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台办:赖清德所谓“互不隶属”论调是典型“台独”谬论

6月26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赖清德日前接受美国《时代》杂志专访时称,关于两岸是“互不隶属的两个国家”是依据事实,蔡英文、马英九都曾提过“互不隶属”相关立场,对此有何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

对此,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不容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赖清德所谓“互不隶属”论调是典型的“台独”谬论,既没有历史法理依据,也不是事实,充分暴露其“台独”祸心。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继续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只会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只会给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灾难。

广大台湾同胞要认清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路线的极端危害性、破坏性,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推动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正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自身安全福祉。

(总台央视记者 朱若梦 张雪松)

延伸阅读

赖清德叫嚣:按大陆逻辑 台湾只有一个政党不是"台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台湾的海岸线

经济观察网 王义伟/文 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下称“两高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之后,在海峡两岸引起很大的反响。

笔者注意到,台湾社会各界、台湾当局、国民党、民进党等各方面反应各异,相比较而言,马英九的幕僚萧旭岑发表的意见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

台湾“陆委会”最先作出反应,于6月21日当天傍晚发布新闻稿,称大陆对台湾不具备司法管辖权,大陆的法律对台湾民众毫无约束力,呼吁台湾民众安心,并提醒台湾民众慎重思考前往大陆的必要性,也提醒身在大陆的台湾民众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在这份新闻稿中,台湾“陆委会”称呼大陆时用了两个名称:北京当局、中共。

国民党方面。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6月22日作出反应。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陆对“中华民国”没有任何的司法管辖权,但最近看到的是两岸的敌意螺旋不断上升,这是一个最不幸的发展方向。他说,双边都要相互节制,任何的敌意螺旋只会造成冲突,他还是希望用对话来取代对抗。

同一天,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名下基金会的执行长萧旭岑发表意见。萧旭岑认为,大陆采取法律手段,而非军事手段,某种程度上两岸还有和平处理的空间。他呼吁赖清德改变“台独”路线,以两岸和平、台湾百姓安全为念,回归“宪法一中”原则,认同“九二共识”,重建两岸互信。

民进党方面,则是对大陆两高三部的意见进行了扩大化的解释。

6月22日,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表示,按照大陆国台办的逻辑,台湾2300万人都是“台独”分子。

无独有偶,兼任民进党主席的赖清德也在6月24日表示,根据大陆两高三部的意见,不赞成统一就是“台独”,那么,台湾只有一个政党不是“台独”,就是(张安乐创立的)统一促进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赖清德 资料图

笔者注意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赖清德延续了他在就职演说中的说法,将大陆称呼为中国。

综合以上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谈几点个人看法。

第一,每一次,赖清德将大陆称呼为中国,都是在宣示自己的“台独”顽固分子的身份和“台独”立场。这一点毋庸置疑。笔者在之前的评论中已经指出了,台湾人、尤其是台湾政治人物,他们对大陆的称呼代表了自己的立场。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另外,将两高三部的意见进行扩大化解释,用来吓唬台湾民众,应该是民进党的策略。这也是该党惯用的手法。

第二,朱立伦呼应了台湾“陆委会”的说法,妄称大陆对台湾没有任何司法管辖权,他也没有批判赖清德的“台独”主张,另外,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朱立伦近期密集指派自己的子弟兵访美,并计划在今年美国大选之后率团访美。

朱立伦的言行,在国民党内属于主流还是非主流,他牵头主导的亲近美国的动作有何目的、成效如何,值得关注。

第三,总体而言,两高三部的意见对岛内“台独”势力的震慑作用是明显的,尤其是那些自我评估可能会被大陆惩治的机构和个人,最近几天的言行是有所收敛的。岛内绿营最大的媒体《自由时报》直到今天(6月25日)才以社论的方式评论大陆两高三部的意见,但很明显,这篇题为“恐吓台湾人的中国法律战”的社论,是为了配合6月24日赖清德的表态,言词空洞,是一篇命题作文。

第四,岛内各方的表态和观点中,萧旭岑的意见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在民进党当局的引导下,两高三部的意见被引向了大陆对台湾有没有管辖权这个方向。这只是问题的表面。萧旭岑提到了军事手段与和平空间的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在笔者看来,某种程度上,两高三部的意见,可以被看作是大陆为两岸和平统一所作的最新一次的努力,目的是化解“台独”势力和思潮对台湾社会的毒害,净化、培植两岸和平发展的土壤。大陆方面所有为和平统一所作的努力,包括两岸融合发展,一方面增进了两岸的经贸关系和两岸同胞感情,一方面也在不断的努力中测试着一个重要的底线和红线。这个底线和红线,就是《反分裂国家法》中所规定的大陆采取非和平方式处理台湾问题的条件之一“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萧旭岑认为,某种程度上两岸还有和平处理的空间。这样的判断,谨慎、准确。他提醒赖清德回归“宪法一中”、认同“九二共识”,是看到了在赖清德及赖清德当局的操弄下,局势正向危险的方向发展,所以出言示警。

赖清德置若罔闻。

在岛内,没有看到问题实质的,又何止赖清德一人,何止民进党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