就住哪的破庙,所以季德胜是在一座破庙里出生的。季德胜还在襁褓中时,就由父母轮流背着,走南闯北,风餐露宿,到处奔波。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宿迁大灾,季德胜全家流浪江南,途中,母亲病死,这一年季德胜8岁。

母亲病死后不久,弟弟也随即病死,可怜的季氏父子依旧在旧社会里跑着江湖,捉蛇卖药度日。

时光荏苒,季德胜把祖传的配制药饼、治疗蛇伤的本领学了七七八八,每到一个新地方,为了招揽顾客,他们都得把毒蛇盘于手中,绕过脖子,有意让毒蛇咬伤,然后再以自制的药饼蘸唾液在创口周围涂抹,显其药物神效。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腐朽的清王朝倒下,民国来了。

1924年(民国13年),季德胜父亲在一次抓捕蟒蛇时被蟒蛇勒端肋骨,不久身亡。(也有资料说季德胜父亲死于伤寒病)

从此,孤苦伶仃的季德胜开始一个人跑江湖,独立操起祖传的旧业。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季德胜识蛇、捉蛇、玩蛇、治蛇伤那是一流水平,在他手里没有一例蛇伤是不能治的。

南通市档案馆说季德胜性格豪爽,爱憎分明,治蛇伤的本领冠绝天下,有位农民被毒蛇咬伤,神志昏迷,家人已经准备棺木入殓,季德胜路过,以热酒调和蛇药,撬开伤者牙齿强行灌下,片刻伤者便起死回生。类似的记录特别多。

也难怪,季德胜家祖辈都是干这行的,都是跟蛇打交道的,几代人以身试毒,200多年来,早就练就了高超本领,也找到了真正的治蛇毒圣药,那就是他们老季家的祖传秘方。

老季家的祖传蛇药独此一家,再无分店。

旧社会的人(包括现在也是),你有祖传秘方,就能养家糊口,这种秘方是万万不能示之以人的,这是比命根子还重要的东西。

季德胜虽然治蛇本领一流,但日子过的不轻松,在那个年代,这就是叫花子,跑江湖的,卖艺的,混口饭吃的,撑不坏饿不死。大家看过古装电视剧吧,就是那种玩胸口碎大石、活吞刀剑等江湖人士,很多人就看个乐呵,自然也有很多人不信,认为这是骗人的玩意。

当时南通街头很热闹,有卖冰糖葫芦的,有卖糕饼臭茶干的,有卖豆腐脑儿的,有玩枪弄棍的,有打卦相命的,三教九流都有。其中有个玩蛇的,很吸引人。

季德胜治疗蛇伤的知名度很高,即便如此,他也还是只能睡在城外破庙里。

(二)祖传秘方

老季家的祖传秘方到底有多厉害,我们现在已经没办法直接验证了,只能从后来的季德胜蛇药片治疗蛇伤效果上来推测,那是真的大大的牛逼!

但我们相信,老季家的祖传秘方并非一开始就这么牛逼的。肯定是一代人一代人不断总结提升得来的。

而且老季家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祖上传下来的秘方就是口述,并无文字记录,季德胜从父亲那边接过来的也只有口述,从无文字记载。

季德胜父亲去世时,留给季德胜的秘方就是一个囊括几十味药的杂方,我们现在知道这里面有半边莲、黄开口草等等,需要用秘方时就去山上这个抓一把那个抓一把,凭目测。

父亲去世后,季德胜就一个人摸索,决心在祖传秘方上下功夫研究,把它简化成一个制作方便、服用方便、又更有疗效的药方。

但谈何容易。

据资料记载,季德胜以单方、复方多次交替使用,事先配置好了多种蛇药丸,然后让毒蛇咬自己,再用药治疗,以此观察疗效和毒蛇毒性的关系。

不得不说,季德胜命真硬。

经过上百次反复尝试和实践,毒蛇在季德胜肩膀、手臂、手指上多次咬伤,一次又一次的试验鉴定自己配置的各种蛇药,先后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他终于研制出更高明的老季家的蛇药片,他在每一片蛇药片上都刻上一个“季”字。

