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 题。当前, 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青年学生作为性活跃人群,是我国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随着青年学生的性观念愈发开放和包容, 性行为呈现多样性,使得 HIV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较为容易且难以发现。

青年学生感染HIV 意味着长期带病生存、易合并感染其他疾病, 且因确诊后其心理压力增加,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疾病负担和相关社会问题十分突出。

01

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

青年学生性观念及性行为的变化是造成其艾滋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2019年我国东中西部三省份大学生性行为发生情况时发现,18. 7% 的学生报告曾经发生过性行为。

一项全国调查数据显示,33.37%的男生和14.66%的女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

青年学生第一次性行为年龄为12~19岁不等,在发生性行为的青年学生人群中,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越早,其相应的最近1 年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就越高。

02

青年学生对抗病毒预防性用药的认知及使用

《中国 HIV 暴露前预防用药专家共识》 和《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技术指南》 指出, 建议性活跃人群(青壮年及青少年)且报告有 HIV 高危风险的青少年使用暴露前预防用药; 所有发生了可能导致 HIV 感染行为的人,应尽早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国内多项研究显示,我国多数青年学生人群对预防性用药知之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青年学生HIV检测及自我检测

青年学生不安全性行为常见,但实际 HIV 检测水平较低。在四川、江苏、广东、河南4个省份开展的在校青年学生调查显示,发生性行为学生的 HIV 检测率为 11.5% ,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和多性伴行为学生的检测率分别为13.9% 、21.1%。

此外, 还有研究表明, 青年学生人群进行HIV检测方式偏好排名依次为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助售卖机和互联网检测服务包。

05

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防治的综合措施

艾滋病的流行已经成为全球范围最具挑战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几年青年学生人群的感染人数不断上升,亟需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学生人群数量大,针对全体青年学生的性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相关部门根据青年学生的行为特征制定干预措施, 通过同伴教育和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渠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提倡安全性行为, 强化抗病毒预防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用药方案等知识宣传, 推进线上和线下多种形式联合提供HIV检测服务,多种方式扩大检测和促进早检测,进而规范治疗,提升生活质量,通过多路径综合施策, 以有效控制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蔓延。

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艾滋病,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参考文献

1.《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相关行为现况及其面临挑战》,中国健康教育,2023

2.《四省份在校青年学生性行为 艾滋病知识及 HIV 检测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24

3.《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感染频发原因分析》,青年与社会,2020

4.《中国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相关知信行研究进展》,职业与健康, 2018

5.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2023-12-7

来源:武汉疾控健康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