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上半年,受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提振,A股市场一度走出将近500点的反弹行情并突破年线大关。但自5月份以来,指数再度走弱并重新陷入3000点保卫战的困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望下半年,A股市场将如何演绎?投资者又该以何种策略应对?这无疑成为了当下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

2024年6月20日,平安基金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会——“蓄势远航”在深圳隆重举办。本次策略会以线下+线上两种方式同步进行,能容纳2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而线上观看直播的投资者更是超过170w人次。

策略会上,多位行业专家围绕宏观经济、A股市场以及高股息红利策略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带来前沿的权益、固收市场分析与展望。专家们认为,今年中国经济仍能维持稳健的增长势头,在长期利率下行空间有限、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以及房地产新政等大背景下,红利资产和债券市场的后市发展值得看好。

下半年财政发力有望拉动投资增长

平安鑫利混合基金经理王华表示,从结构上来讲,影响经济的“三驾马车”包括出口、投资和消费。其中,出口在上半年是拉动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下半年依然存在,但是边际上可能有所回落;消费方面一直具有韧性;投资方面,下半年会有明显的改善,最基本的逻辑就是财政的调整或已结束。“我们预计上半年GDP的增速在5.2%左右,全年GDP的增速预计在5%左右,整体的发展态势可以用‘平稳’两字来总结。”

在王华看来,下半年的投资增速会有明显的改善,财政发力会逐步拉动投资的增长。此外,随着全球央行如近期加拿大及一些欧洲国家等开启了降息潮,下半年美国将首次降息,我国LPR有望下行,货币政策有继续宽松的空间。

“我们认为,今年全年上游企业的盈利会非常好。下半年,中游企业的盈利最有可能出现大变化,因为下半年PPI的回升是大概率事件,而随着PPI的回升,中游企业的盈利也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王华同时提醒称,经济大概率会缓慢地复苏,因此需要降低对经济的预期。

国联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包承超则指出,目前市场最大的疑虑在于为何物价水平在一些经济数据已经出现改善的情况下仍表现偏弱?“我们认为,在供给扩张的情况下,需求的修复对价格的提振可能较为有限,导致价格水平的回升偏慢,不过CPI偏弱或是阶段性现象。”

至于市场关心的如何从宏观经济中探寻投资机会?对此,包承超表示,从外需来看,要寻找全球开支周期有交集和产能周期底部上行的机会,以及外资本开支对国内收入的拉动机会。随着如今全球供应链的重塑,综合油气、多元化学品等大炼化产业链在低供给和充裕资金的推动下,有望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

从内需来看,需要从报表状态、产业周期底部来寻找机会。本轮非金融企业筹资指标探底,盈利和库存磨底,大周期拐点或将出现,周期性行业、制造业、消费行业、TMT中的部分细分行业更容易迎来营收增速改善。

A股正处底部,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

平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平安策略先锋混合基金经理神爱前表示,如果国内下半年财政发力和全球央行下半年可能会流动性放松这两个条件能够出现,那么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A股市场,都值得我们有所期待。“这一刻,我觉得市场应该非常接近底部。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熊市的最长周期差不多就是3到4年左右。迄今为止,A股的上述波动规律没有被打破过,我们这一轮熊市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也没有打破以往的规律特征,所以,我认为,现在的A股很大概率正处在新一轮股市周期的底部位置。”神爱前说。

平安基金ETF指数投资部负责人、平安中证A50ETF基金经理钱晶指出,经历2024年年初的流动性踩踏后,大小盘的相对流动性绝对位置已经达到了历史低点,上一轮历史低点来自杠杆牛走向终结,在禁配资、降杠杆、熔断机制等事件发生导致市场持续下探的大背景下,大小盘的相对流动性走向了极致低点,随后大盘股就走出了多年的超额收益。从流动性出发,当前位置是配置大盘股的兼顾胜率和赔率的位置。

