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曾在《蜀道难》这样描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这句词形象地表达出开辟蜀道的艰难——

被崇山峻岭环绕的四川盆地,山路崎岖、沟壑纵横、地势险峻,所以古人修建的蜀道往往是沿着石壁开凿出1-2米宽的石道,形成凌空的道路,有的狭窄至仅允许一人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古代技术相对落后,所以都是靠人力一点一点地手工完成,可想而知,在悬崖峭壁上修建起多条串联外界的古栈道,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过程是多么艰辛。

到了21世纪的今天,四川仍然在攻克蜀道难,工程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创造了多个史诗级的大工程。

“蜀道难”从古至今都是大难题,那么,四川的超级基建,到底是如何实现“逆天改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雅西高速是连接四川雅安和西昌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京昆高速的一段。

整条高速公路共计239.8公里,建设历时超5年,斥资206亿,工程难度堪称“地狱级”。

因为其地理条件之复杂、自然环境之恶劣、技术要求之严苛,所以被国际专家认为“绝对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雅西高速的建设“危机四伏”,中途有整整12个地震带。

由于地震活动频繁,泥石流灾害频发,为工程带来巨大挑战。

为了“预防”这些地震带,工程师们需要面对各种地质灾害风险,采用一系列地震防护工程措施,才能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为了克服地形障碍,整个高速公路沿线需要修建大量的桥梁和隧道。

整个工程一共270座桥梁,25座隧道,桥梁和隧道的比例高达55%,并且全程道路几乎都在空中,在地面上实实在在的道路基本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拉巴津特大桥的桥墩高达182米,被称为“亚洲第一高桥墩”;干海子特大桥创造了世上罕见的螺旋形桥隧工程,被工程界称为“亚洲第一螺旋”……这样的奇迹工程数不胜数。

最后,整个工程需从四川盆地边缘向横断山区高地爬升。

所以公路每前进一公里,海拔就陡然升高7.5米,有数据显示,每公里直接烧掉资金7000万,被调侃为“巨型吞金兽”。

由于高度不断攀升,很多道路环绕着陡峭的山脉和浩瀚的深海,所以雅西高速也被称为“云端上的魔鬼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超级工程通车后,不仅让成都到西昌的时间由原本的9小时缩减为5小时,更彻底改变了横断山交通不便的历史,带动了众多山区居民的脱贫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座特大型水电站,跨越四川和云南两个省份,规模极为惊人,总耗资1800亿,堪称我国水电事业的里程碑。

因地势险峻、位置偏远,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邓建辉曾评价称“是有史以来最具挑战性的水电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拥有多项世界领先的创新性技术,来看看有多牛——

拥有世界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高达289米,相当于一个百层高楼。

以及世界最大单机容量的水轮发电机组,每台达到10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中型火力发电厂。

还有世界最大泄洪功率的洪水消能系统,达到9万兆瓦,相当于一个核反应堆。

最后,拥有世界最大调节库容的深孔式调节闸门系统,达到104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巨型蓄能池。

换算下来,仅需8分钟,就能装满一个西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技术的遥遥领先,它还创造了六项世界第一。

水轮发电机单机容量100万千瓦世界第一

无压泄洪洞群规模世界第一

首次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世界第一

300米级高坝抗震参数世界第一

圆筒式尾式水调压井规模世界第一

地下溶洞群规模世界第一

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高达16000MW,放眼世界,这种百万千瓦机组还没有先例。

抗裂安全系数超过2.0,大坝长期承受1650万吨的水压力下,还能承载1.5万个“长征五号”火箭的推力。

地下洞室的土石达到惊人的2500万立方米,足以建10座埃及的胡夫金字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超硬核水电站,建设前后仅用了4年时间。

建成之后,收获也是巨大的,一滴水可发6次电,平均每天发电3.84亿度,一天发电量,就可满足50万人使用一年。

白鹤滩水电站的顶级实力,被国际认为“代表了目前世界水电设计建设最高水平”,是我国基建建设的一张亮眼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雅中工程,也就是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起于凉山州盐源县,终点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途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5省,总投资244亿元,送电距离长达1700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超级工程,由于沿线群山耸立、沟壑纵横,地震带几乎覆盖全线,是目前国内运输条件最复杂,难度最大的特高压直流工程。

仅四川境内的工程就极为复杂,需要新建1座换流站、208公里线路,竖立超过1000座铁塔,新建改扩建28座桥梁。

而雅中±800千伏换流站,是川内第四座特高压换流站,占地面积相当于38个足球场,也是世界上首个同时建设在高海拔和高地震烈度地区的换流站。

因工程量巨大,高峰时段,参建单位甚至达到43个,工程参建人员高达上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到底什么是特高压?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占用土地少,比如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电能的能力,比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高出5倍,并且损耗极低,距离更长。

雅中工程的成功修建,让江西正式迈入特高压电网时代,也让我国华中地区有效融入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大格局,从此用上了绿色的“四川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四川一直是水电外送大省,水电技术可开发量1.48亿千瓦,居全国首位。

截至2020年,四川清洁能源装机8169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3580亿千瓦时,是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雅中工程的成功,对于四川内部同样是重大利好。

四川电网跨省外送能力,由3000万千瓦提升至3800万千瓦,极大缓解了四川水能发电的“弃水”问题,让四川的水电资源能辐射至全国更多城市。

当然,除了这三大逆天工程之外,四川的超级基建工程还有很多。

近20年来,我们皆是经历四川巨变的见证者,四通八达的道路让四川各地级市集体迈入高速时代,奔腾不息的城市电网守护着万家灯火……

当一座座桥梁崛地而起,一条条道路铺向天际,四川乃至全国的居民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高效、便捷、美好。

基建狂魔四川,将不断在天府大地创造更多奇迹,从西部腹地到内陆开放高地,未来势必会迸发更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