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有一位自称是教师的网友,在网上发帖称:“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一语激起千层浪,“寒门无贵子”和阶层固化,立刻引发了一场山呼海啸般的网络激战。

诡异的是,而今十多年过去,“坐迈巴赫高考的男生总分700目标北大”再次成为全网热搜,但结局却出乎意料。

一切好像都变了,一切好像都没有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1

迈巴赫高考少爷”引发舆论场一波三折

今年高考期间,一则“高考学霸迈巴赫送考”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这条新闻同时集齐了三大热点,迈巴赫送考+高考+学霸,想不上热搜也难。

有趣的是,舆论场的声音,一波三折,刚开始由100多万人民币的迈巴赫炫富引发,来势汹汹,最后却转为向老艺术家致敬,光风霁月,一片和谐。

第一波:刚开始的风向全部来自迈巴赫豪车,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出现在众生平等、贫富无别的高考现场,自然是被质疑有恶意炫富嫌疑:不就是去考试吗?能不要这么高调吗?

第二波:随着高考成绩公布,这位被网友称为“迈巴赫少爷”的杭州高三考生,总分为700分,自述理想的学府是北京大学。网友的风向,开始变得“励志”起来:谁说读书无用?有钱人的子女不也在悄悄努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波:当孩子爷爷身份曝光,原来是“文化巨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更多网友的发言,突然变得“肃然起敬”了:怪不得,这孩子一看就是有文化的。

从各种质疑,到“不得不服”,网络风向的变化,让沸腾君想起网上著名的“拿破仑登陆”梗:说是拿破仑进军巴黎时,巴黎一家报纸在几天内所用的新闻标题是这样的:

第一天:“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

第二天:“吃人的魔鬼向格腊斯前进,其可悲的冒险将以逃亡收场”。

第三天:“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

第四天:“波拿巴占领里昂,恐怖笼罩着所有人”。

第五天:“拿破仑抵达枫丹白露”。

第六天:“皇帝陛下将于今日凯旋抵达他忠实的巴黎,人民的喜悦溢于言表”。

法兰西人,果然是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的。

在700分和文化巨匠面前,一切都正常了。180万一台的迈巴赫,突然变得无足轻重了。沸腾君真是替奔驰公司着急。现在豪车如此难卖,这么好的营销风口,却不来借势一下。不久前,某红衣企业家用一台二手迈巴赫,就搅得舆论场风生水起。这一次,你们为啥不给大众推理一下迈巴赫送考和高考700分的因果关系呢?

而那些喜欢揪着“民企资本家”、“富二代炫富”等不放的自媒体,也全都变得和谐起来,就连自己发文的标题,也带了三分小心翼翼,更有三分谄媚:

《扎心!高考现场惊现迈巴赫富二代学生!出场让人羡慕,爸爸气质不凡!》

《坐迈巴赫高考的少年,总分700目标北大:想摘掉“不学无术”标签》

《杭州考生乘迈巴赫赴考,身份曝光:家族显赫,父祖皆为名人》

PART.2

中专数学天才少女与迈巴赫高考少爷
谁更像一个童话?

坐迈巴赫上考场,爷爷是一代宗师,自己是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金奖得主,这些只有霸总童话里才有的情节,全都加持在这名杭州少年身上。

沸腾君以为,迈巴赫这一次的冲击力降低,不是因为车价不够高,而是因为大众对寒门出贵子的预期在降低,是对有钱人会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的逻辑的承认。

在2011年那个著名的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帖子中,那位“老师”写道:

“近两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中考结束,学校有5个排名前列的孩子都上了重点线。他们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这个月,这几位学生的家长们还商议送孩子去澳大利亚参加夏令营。”

“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

无论从教育传承,还是物质实力上,“豪门”的起跑线都要更远。

比如这位迈巴赫少爷朱也天,享受到的远远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富足,也有家庭的熏陶。

朱也天向记者透露,爷爷对自己一直用言传身教的方式,“他不会告诉我要怎么怎么做,或者是给我提很多要求,更多的时候是日复一日地工作,以几十年如一日投入的精神,将他的心血投入到艺术创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之外,外在的条件怎么样?朱也天就读的杭州二中是一个什么学校呢?

建校124年。2023年高考,浙江省状元来自杭州二中。高考北大清华录取人数保持在10%左右,985高校录取率在80%以上。

因此,迈巴赫高考少爷,不是童话,不是小说,是再普通不过的现实。

而最近另外一个也是与考试有关的单薄女生姜萍,才是童话,寒门的童话。

在迈巴赫之前,姜萍也冲上了热搜。相形之下,这个与朱也天一省之隔、但同样也与杭州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江苏涟水女生,简直是朱也天的一个异世界的镜像。

姜萍,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红窑镇万民村人,现在涟水县中专学习服装设计。

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决赛名单,姜萍以93分荣获全球第12名,是该比赛举办以来首位闯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也是前30名里唯一的女生。

这个爆冷,震惊了互联网世界。很多网友评价,这就像是武林中突然出现绝世天骄,被狠狠激励到了。

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纷纷向她祝贺,希望她能坚持热爱,勇敢前行。

网友们疑惑,为什么这么热爱数学的女生,没有选择在通往名校的路上深造?

原因是家贫。

媒体爆料,出于对家中经济条件的考量,最终姜萍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转而选择了职高,因为中专院校,会对达到普高分数线的学生,减免学费以及提供生活补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个年级相仿、命运却迥异的孩子,在今年的这个6月,又引发人们对教育的思考。

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

还有网友说,自己所在的某重点中学,全班62个人,家庭一个比一个好,从政的、经商的,最差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农民和打工人家庭也有一两个,但绝对是对孩子超级负责的家庭,凤毛麟角。

在此前扭曲的舆论场中,富二代往往和纨绔子弟划上等号。事实上,富二代往往具备着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退一万步讲,我们绝大多数人奋斗的目标,不就是让自己生活富足起来,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富二代吗?

我们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让更多的朱也天这样的孩子,传承优秀的家族学养,实现自己的事业抱负,更应该是让越来越多姜萍这样的孩子,不至于被埋没,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中新网说:成长没有固定的方程式,不是只有一条路能到达山顶。教育的价值不是培养标准件,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发挥自己的天赋。人才选拔需破除“唯分数论”。

少年朱也天更是坦然,他说自己(对当下的舆论)应该释怀,“说到底,我是既得利益者,我能做的就是自己做好一点,尽量不打扰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