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九叶天子”的唐德宗李适,已病入膏肓。他在位共二十六年,早年励精图治,还算有所作为。然因能力有限,几次努力振兴唐朝未果,最终也只能放弃。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与藩镇的斗争中,并联合回纥、南诏、大食,打击吐蕃,为“元和中兴”创造了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一度重开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切断的东西陆路交通。然而,在内政方面,他的成绩却寥寥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晚年时期,他重用了卢杞,并逐渐依赖宦官。从德宗开始,宦官掌握军权,藩镇割据的问题愈加严重。藩镇节度使大多由父子相继掌控,然后上表朝廷请求追认,而唐德宗对此却束手无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月二十三日,63岁的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顺宗即位后,立刻重用王叔文等人推行改革,以抑制宦官势力。然而,这一举措遭到守旧大臣和宦官的联合反对。再加上顺宗自身半身不遂,同年8月,宦官与朝臣逼迫顺宗禅位于太子李纯。27岁的李纯即位后,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唐宪宗,他在位期间的历史称为“元和中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宪宗刚刚登基,尚未稳坐江山,就有人给新皇帝制造麻烦。西川节度使韦皋去世,任职已有二十年之久。节度副使刘辟立即向元和天子上表,请求继任西川节度使之职。刘辟并非武将出身,而是在贞元年间考中进士,曾任御史中丞及西川度支副使。他的这一请求,实际上是先斩后奏的行为。按理说,这本该是个例行手续,宰相签字,皇帝盖章即可。然而,刘辟显然误判了形势,他面对的是有“小太宗”之称的元和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宪宗对此坚决拒绝。有人建议道,陛下刚刚登基,当前应以稳定为重,先答应下来再说。然而,宪宗对此不以为然,他对宰相说道:“今天答应刘辟的要求,日后他若再提出兼任三川总节度使怎么办?其他节度使效仿,又该如何处理?朝廷又该如何应对?”这番话让那人哑口无言。宪宗的做法得到了老宰相杜黄裳的支持,史书上记载:“陛下若决心整顿纲纪,应稍以法度裁制藩镇,则天下可以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唐宪宗依然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因此调任刘辟为剑南西川节度副使,负责节度使事务。然而,刘辟并未赴任。正如唐宪宗所预料的那样,刘辟直接向朝廷上表,请求担任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山南西道节度使的都统。对此,唐宪宗自然不予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辟在得知朝廷拒绝后,立刻起兵造反。他首先派兵攻击东川节度使李康,李康紧急向朝廷求救。唐宪宗接到急报后,立即召集群臣商议,老宰相杜黄裳向皇帝推荐了一位武将,此人名叫高崇文。高崇文当时是京城神策军的主将,即御林军的统帅,他颇有用兵之道,很得士卒之心,是最佳人选。唐宪宗表示同意,但杜黄裳又提出一个条件,不可让宦官当监军。要知道,当时武将领兵在外,宦官当监军已经成了惯例,而武将对此十分反感,却无可奈何。这次杜黄裳力主不派监军,就是为了给高崇文最大的自主权。唐宪宗经过多次考虑,终于一咬牙同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崇文,出生于幽州(今北京一带),出生于平民,年轻时曾在平卢军服役。由于平定了军士的叛乱,被任命为长武城都知兵马使,后来又负责夏、绥、银、宥四州的行营节度留务。他后来晋升为金吾将军。贞元五年,他率领三千唐军大胜三万吐蕃大军,因此功绩被封为渤海郡王。唐朝十分重视军功,只要有军功,朝廷必定重用赏赐。当时高崇文是神策军的主要指挥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正月二十三日,唐宪宗任命高崇文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并让他担任左神策行营节度使,率领左右神策军以及麟游和奉天的屯兵出征,讨伐叛乱的西川节度副使刘辟。这是唐宪宗即位以来首次对外用兵,他对此极为重视。不仅动用了中央的神策军,还调动地方藩镇出兵。御林军大将高崇文从关中进军,东川节度使李康和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分别从本道出兵,三路大军分头进击,以期尽快平息叛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高崇文率军行进时,一名士兵在客栈用餐时故意折断了筷子,结果被高崇文斩首示众。他不是按照物品的价值赔偿,而是失去了性命!三军战战兢兢,毫发无犯。这支纪律严明的军队注定会使刘辟难逃厄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崇文虽不识字,却擅长打仗。这次他率军出兵剑南,从长武城发兵,经斜谷进入兴元,随后通过阆州进攻梓州,再由梓州直指成都。高崇文指挥神策军,经过两个月的行军作战,于三月收复梓州。接下来的战斗中,他八战八胜,逼得刘辟如同缩头乌龟。他的副将阿跌光颜更是穿插至敌军后方,切断了敌军的粮道,导致守军崩溃,全数投降。高崇文随后挥师直奔成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辟见形势不利,便向朝廷投降,并将俘虏的李康归还给高崇文。然而,高崇文并未接受刘辟的示好,反而将李康斩首后再上报朝廷。高崇文以李康战败失守为由向朝廷呈报,唐宪宗对此举非常赞赏。随后,唐宪宗下达诏书,剥夺刘辟的官爵,彻底断绝了他向朝廷认罪的机会,明确传达了朝廷绝不妥协的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