“今天,上证综指又回到了3000点,整个市场情绪是比较低迷的。但是,我在这里还是想给大家表达一个比较乐观的观点,就是当前A股已经处在牛市反弹第一阶段的一个末位。”钱晶说。

他解释称,A股是具有强周期性的,基本上每轮熊市维持的时间大概在3—4年,以极具代表性的全市场指数——中证800指数为例,在2015年到2018年那一波的熊市当中,中证800指数下跌了50%左右,持续了差不多三年半的时间。这一轮中证800指数从2021年2月份跌到春节前,大概跌了三年时间,跌了43%。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来说,中证800指数都已调整得相当充分。“如果看沪深300指数,两轮都跌了大约45%,整个市场的调整是十分充分的,我们目前是处在牛市第一轮反弹的末位。因为第一轮的反弹积累了不少盈利的浮筹,难免有一定的获利盘出来兑现,再叠加当前我们经济的修复情况并不是特别牢固,所以才有了5月份以来的直跌。”

钱晶认为,从宏观风险偏好和政策角度来看,在小微盘股票流动性危机后,市场风险偏好迅速下降,资金普遍关注高胜率、高确定性的投资机会。新“国九条”以及央国企改革开启政策周期,或助力大盘股强势。其中,中证A50指数是更好的核心资产指数,指数仅选取50只行业龙头股代表A股风貌,纳入指数的均为具备溢价能力及长期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除了看好A股市场下半年的表现,与会专家也看好港股的投资机会。平安资管(香港)资本市场负责人及首席投资官汪新翼表示,港股市场自2024年4月中旬起出现一定反弹,投资者情绪有所好转。国内最新的房地产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望改善基本面,再加上市场对“三中全会”的政策预期,预计海外资金流出速度将继续放缓,甚至可能回流,增加中港股票配置,从而支撑中港股票估值。

高股息板块备受关注

在大盘下半年企稳反弹的预期下,投资者需要关注哪些板块?与会专家纷纷就当前市场关注的热点板块如AI、医药、高股息等板块进行了分析,其中,高股息板块得到了较高的认同度。

汪新翼表示,新“国九条”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回报投资者,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增强投资信心。在充满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市场中,高股息股票通过股息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回报来源,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在利率下行、市场波动和汇率贬值的阶段,高分红公司表现出防御属性和对冲汇率贬值的优势,提升其配置价值。股票价值主要受分红水平贴现率和股息增长率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高分红策略的投资潜力。”

平安股息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刘杰指出,当下,沪深交易所分别代表长期稳定现金分红群体已经形成,积极分红氛围基本形成。A股在过去10年间分红企业的占比已经从65%提升至73%,整体分红率从38%提升至40%,连续三年分红的A股公司占比提升至52%。我们预计2023年分红企业数量占比,会在2022年67%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至约73%(按分红预案统计);同时,2023年分红比例(按已公告年度分红金额测算)中位数为30.3%,相较2022年21%的分红比例大幅提升。

无风险利率长期下行背景下,增配权益资产来提高长期收益率势在必行。A股市场正迎来越来越多长期且稳定的资金,红利策略则与这部分增量资金匹配性较高。高股息策略既能为追求稳健风险收益特征的机构投资人提供选择,又可有效规避权益市场波动风险。再加上央国企的历史使命赋予其估值重估价值,新“国九条”等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分红率的提升以及红利低波资产当前股息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因此,目前宏观环境适合绝对高股息策略,即稳定价值类为主要配置方向。

平安基金权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平安价值领航混合基金经理何杰亦认为,股票持有人是希望公司价值回报最大化的,在目前这个阶段,新“国九条”等政策在强引导上市公司扩大分红比例,这都是监管层很强引导性地去把市场都引向更重视股东回报的环境。

他指出,高股息策略可能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更契合目前的发展阶段,不过他同时强调,高股息投资并不等于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任何时候都需要考虑买入价格的问题。何杰认为,要在便宜的价格下,寻找经营质量比较好、现金流稳定,而且管理层能够专注于主业发展,能够愿意和股东分享经营成果的公司。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平安集团】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