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数字时代的民主与法治”平行分论坛上,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金平(Kin Phea)和拉丁美洲中国研究学会主席、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毕嘉宏(Ignacio Villagrán)阐述了其最新研究成果。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各国如何在网络空间有效实施民主价值观和法治原则,同时保护公民的数字权利,维护民主制度的健康发展?当今数字技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国际社会又该如何维护数字空间的公平正义,提升数字素养,不断在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人文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带着上述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金平和毕嘉宏两位学者,请他们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分享看法。两位学者都表示,只有超越数字鸿沟、文化差异、政治偏见,深化国际合作与对话,才能在数字时代加快民主进程,加强法治建设,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早日实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平(Kin Phea) ■毕嘉宏(Ignacio Villagrán)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孟繁杰/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主和法治为社会数字化转型开路护航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什么民主价值观和法治对于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至关重要?

金平: 民主价值观和法治对于每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要。民主赋予了人民参与国家发展进程的权利。法治也很重要,一个国家的法律必须适用于每一个人。民主和法治在数字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这是因为国家将推动数字转型列为重要议程,力图在社会各个领域取得发展和进步。如果我们不关心人民的权利、人民的声音、人民的选择、人民的探索和创新,数字化转型就很难实现。

众所周知,数字领域存在很多虚假和错误信息,对社会秩序和个人利益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在数字时代实现法治意味着必须制定规则,从而保护人民的权利、保障国家的发展。民主和法治对于社会发展、公民权益以及国际关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相关性。如果一个国家试图传播关于其他国家的错误信息,抹黑其他国家的形象,将给其他国家带来负面影响。我在论坛发言中提到,虚假信息对一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发展都不容忽视。不实的安全报道和无端的谣言不仅会对旅游业和外商投资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潜在游客和投资者的流失,也会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增长。此外,此类现象还可能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不平等加剧等。因此,当涉及数字化平台的民主与法治时,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美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了大量针对柬埔寨的负面报道。鉴于这些平台的信息量巨大且复杂,公众在甄别信息真伪时面临挑战,难以作出明智的判断。因此,数字时代的法治必须与人民的利益和国家战略利益相一致。

正如我在发言中提到的,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国家的法律体系具备充分的力度和适应性,以有效应对网络犯罪、数据隐私保护和网络骚扰等新挑战。此外,无论是在网络空间还是现实世界,我们还需要加大投资,强化法律机构的能力,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保障所有公民的权利。进一步来说,应对网络威胁和虚假信息传播等跨国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国际合作、协调行动、坚守承诺,因为这些问题已超越国界。

毕嘉宏: 民主价值观及其实践方式对于任何社会的现代化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为人民提供了一种途径,那就是通过选举产生领导班子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并通过法治来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制度框架和实践方法,确保人民享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并为他们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一切努力的终极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无论是经济和物质层面,还是文化和教育领域,人民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并寻求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机制。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

理论上,当我们谈及民主时,无法将民主仅仅想象为单一的模式,无论是在程序上还是在概念层面。每一个国家的民主理念都植根于其历史和文化实践当中。如果这些实践和条件得不到尊重,世界和平将面临危险。也就是说,民主不能成为霸权国家将其外交政策强加给那些不同意其统治方式的国家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全球南方”人民的一员,我一直坚信,民主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拥有的权利,共同推动世界的和谐与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数字化均衡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帮助柬埔寨缩小与世界的数字鸿沟?

金平: 柬埔寨正在向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治理和数字公民转变。为此,柬埔寨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前瞻性政策,以推动国家的数字化进程。通过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投资,中国帮助柬埔寨加速实现其数字化政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中资企业的积极投资下,柬埔寨拥有了先进的5G技术,这为国家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柬埔寨还从中国引进了众多新兴技术,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领域。这对于柬埔寨提升国民的数字素养、推动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国家政策、弥合同全球其他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助益颇大,也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开辟了新的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帮助拉丁美洲缩小与世界的发展差距?

毕嘉宏: 拉丁美洲在历史上一直是发展最不平衡不充分的地区之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拉丁美洲国家提供了一个与世界其他地区共享发展机遇的平台。具体来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需要大量投资的领域提供了发展机会,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拉丁美洲国家以及其他国家能够获得资金支持,从而与这些关键的基础设施项目建立联系,这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是推动社会经济繁荣、改善民生所迫切需要的。

目前,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拉关系发展的后期阶段还能持续多久,存在一些不同意见。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看看这一倡议接下来该如何向前推进。然而,坚实的基础已经打下。以阿根廷为例,虽然直到2022年才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家庭,但阿根廷与中国之间有着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也正在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与同中国合作的其他形式相结合。毫无疑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继续作为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驱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字社会建设离不开社科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跨学科交流如何加强拉丁美洲与中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合作?

毕嘉宏: 在未来几年里,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将在加强拉丁美洲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联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前沿科技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很明显,构筑面向未来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既需要技术科学的理论及应用领域的贡献,又离不开社会科学和政治科学的学术辩论。技术科学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现有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同时拓宽数字资源的获取渠道,增强其可及性和普及率。而社会科学和政治科学则重点研究现行的规范、机构和标准,评估这些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并根据各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传统,提出对现有技术使用规定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建议。

事实上,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青年一代已经成为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他们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得益于信息获取成本的显著降低,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数字技术的滥用现象也日益凸显。例如,社交媒体算法的不当使用,不仅散布了虚假新闻,扰乱了传统沟通渠道的正常运作,还推广了一些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对科学界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共识构成了挑战。因此,在数字化时代,推动民主进程并非仅仅是让每个人通过技术手段自由地表达观点而不顾科学事实。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社会,使人们有机会获取可靠的信息,享有公开讨论的自由,并且对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或转发的内容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此,我深信,历史学将揭示颠覆性技术的发展脉络,以及它们在过去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哲学将激发全世界对人工智能发展所涉及的道德界限的思考和辩论。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众多当代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探讨新兴科技所带来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这需要跨学科的紧密合作和具有前瞻性的长远规划,才能确保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