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全会强调,要坚持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以通道网络为基础、开放型经济为支撑、对外交往为纽带、开放制度为保障、对内开放为拓展,加快推进“五大枢纽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和对外交往中心能级。此次全会的召开,对成都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市上下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市发展改革委各处室、直属单位及时组织传达学习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市发展改革委将聚焦推动区域间协作联动、深化对内开放合作,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以引领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更好服务“五区共兴”发展,不断提升成都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辐射力和对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带动力。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聚力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支持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全球协同创新联合体和稳定配套联合体,推动企业参与国家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碳足迹国际衔接互认。

今日关注

市发展改革委

双核发展双核联动处

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

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

相关工作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核发展双核联动处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以双核联动联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全会强调,要协同推进成都都市圈建设,全面落实“五区共兴”战略部署,深化成渝双核联动联建,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不断增强东西互济的枢纽辐射能力。如何深入推进成渝双核联动联建?市发展改革委双城发展双核联动处负责人说,未来将聚焦“五个互联互通”“五个共建”同向发力,积极探索构建双核联动联建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加大对标志性、突破性合作项目事项的谋划,认真抓好现有合作项目事项落地见效,确保双核联动联建不断取得新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天府机场二期建设前期工作,推动中欧班列(成渝)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无缝衔接,加强成都经开区“无水港”与重庆果园港“双港联动”。

二是持续推进现代产业体系互联互通,推进实施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积极争取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深化轨道交通整车制造、维保、检测认证等领域产业协作,深化生物创新券跨区域应用。

三是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资源互联互通,争取《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尽快获批,推动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建设和天府实验室基础研发能力向成渝地区扩大应用,探索“科创券”通用通兑。

四是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功能互联互通,推动成都银行与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开展金融创新合作,探索两地不动产抵押登记在线办理、公积金银行信息互通业务融合发展。

五是持续推进社会公共政策互联互通,出台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行动方案,持续推进两地长期护理保险入住机构互认、养老服务信息共享等深化合作,联合推进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异地远程评标,联合争创文化和旅游区域协同发展国家试验区,联合举办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等成渝双城促消费活动。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

引导企业更好“走出去”

抓好成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度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市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负责人表示,抓好成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突出重点、协同发力、分步实施,有效应对国际绿色贸易政策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积极融入国家产品碳足迹体系建设。推动成都重点产品参与国家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制定,分行业领域探索具备国际认可度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充分发挥智库资源优势,引导出口行业、优势企业开展企业级、产品级、供应链碳足迹溯源,推动建立行业背景数据库;大力培育碳足迹认证服务产业,积极招引一批国内领先的从事碳足迹咨询、节能降碳技术研发的专业服务机构,立足成都、服务全国、对接国际市场。

二是积极做好出口型企业宣传预警和贸易服务工作。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相关公益讲座或座谈交流,解读贸易政策,解析相关碳足迹规则,帮助出口型企业完成产品碳足迹报告、开展碳足迹分析,推动建立企业碳足迹管理体系;加快构建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公共服务等数字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球碳足迹标准法规信息查询和碳足迹核算认证服务,助力成都企业和产品融入全球绿色供应链。

三是积极开展各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依托海关总署标法中心低碳技术贸易措施研究与评级基地,为涉碳规则国际磋商提供实践支撑,畅通碳足迹标准规范和核算结果国际沟通渠道,有效发挥水电优势,服务外贸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相关行业协会,搭建与欧洲等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借鉴和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产品碳足迹方法体系构建研究。

▶ 来源 | 市发展改革委

成都上新呐: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究竟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