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山西省政府主席阎锡山在太原举行大阅兵,看着规模浩大的晋绥军,阎锡山的心里极为满意,不多时,大将赵承绶和日本军官山冈道武登场。

当晋绥军整齐划一地走过后,伴随着“中华民国万岁!”的口号声,阅兵场上又来了一支日本军队,他们身穿日本军服,手持日本军刀,举着日本国旗,异口同声地喊着:“大日本帝国万岁!”

围观的群众都惊呆了,“日本人不是去年就投降了吗?”“难道鬼子又打过来了?”,诸如此类的言论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反观看台上的阎锡山,他非但没有任何意外,反而露出兴奋的笑容。

在二战结束后,阎锡山作为山西省政府主席,为何会跟日本人狼狈为奸?阎锡山跟日本人之间,又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锡山

投降后的贼心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时分,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就此落下帷幕。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随身佩刀,寓意着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1945年9月12日至1948年3月底,冈村宁次被国民政府软禁在南京,除了协助遣返日军和日侨外,他还秘密担任国民政府的军事顾问。

期间,冈村宁次暗中向国民党陆军司令何应钦建议:华中长江以及华北尚有30万日军,建议暂不缴械,可以帮助国军围剿共军。

冈村宁次此举的用意险恶,一方面,他蓄意分裂中国,加速内战;另一方面,眼下日本虽然战败投降,但只要在中国境内留下日军的武装力量,将来东山再起就会更加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应钦把冈村宁次的想法上报给了蒋介石,虽然老蒋颇为心动,但与日本人合作会遭到国内外的谴责,思来想去,蒋介石拒绝了冈村宁次的建议。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山西军阀阎锡山身上,阎锡山盘踞山西三十多年,作为第二战区司令,他于1945年9月接受了日军的投降,日军参谋长高桥坦、山冈道武趁机向阎锡山进言,希望阎锡山能够收编在山西的日军部队,用来对抗中共。

在抗战中,日军的总体战斗力是要强过中国军队的,就拿1944年贯穿中国南北的“一号作战”战役来说,战役结束后中国军队伤亡22万多人,日军伤亡6万多人,比例在4:1到3:1之间,也就是说,杀死一个鬼子兵,需要用4名中国士兵的生命来换。

阎锡山对此深以为然,他曾亲口说过:“即使招来10万中国兵,也不如1万日本人。”开国大将粟裕也说过:“一个日本兵至少能顶5个国军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山西境内的中共军队,阎锡山早就想斩草除根了,如果加上日本人的助力,把握就更大了,抱着这种想法,阎锡山不顾多人的反对,毅然收编了山西6000多名的投降日军。

这对山西境内的老百姓来说,可谓是个灾难。

本以为抗战结束后,山西能够不再受日本人的压迫,谁曾想,阎锡山和日本人的一纸协定,让山西继续成为抗战结束后的日占区。

日本人仗着有阎锡山撑腰,在山西兴办日语学校,建设工厂,公然祭奠死亡的日军将士,发售“复兴牌香烟”“樱花皂” 、压榨底层百姓等等。一时之间,山西仿佛成为了日本殖民地,老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1946年,日军在太原体育馆举行棒球比赛,观众席上大多是亲日派,到处挥舞着日本国旗,一名国民党军官见状怒极:“战败国还敢举国旗!”随后带队收缴了所有日本国旗。

日军代表将此事捅到了阎锡山那里,控诉国民党军官公然破坏中日关系,阎锡山当即下达指令:将这名国民党军官撤职查办,驱逐出省。

此举引发了山西政府内部及民间的不满,但是在阎锡山的残酷镇压之下,无人敢发表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逼向日军下跪的百姓

晋中战役

1946年1月,国共达成停战协议,阎锡山却下令:赶在1月13日午夜停战协议生效前,对山西境内的八路军发起进攻。

3月初,国民党军事调解处派遣三人视察太原,阎锡山口头答应和解,私下仍在备战,在太原、大同等地修建了7000多个堡垒,阎锡山还拒绝了调解处让他遣返日本战俘的建议。

1946年,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同年6月,蒋介石撕毁协议发动内战,阎锡山紧跟步伐,从山西各地向解放军发动进攻。

此时,徐向前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手上只有地方部队6万余人,他们缺乏大团作战经验,而且没有优质且充足的武器。反观阎锡山的部队,坐守山西各地要处,精锐部队13万人,以及日军提供的作战体系和先进装备。无论从哪里看,解放军相较于晋绥军来说都处于劣势。

彼时的徐向前大病初愈,身体还未完全康复,毛主席关切地对徐向前说:“这个阎锡山可不好对付哦!”徐向前自信表示:“我有办法对付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毛主席给徐向前授勋

1948年5月,解放军攻克临汾,全面解放晋南地区。阎锡山为了维护军阀统治,集合全部兵力13万余人以太原为中心,固守晋中地区。

晋中对阎锡山来说,甚至比太原更重要,因为晋中是粮食高产地区,阎锡山的部队13万人,每天吃掉的粮食就要10万公斤,一旦晋中失守,解放军呈合围之势,阎锡山没有了粮草支持,耗都能被耗死。

当时正好是麦子成熟的时候,麦田里大片麦子等待收割,徐向前早就看出了阎锡山的软肋,受毛主席指示,发动晋中战役。阎锡山为了守住晋中,一定会派兵走出太原,解放军趁机击溃晋绥军主力,从而为彻底解放山西埋下伏笔。

阎锡山派出的13万晋绥军囊括了5个军部、14个师、3个暂编总队及22个保安团、21个保安警备大队,他们一路行军,抢麦抓壮丁,补充粮食短缺和兵源不足的问题,更是在各城镇要点和交通要道修筑碉堡群,封锁晋中四周山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