我估计这个刻字是他请人做的,因为资料记载季德胜是目不识丁的,名字都不会写。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季德胜要这么努力提高自己家的祖传秘方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合理猜测,一定是他父亲留给他的药方并非100%管用,或者有时候没那么好使,你作为一个跑江湖的,如果失手一次,那就完犊子了,轻者被人定性为骗子,混不下去,重则可能被人毒打致死,季德胜这么努力提升自己家祖传秘方,也是为了活命啊。

活别人的命,也活自己的命。

有个小故事,1942年左右,季德胜时年43岁,当时他的名头已经很响了,正值壮年啊。据说一个日本商人想把季德胜的祖传秘方买断,把季德胜请过去喝酒,好吃好喝伺候着,季德胜虽然没文化,但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日本人打什么注意,何况这是他们家的祖传秘方,从来都是只传儿子、孙子,绝不传外,一旦卖给别人,自己便没有了安身立命的独门绝技,多少钱都不卖,何况对方还是日本人。

季德胜后来想办法溜走了,连夜出了姑苏城。

季德胜治蛇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

据说伤者只要给他看一眼,就能鉴别出是何种毒蛇所咬,是公蛇还是母蛇,是出洞蛇还是回洞蛇,他的蛇药百试百灵,他有一整套治蛇毒的本事,包括内服外敷、针刺排毒等,但即便如此,季德胜的生活依旧很糟糕。

太穷了。

1948年,浪迹江湖40多年的季德胜,遇见了一个父母双亡、穷苦无依的姑娘,虽然姑娘比季德胜小了20多岁,但他们同是江湖沦落人,很快结成了夫妻。

家在哪里?天涯处处是土地庙。

1949年,季德胜夫人在土地庙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荣生,季荣生。

建国后,季德胜一家子离开了城外破庙,在江苏南通天生港镇近郊的土地庙搭建了属于自己的茅草棚,定居下来了,但生活依然非常拮据。

这真的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竟然会落到这般天地,老天爷都于心不忍了。

(三)破局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

关于医疗方面,毛主席明确说了,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中西医一起发展,才是最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做法。但当时西医界对中医打压很厉害,动不动就说要取缔中医,要消灭中医,认为中医是落后的,西医是先进的。

1953年,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贺诚、王斌也对中医持怀疑态度,并且做了一份关于全国医疗的报告,字里行间又要废除中医,上呈给毛主席,毛主席看完后大怒,直接撤掉了两位副部长的职务。并且再次做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中西医要齐头并进的批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地方都创办了中西医联合医疗机构,然后,季德胜生命中的伯乐出现了,他就是国医大师朱良春

朱良春(1917-2015)比季德胜小接近20岁,属于晚辈。但朱良春是正儿八经的中医医生,1939年他在南通设立诊所开始行医。1945年-1948年创办了南通中医专科学校,任副校长。

1952年,朱良春参与创办中西医联合会诊所,任所长。后改为联合中医院,任院长。

由于中央纠正了卫生部歧视中医的错误,当时很多地方都贯彻中医政策,下乡采风访贤,收集民间单方验方。

朱良春作为院长,要考虑医院的发展,那必须广纳人才。

当时他也注意到经常在街头进行蛇表演的季德胜,那个汉子,经常手上缠绕着蛇,颈项盘绕着蛇,让蛇在他的胳膊间窜上窜下,钻来钻去,围观的人多了,他就当场表演,让蛇在手臂上咬一口,眼看肿起来,然后他从身上掏出自制的黑色药饼,蘸上唾液涂抹创口,毒肿会逐渐消失。这时,有的看客会掏钱买他的蛇药。

朱良春觉得季德胜是有一技之长的,而且的确可以解除人民痛苦,当时蛇咬伤还是蛮多的,医生们对此很头疼,但季德胜处理起来云淡风轻,这是人才!

1954年,朱良春和卫生局的严毓清副局长等一行四人下乡,驱车二十多里,来到天生港附近,对季德胜进行采访。

但要找到季德胜没那么容易,他们沿途问了很多农民兄弟,最后有个农民兄弟看着这四个穿着打扮像干部的人,说你们要找季花子么?

附近的农民都知道季德胜是个目不识丁、只会玩蛇的花子,堂堂卫生部干部找他做什么?

