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好的时候,好多蝴蝶都在这些花丛里飞,看起来也太巴适了”“搞了巴适小院之后,我们这里环境变好了,游人也有了”自由村团山子小院的村民对家门口的变化竖起了大拇指。

曾经的团山子小院,狭窄的乡间小道每到雨季总泥泞不堪,家禽散养散发难闻气味让过路的人有苦难言,房屋的墙面斑驳、周边环境脏乱,村民们缺少休闲活动的场所,虽然紧邻南温泉风景区,游人却较少涉足。巴适小院的建设,给团山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南泉街道自由村通过深化党建统领乡村善治体系建设,将党支部(党小组)设在巴适小院院落,有效嵌入人居环境美化、政策宣讲、议事协商、联建共建等活动,将村民说事、议事、主事,由“被动接受”到“自觉做主”,建起了干群“连心桥”,勾勒出了一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善机制,乡风文明更和谐。团山子小院结合创建规范,按照“个人自荐、群众推荐、村级审查、乡镇审定”的原则,选好小院“院落长” 刘绍菊。同时,建立小院联系机制,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联系“院落长”,推动镇街干部包村服务,形成“村居需要、院落商讨、村组吹哨、镇街报到”的乡村治理机制。通过党群议事点开展各种法律宣传,组织法治教育进小院,培育“法律明白人”刘荣峥等,及时排查化解小院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组带头,群众参与更积极。自由村党总支党员全身心投入团山子小院的建设中,前期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党总支党员文光容认真开展团山子小院规划设计,张国玲带头清理垃圾、陈旧物品、清理杂草枯枝;积极协调土地、组织施工建设、种植花卉苗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建设,形成党群携手、人人参与、和谐共创的良好局面。

党员带头,干群共治更有力。团山子小院建设便捷出行道路,增设党群议事点、健身设施及读书角。建成后经院落12户家庭共同商议,成立管理小组,由党员中心户张国玲任组长,院落长刘绍菊任副组长,其他10户为成员,共同对团山子小院进行维护。每月评议一次院落清洁卫生,每周清扫保洁维护情况通报一次,遇工作量大的事则由12户共同协商完成,形成了自觉管理维护的良好氛围。

村企联建,乡村振兴更进一步。自由村同宗申产业集团党建联建,集团选派张雅娜同志兼任自由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实现人才友好交流互动,规划打造的机车小镇将带动周边经济跨越式发展,捐赠的1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专项用于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既要“输血”,更要不断提振“造血”能力。小院群众通过闲置房屋出租、种植认养平台、订单式养殖,不断增加农户庭院经济收入,大家的“钱袋子”更鼓了。目前,团山子小院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以点向面逐步推广至全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水青山的“方寸”之间,一幅和美乡村画卷,在团山子小院缓缓展开。未来,团子山小院将继续坚持党建统领,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中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黄薪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