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打了800多天了,谁获益、谁受损,已经逐渐的浮出水面。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首先俄罗斯肯定是获益的,毕竟在俄国的历史上,除了如今的俄罗斯,它们一直都没有丢失过乌克兰;而自从当代俄罗斯建国以来,它们就丢失了乌克兰这个重要的工业、军事、科技、农业基地。

俄军炮兵轰击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军炮兵轰击目标

要知道,乌克兰堪称是俄国的“龙兴之地”,这里有苏联所有航母的摇篮——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还有苏俄海军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俄罗斯海军精神的化身——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还有苏联航空航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设计局;也有苏联主战坦克最强的研发制造基地——哈尔科夫;此外,苏联还在乌克兰布局了强大的科技研发制造能力,什么马达西奇航空动力、图-160战略轰炸机、“野牛”气垫登陆舰等,也都是在乌克兰研发制造。

集结中的俄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结中的俄军

由此可见,拿下乌克兰,是俄罗斯重新崛起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俄罗斯也确实正在这么做,目前俄罗斯已经拿下了乌克兰工业和技术最为集中的乌东部4州土地,也拿下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所在的克里米亚半岛,对于俄罗斯而言,下一步只要能再拿下哈尔科夫,那么第一阶段的“特别军事行动”,就算是初步达到了作战目标。所以,俄罗斯肯定是这场冲突的获益方。

其次,咱们中国也算是闷声发大财了。一场俄乌冲突,让欧美原本伸向印太方向的“挑衅之手”,又收了回去。美国一方面要被乌克兰、以色列的战事吸引注意力,另一方面还不能放松对中国的注意力,依然要在亚太保持必要的、强大的,甚至是绝大部分的军事力量。这对于美国而言,显然是吃力的;对于中国而言,反倒是换来了一个可以轻松发展的空间,换得了足够的时间去经营军事技术和军事能力,在未来可能的“摊牌”或统一之战中,积累更多的能量。

前线乌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线乌军

然而,美国却也是一个获益方,甚至可能会是最大的获益方!道理何在呢?且看笔者分析。首先,俄乌冲突让原本濒临内讧的北约,在行动上重新统一了起来。要知道,在俄乌冲突之前,土耳其和美国反目成仇,美国开始制裁土耳其;法国不服从美国,甚至马克龙提出了著名的“北约脑死亡”论调;欧洲各国不愿意提高军事开支,把国防负担一股脑丢给美国;德国甚至悄悄地和俄罗斯搞“北溪”项目,和俄罗斯开展能源经济合作;在叙利亚局势、中东局势等方面,北约的欧洲各国和美国唱反调,各自支持自己的代理人。凡此种种,似乎意味着美国的领导力开始下降,北约内部开始不稳定。

G7峰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7峰会

然而一场俄乌冲突,让北约的欧洲各国感到了巨大的军事压力,毕竟俄罗斯“巨熊”的进攻就在眼前,欧洲各国的军事力量不足以抗衡俄罗斯,只能求助于美国的力量。于是乎,北约内部重新团结起来,欧洲各国重新依靠美国,美国的领导力得到了巩固;同时,北约的欧洲各国开始提高军事开支,缓解了美国的军事压力。最为重要的是,美国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就是花了些随时能印的美元,给了些淘汰下来的老旧武器,就能让死对头俄罗斯付出迄今为止20万人的伤亡(其中阵亡5万多人),且让俄罗斯许多技术装备出现短缺,这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消耗了俄罗斯。

前线俄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线俄军

由此可见,美国在这场俄乌冲突中获利许多,也许唯一付出的代价,就是放松了在印太区域的战略布势,让中国有了发展的战略机遇和空间,但是那都是长远的影响了。起码对于目前的美国来说,它们还是很快乐的。各位资深军迷,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