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树立良好家教家风,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即日起,省妇联推出“南粤清风润万家”专栏,聚焦革命先辈、优秀共产党员的廉洁家风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弘扬清风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冼星海(1905~1945),男,汉族 ,中共党员,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广州府番禺县(现属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其作品中《黄河大合唱》最广为人知。

点此阅读全文

致钱韵玲

玲:

匆匆别后不觉已届两度寒暑,两地遥隔,能不依依?时为秋凉,尤望加衣珍重。别后想必学业进步,身体健康。我在这里身体比前健壮硕大,精神健全,食欲增加,工作更比以前进步,见识亦较以前广泛,身心非常愉快。

妮娜在你殷勤爱护之下,必定很幸福地过她的生活,亦必比以前更天真活泼了。她这一幅小面孔,我时常都怀念着她,今年她是两岁了,长大一些还是送她到幼稚园,免得你分心,有碍工作和学习。

我们今后更要进一步的锻炼自己,尤其是处事、待人、接物的各方面。我总有这样的感想,我们一天比一天进步,但我们在现在的环境,应该更努力去学习和工作。比学习和工作更重要的就是锻炼自己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苦干和谦虚的精神,我相信你比我做得更好,我时常提及无非就是勉励我们加紧日常生活。的确地我在将近两年的时间,我得到许多宝贵的教训和经验,我想在不久,我们可以见面团聚彼此交换一些过去经验和意见,又是何等愉快的事呢。现在你更要安心工作,我回来时必定带给你许多安慰和愉快。

妈妈生活不知到〔道〕怎样?!我怀念着她如同怀念着你们一样,我深怕老人家生活又成问题!你是否仍然每个月给她写信?我相信你一定做了。我记得我从前在上海的时候,百代公司还欠我一些唱片的版税,而今乙(已〕是四年了,这匹〔笔〕钱积蓄起来亦不少,如果能想办法写信托上海友人去代取,把钱交妈妈维持生活,亦是一个好办法。你可记得这一件事,不然老人家在上海是孤苦无靠的怎样度过这样的生活呢?

或许你明白我为什么许久没有给你写信的原故,现在因有机会可以带信,顺便写几行,聊解你和妮娜的远念。愿努力、珍重!

代候好友们的安好 不另

黄 训

九·一八,一九四一年

这封饱含着浓浓牵挂的家书,来自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的冼星海先生,黄训是他的曾用名。

幼年的冼星海一直随着母亲在海上飘荡,在祖父忧伤绵长的萧声中,在渔民喜忧参半的民谣中长大,所以冼星海从小就对音乐非常的执着。

1935年,当祖国正处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时期时,具有满腔爱国热情的冼星海,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开始谱写救亡歌曲,写了《热血》、《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优秀的抗日歌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喻户晓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春天,是冼星海最具影响力的交响音乐巨作,以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作为背景,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闪耀着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光芒。

1940年5月,反映延安抗日的《延安与八路军》纪录片已经全部拍摄完毕。当时党中央决定,将该片送到莫斯科完成后期的制片工作。冼星海因担任影片作曲配音,也启程前往苏联。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影片制作陷入停顿,冼星海回国也受阻,为了保证人身安全,他化名“黄训”。冼星海虽然在国内享有盛名,但身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自己还不会俄语,当时的境遇可想而知。更严重的是,他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贫病交加,跌入人生低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的信便是他于1941年9月,以“黄训”署名写给妻子钱韵玲的,为了安抚相隔万里之远的妻子,冼星海谎称在苏联身体比前健壮硕大,精神健全,食欲增。他在信中寄望彼此于为人处世方面应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涓涓思念。

冼星海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添上浓重的一笔,亦为中国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唱出响亮的一声,更展示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他的一生丰富而艰苦,正是因为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使他能以更广阔的题材、体裁和更丰富的艺术手法去谱写一首首描写人民、属于人民的歌曲。

这些作品不会随时代变迁而褪色,它们仍将作为时代的旋律,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传唱。

来源:《岭南家书》顾作义、南方日报出版社、学习小组、百年巨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