最后农民兄弟还是给他们指了路,呶,季德胜就住在东边那个土地庙旁边的茅草棚里。

朱良春顺利找到了季德胜。

朱良春他们表明了来意,说知道他有治蛇的大本事,如果以后进城,可以到南通市联合中医院坐坐,如果中医院以后有蛇伤病人上门求诊,便请季德胜帮忙治疗。

季德胜有犹豫。

朱良春继续说,你用你的蛇药,医药费归你所有,我们中医院不收一分钱。

季德胜原本生性豪爽,既然如此,欣然应允。

就这样,季德胜经常会被通知到中医院治疗蛇咬伤病人,朱良春也经常酒菜相待,一来二回,就跟朱良春结下了较好关系。

朱良春是个正儿八经的中医医生,要他弯下腰请季德胜出山,那肯定是知道季德胜有过硬的本领。朱良春亲眼见过季德胜治疗蛇咬伤病人,疗效真的是不可思议。

朱良春要挖掘人才,自然要帮助更多的人,季德胜有祖传秘方,如果能为医院所用,自然能发挥更大作用,于是便问季德胜是否可以把秘方献出来。

常理度之,季德胜肯定不大愿意的,毕竟这是祖传秘方啊,而且是赖以生存的绝技。但话说回来了,如果不是朱良春,季德胜还是个跑江湖的蛇花子,受人鄙视,正因为朱良春的挖掘,伯乐识千里马,季德胜成为医院的座上宾,成为了医生,收入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再加上季德胜为人比较豪爽,最后把秘方贡献出来了。

他说出来了家传蛇药的构成,什么黄开口、雨箭草.....(处方保密)。

朱良春虽然对本草有研究,但季德胜所说的药他基本上都不认识,后来俩人亲自去采药,又请专家鉴定,最终才知道所谓的“黄开口”就是半支莲,其他的也是经常用的中药,但名字不同而已。

光知道名字还不行啊,还得知道剂量和配比。

季德胜是不识字的,他不懂什么比例不比例的,只知道从几味中药中顺手抓,就这么凭借经验制药。后来朱良春把他抓的药一一过称,记载下来,而且经过多次调试比例,最终制成了疗效理想的蛇药,那就是今天造福民众,名闻中外的“季德胜蛇药”。

1956年,季德胜正式成为中医院的医生,工资定为105元,相当于县处级干部工资。为了系统研究蛇药的药理,在市科委、卫生局领导以及南通医学院的协助下,成立了“季德胜蛇药研究组”,后来建立了研制季德胜蛇药的南通制药厂。

1958年,季德胜出席了全国医学技术革命经验交流大会和全国科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到周总理的接见,还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聘请为特约研究员,季德胜终于成为驰名国内外的蛇药专家。

(四)季德胜蛇药

季氏蛇药由季家数代人长期实践、积累经验,后经季德胜增补完善创新而成,由于广搜博采,集中了许多卓效的单方草药组合,疗效远远超过了其他种类的蛇药,因这些蛇药不少都是单味草药,而季德胜蛇药则集中了十多味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定痛、息风制痉、止血强心的动植物药材冶为一炉,从而起到“协同加强”的作用。所以它的治疗功效超常的广泛和明显。

那季德胜蛇药到底是什么秘方呢?

你如果现在买到了季德胜蛇药片,说明书不会告诉你它是什么成分组成,只会告诉你由重楼、干蟾皮、蜈蚣、地锦草等等加工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个秘密,岂能随便公开,哈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资料查深入一些,找到1956年南通市中医院发布的那篇《介绍治疗蛇毒特效药方》,就能知道个端倪。

这篇文章说,季德胜没有文化,不识字,祖传秘方都是口传别名,一时之间医院搞不清楚他说的那些药物是啥,后来由鲍济民先生和季德胜的徒弟严德培协助,又得到南通农校陆业农同志的指导,终于搞清楚了这些草药是啥。

季德胜蛇药的方药由七种药组成:半边莲(或用半枝莲)、过沟龙、黄开口草、七叶一枝花、野韭菜、雨箭草、扇子草,七个药等量,榨取其汁,和入霉麦和蟾蜍、蛇、蜈蚣、守宫、露蜂房等之炙灰,搅稠粘适度,捏成扁圆饼如算盘珠大,阴干罐装备用,不可受潮或沾水。

很多人一看这7个药也会犯糊涂,这都是啥?

