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导 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绿色、低碳,有利于尊重城市公共资源承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出行体系,亟需研究建立与城市空间承载能力、电动车充电安全治理、停放充电设施资源、公众出行需求等相适应的共享(电)单车治理机制。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委托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共享(电)单车城市运营安全与治理研究》课题启动会。会议进行了课题工作部署,并对课题工作计划、工作思路、工作内容进行阐述,同时发布了《共享(电)单车城市容量管理与优化研究报告》。全国20余家地方城市管理部门参会。

内容来源: 中国城市交通

2024年6月6日,受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邀请,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慢行交通分会副会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交通中心主任黄伟出席《共享(电)单车城市运营安全与治理研究》课题启动会并作主题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伟指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使用国,电动两轮自行车保有量超过4亿辆,相当于每3人就拥有1辆。目前,电动自行车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出行交通工具,没有之一。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巨大挑战,也给城市管理部门带来巨大压力。

一、电动自行车交通面临多重且艰巨的挑战

报告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电动自行车交通所面临的多重且艰巨的挑战,包括充电安全、车辆合规性、骑行与停放、共享(电)单车等问题,其中对共享(电)单车的定位、调度管理、服务监管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

二、自行车的电动化、多样化、共享化趋势发展日渐清晰

未来自行车有三大发展趋势,即电动化、个性化和共享化。

电动化方面,人力自行车的电动化趋势早已呈现,从我国两轮脚踏车和两轮电动车历年的产量、销量数据及趋势即可看出,两轮脚踏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两轮电动车则稳定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样化方面,是指自行车的定制化、个性化、多样化趋势正在出现。目前城市自行车正在细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以骑行爱好者为主的群体,以健身、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在休息日团队骑行出游;另一个则是以通勤群体为主,主要是承担城市中短距离的工作和生活出行。与此对应的,自行车车型、样式、功能等方面也会产生差异化需求,产品细分趋势明显。

共享化方面,目前共享(电)单车在车辆合规、遵章骑行、充电换电、维护调度等各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其管理难度明显低于私人电动自行车,而管理成效却大大优于私人电动自行车。黄伟提到,如果共享电单车真正能够在使用成本、网点覆盖、骑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几方面都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有可能替代大部分的私人电动自行车。

三、共享(电)单车发展治理对策

最后,黄伟对共享(电)单车发展治理对策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给予共享(电)单车明确、清晰的定位,共享(电)单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属于辅助型公交,是公交出行链的重要环节;细化自行车分类,一类一策,实行分类管理;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运营”共享(电)单车运营模式,通过政企合作,在营运、价格、数据三方面对共享(电)单车执行严格、有效的监管,共同建立共享单车智慧治理平台,通过行业协会推动第三方监管,并强化行业管理,有序开展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评级、评奖、技术规范、服务标准等基础性工作;提升共享(电)单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共享(电)动自行车停车管理,通过技术攻关、安全区域集中建设统一充电站、充电设施智能化、选购“以换代充”电动自行车、推行“共享换电”模式等多途径确实解决好共享(电)单车的充电风险问题;从企业端、设施端、用户端多管齐下解决好共享(电)单车的潮汐停车问题;优化道路断面型式,增加骑行和停放空间,完善道路遮荫、驿站等骑行设施,全面提升城市骑行环境等。

编辑/排版|李刚

封面图/图片|中国城市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