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海峡论坛上,台湾民众党中央委员张凯钧重申“两岸一家亲”主张,未料他以个人立场出席,竟遭到民众党不分区“立委”陈昭姿的检举与抹黑,甚至陈昭姿批评张凯钧不应聚焦两岸论述,堪称民进党卧底。针对此现象,澳门《新华澳报》20日发表作者富权的评论文章:民众党人竟然咀咒党主席的“两岸一家亲”?评论内容如下: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于六月十四日在福建省厦门市正式拉开帷幕,论坛大会于十五日上午在厦门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继续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安排了主论坛活动以及基层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四大板块五十项活动。

本届论坛得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踊跃响应,台湾政党代表、台湾主办单位代表,行业代表、社团负责人以及工青妇、科教文卫、农林水利、民间信仰各界别嘉宾共七千余人跨海而来、为情而聚。

在前往厦门出席本届“海峡论坛”开幕活动的台湾地区嘉宾中,有一位是台湾民众党中央委员、台商事务委员会主委张凯钧。他在启程前,曾经依照“民众党党公职人员赴大陆规定”,向民众党中央报备,并强调是以个人身份参与,并不代表民众党。不过,由于他身兼台商事务委员会的主委,因而有籍着参与论坛的机会,提前几天前往厦门,关心当地的台商,并在论坛过程中与也出席论坛的台商互动。

在会见过程中,张凯钧表示,当前两岸互动因民进党“断流”降至冰点,民进党坚持“逢中必反”,激化两岸对立对抗,导致台海风险冲突升高。张凯钧说,民众党始终坚持“两岸一家亲”,将继续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共同追求两岸和平发展,共谋台海和平与民众福祉。

在厦门期间,张凯钧还出席了其中的经济交流论坛,各地台商会长、专家都有参加,探讨未来两岸经济走向。他在发言时引用了唐朝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来形容,两岸经济有高有低,曾遇到疫情萧条,期待未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又指出,赖当局使得两岸交流中断,降到“零点”,没提出互动的作为,应该要有更多实际作为,从解除“禁团令”、恢复两岸旅游开始,更能促进台湾经济,相互良性交流互动,可降低风险,使两岸追求和平永续,变成最大共识。而台湾也面临“少子化”、流浪教师问题,也希望陆生来台就读,两岸学子有共同的生活文化,可有交流的回忆,希望赖当局能够让两岸破冰。当然先前大陆艺人胡歌来台,也希望大陆演艺人员来台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凯钧在“海峡论坛”的系列论述,打中了民进党当局的“痛点”。因而民进党“立委”带头起哄,但却把矛头指向民众党,不顾张凯钧是以个人身份出席“海峡论坛”的事实,硬拗他是代表民众党。这让民众党内一些原本就是民进党员的“跳槽党员”慌了神,也跟随民进党的“舆论指挥棒”起舞。

其中曾经长期参与“独派”活动,曾任陈水扁民间医疗小组召集人的民众党“不分区立委”陈昭姿,带头向民众党中央评议委员会“检举”张凯钧,并要求党中央应速依纪律程序及规定处理。而原来是民进党中央党部青年发展部副主任,并曾任民进党“立委”苏巧慧(苏贞昌女儿)助理的民众党秘书长周瑜修,也在民众党立法机构党团举行的记者会上声称,有关张凯钧的案子,中央党部确实有收到党员的陈情、检举,会依照纪律评议裁决准则的规定,请中评会处理。

但是,陈昭姿等人也不得不承认,张凯钧是以个人身份出席“海峡论坛”,而且在行前确实有向党中央报备。这就显示,张凯钧并没有触犯党规。然而,陈昭姿等人却是“跌落地也要抓把沙”,声称既然民众党未有收到邀请函也没有正式派员出席,而张凯钧也未获得民众党授权,甚至抹黑大陆媒体报道称“民众党率团”等语就是错的。陈昭姿还指着说,且张凯钧是台商事务委员会主委,应该要谈的是台商困境等而非聚焦两岸关系论述。

更令人感到荒诞的是,陈昭姿、周瑜修等人还竟然“鹦鹉学舌”,跟随民进党紧紧抓住张凯钧在“海峡论坛”主题强调的“两岸一家亲”,大做文章。一时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不过,张凯钧却是泰然处之,表示他将会向中评会进行一个报告,自己完全不觉得委屈。他更指出,他在“海峡论坛”中有关“两岸一家亲”等的两岸论述,并未超出民众党的两岸论述。

其实,“两岸一家亲”的两岸论述,就是由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揭橥的,而且作为柯文哲出席“双城论坛”的“入门券”。为何柯文哲为出席“双城论坛”可以说“两岸一家亲”,而张凯钧就不能在“海峡论坛”重申其党主席的“两岸一家亲”?民众党内的“疑似民进党卧底”,为了抗拒两岸交流,竟然猛刮了党主席的巴掌。

实际上,二零一四年“九合一”选举后,当时当选一年多的台北市长柯文哲有意参加上海与台北的“双城论坛”,但因不承认“九二共识”,而未能获得“入门券”。柯文哲重新提出两岸论述,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提出了以“两岸一家亲”为核心内容的“一五新观点”主张,并说秉持“两岸一家亲”精神及“四个互相”(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原则,达到促进交流、增加善意目标,并与上海市长达成“民间先行,政府支持”共识。

这样,柯文哲才取得“双城论坛”并轮流在台北市举办的“入门券”,并作为其两岸论述的标杆内容。后来在筹备参与“二零二四”大选的过程中,也是以“两岸一家亲”作为其两岸政策的主轴。但在民众党内部的“民进党代理人”,却居然咀咒“两岸一家亲”,这让党主席柯文哲的脸面,往哪儿搁?

来源:《新华澳报》,本文由“郭茂辰海峡传真”公众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