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宿州市埇桥中小学学生戏剧(戏曲)专项展演活动在宿州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银河四路校区举办。活动集中展示全区近年来戏剧(戏曲)进校园活动成果,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戏曲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戏剧(戏曲)专项展演活动的主题是剧传薪火、戏润校园,集中展示了从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甄选的15个优秀剧目, 涵盖京剧、黄梅戏、河南豫剧、泗州戏、淮北花鼓以及舞台剧、课本剧、创意曲目等,节目内容丰富多彩,编排设计新颖独特,文化元素深度融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为热爱艺术的学生搭建了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戏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教研室艺术教研员郭明秋介绍说,戏剧是一项融文学、表演、音乐、舞美、舞蹈等多门艺术的综合美学工程,在促进学校美育和德育深度融合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将戏剧纳入中小学阶段艺术课程体系,以艺教结合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进校园活动,用戏剧点燃孩子们的想象力,目前,全区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戏曲,孩子们在戏剧体验中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梨园传新声,国粹绽风采。在舞台上,“小戏骨”们粉墨登场、同台飙戏,各具特色。京剧《墨梅》、黄梅戏《对花》、河南豫剧《朝阳沟》、泗州戏《锣鼓响、震山河》等唱功扎实、扮相十足,孩子们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栩栩如生。传统戏曲《喊老腔》、戏曲联唱《百花齐放》等既具传统韵味,又推陈出新、绽放异彩。淮北花鼓《红梅赞》将传统戏剧与现代元素有效融合,婉约动人。课本剧《丰碑》《珍贵的教科书》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节奏的把控丝丝入扣,起伏有序的故事情节,倾情演绎着革命历史故事。宿州市特教中心孩子们带来的泗州戏《绣红旗》,情感丰沛,表情丰富,彰显身残志坚的孩子们质朴的爱党爱国情怀。舞台剧《麦子的神秘之旅》《爱的传递》,创意新、编排精、内涵深,展现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埇桥校园文化特质。创意曲目《大武生》《戏曲中国》《梨花颂》等节目将演出现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小演员们身着戏服,脸画彩妆,稚嫩的童音唱响古风古韵的戏曲桥段,吐字清晰,唱腔圆润,生动传神,韵味浓厚;婉转的唱腔、灵动的眼神、精湛的演技,孩子们沉浸式的表演给人们一种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整场演出,节目亮点频出,精彩纷呈,唯美绝伦,展现新时代埇桥学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芳华风采,为大家献上一场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宿州市埇桥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体局副局长武小舟表示,多年来,宿州市埇桥区教体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埇桥实际,坚持五育并举、以德为先,深入实施五大行动。戏曲文化是实施美育熏陶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各学校常态化开展戏曲等传统文化进校园和艺术展演活动,既能展示“双减”工作成效,又能丰富美育实践活动,探索艺术教育创新,提升学校美育工作水平。(高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