半边莲,是桔梗科植物,明朝李时珍已经将其列入本草纲目,说可以治疗蛇咬伤。俗语有云:有人能识得半边莲,终朝可以伴蛇眠。季德胜在公开秘方时也说到,不论哪一种毒蛇,只要触及此草,就麻痹骨酥,不能伤人了。

过沟龙,是季德胜祖传秘方里面的名字,此方公开时,没有人认识这是什么药,后来经过采摘原植物查看,才知道就是葎草。李时珍说,本草可除九虫,辟瘟疫,治蛇蝎伤。

黄开口草,也是季德胜家的别名,宋开宝本草称之为“佛甲草”,其有解毒、退热、消炎、镇痛功效,季德胜体验此草堆毒蛇很有制伏作用,毒蛇触及其气味后,就口僵禁闭,不能咬人了。

七叶一枝花,即百合科之蚤休,李时珍说:虫蛇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蝥休等名。本品可以解热镇痉、消炎解毒之效甚著,内服外敷均佳。

野韭菜,经过采取原植物鉴定,才知道是“麦门冬”,其他医书用它的根部,季德胜家用它的茎叶,在本方中它是可以协同缓解中毒的。

雨箭草,是豆科紫云英属,遍生于田野道旁,有破血、止血、生肌的功效。

扇子草,就是鸡眼草,功效尚待考证。

霉麦,又叫败麦,是一种真菌的干燥菌子,能使血管、胃肠、膀胱等不随意肌发生收缩,在本药中主要是收缩血管,止血。

其他几个成分我们就不过多介绍了。总而言之,后续研究证明季德胜蛇药的的确确可以治疗毒蛇咬伤(还需要证明么?哈哈)

(五)活人无数

1958年,60岁的季德胜应邀到北京,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1959年,上海警备区有个战士被毒蛇咬伤了脖子,病情十分危险,医生们找不到蛇源,都束手无策。

部队首长得知季德胜是这方面的专家,于是派快艇从南通将他接到了上海。

当季德胜匆忙赶到病房,见许多医生、教授正在会诊。

季德胜速速察看了外伤和症状,断定是被怀孕的蝮蛇咬得,在场的医生和教授都半信半疑。

当人们把打死的蝮蛇拿来解剖一看,果然是一条怀孕的蛇。

季德胜拿出自己研制的蛇药给战士服下去,这名战士很快好转。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季德胜那些年,基本上就是飞来飞去救助各种蛇咬伤。

1960年8月28日,季德胜接到一个特殊的出诊要求:赴武汉抢救一名空军中尉。这名空军名叫朱保祥,他5天前被毒蛇咬伤,多方抢救无果、生命垂危。县里市里省里都没办法,最后惊动卫生部,后决定去南通请季德胜。62岁的季德胜当时正患着胸膜炎,出院辗转至武汉,经过一夜不眠不休的努力,朱保祥得救了。分别时,季德胜将自己的照片赠送给朱保祥以作留念。

1961年2月27日《解放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朱保祥的自述《党给我的第二次生命》,并配发评论《六亿神州尽舜尧》,随后被《空军报》转载,刊发了《季德胜抢救空军中尉朱保祥》的新闻,在军地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83岁季德胜与世长辞。

季德胜虽然已离世40多年,但他留下的季德胜蛇药片却成了一笔宝贵的中医药财富。

季德胜蛇药片1982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4年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列为医药系统首批科学技术保密项目,级别为“绝密级”, 1995年被评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2011年,季德胜蛇药片还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如今,季德胜蛇药片已经配备至全军营连,除了传统的蛇伤科之外,还用于治疗带状疱疹以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作用,在皮肤科、肿瘤科、风湿科等多个科室也有广泛应用,造福了广大患者。

欢迎大家走进李医生好物馆

并和李医生分享你的使用体验

只要能筛选进店的都是经过李医生严选严审最实惠的价格

更多好物,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