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李博)北京通州区在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基础上,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由区住建委牵头建设了通州区建筑工地数字化监管平台,并在全区建筑施工工地推广应用,打造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建设施工三维可视化管理。

北京通州区重点工程、施工项目点多面广,“之前各工地数字化监管系统尚无统一接口标准,工地数字化监管成效难以保障。”通州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建筑工地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了统一工地数字化接口标准,提升全区、现场两级工地数字化监管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工地数字化监管平台整合通州区工地现场人员管理、安全监管、现场施工监管数据,构建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建设数字化、可视化、规范化和智慧化的政府监管、企业管控两级管理体系,全面及时掌控全区各工地建设情况和安全态势,依托BIM轻量化处理技术,利用通州区建设规划三维GIS数据和工程项目施工模型数据,打造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智慧监管数字孪生平台,实现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三维可视化展示。通过施工现场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实现现场动态管理的数字孪生。

平台依托在线地图应用,可展示通州区建筑工地在各街镇分布情况,综合统计工地环境、视频、塔吊、人员等施工现场情况。应用BIM轻量化处理技术,利用通州区建设规划三维GIS数据和工程项目施工模型数据,打造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建设施工三维可视化管理。

建筑工地数字化监管平台可为城市副中心建筑工地提供安全态势感知与监管服务。“我们通过数据加工,提供环境监测日历图、环境变化曲线图、热力图等各种图表服务,辅助监管人员全面掌握工地现场动态环境数据。”北京通州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巡查、塔吊监测、升降机监测、AI预警和隐患排查数据三维可视化展示,结合相关处置流程和管理人员位置信息,自动分派任务,提供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控服务。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整理,形成管理人员画像,满足监管和考核等服务场景。

平台还应用BIM技术,利用工程项目报送进度计划,进行施工进度模拟,实现施工进度、施工工序三维可视化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通州区已申报智慧工地项目约130个,区住建委每月随机抽查项目智慧工地管理做法,包括:智慧管理、智慧创安、智慧提质、智慧增绿、智慧创卫、智能建造等方面。从抽查情况看,大部分项目都设立了专人负责智慧工地建设管理,在物联网辅助工程建造、BIM技术应用、施工现场可视化管理、劳务闸机、起重机械检测、移动端安全检查等场景应用较成熟。

目前,通州区建筑工地数字化监管平台已通过现场验收,完成了“建设施工现场环境治理综合监管平台”“通州区渣土车智慧监管系统”“通州区建筑工地数字化监管平台”3个平台系统整合,持续强化全区建筑工地智慧化、数字化管理。

自2023年11月试运行以来,建筑工地数字化监管平台接入全区监管工程384项,监管项目总面积约2152万平方米,其中重点项目154个;接入塔吊监管76个,升降机监管20个。

通州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本项目实现了对建筑工地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和人员智能化管理,各部门、街乡镇通过平台可及时掌控全区建筑工地建设情况和安全态势,实现了全区工程项目台账数字化、信息化,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