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端午节对旅游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发现一个新的情况,多数游客选择避开大景区去了文物点、去了乡村游”,一位文化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在《泽州县文旅驱动县域经济研究》的座谈会上谈到。这也是最近“县域旅游”成为热词的真实写照,县域旅游火爆看似偶然,实则是厚积薄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豫宏教授顾问服务的泽州县文旅驱动县域经济课题研究座谈会

一方面是因为自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区创建实施以来,各县域在基础设施、文化挖掘、景区建设、乡村旅游、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展馆等各个方面都有全面提升。县域的文物点、乡村旅游点都显露出来,旅游产品供给越来越丰富,县城和乡村的接待能力也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和交通让地方风物穿越了时空限制,通过手机触达到每一个人,尤其是旅游主力“90后、00后......”,他们不再局限于大景区,选择更加多元,且爆点难以预设,开启“我想要什么”的自我决定时代。所以,哪里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哪里能满足他们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就去哪里。比如给人力量的村超村BA、体验民族风情情节的旅拍、自我代入类的剧本杀、“慈悲”为怀的“上香青年”等等。

下一步,县域旅游如何持续火爆?最 关键的还是政府主导找到文化品牌,如果一个县域的发展,能够意识到要抓文化的时候,就说明这个县域要迎来新的发展跨越,文化代表着思想的解放、自信的展现、品牌的树立。文化是挺直的腰杆,是兼容并蓄的胸怀,是一股全民统一思想的“干劲”。尤其是面对未来的消费主力“90后、00后、10后”,他们是繁荣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与生俱来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如果县域能够树立清晰的文化品牌和打造一系列支撑文化品牌的文化旅游产品,将很容易与消费者建立共鸣。至于其他,就交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