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参加“遇见美好——中铁建设新建汕头站国企开放日”活动时获悉,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粤东地区交通接驳功能最齐全的高铁枢纽“新建汕头站”再迎新节点——项目一期工程外立面装修已基本完工,“海潮奔涌”整体造型首次亮相,客站建设正全面转入内部装饰装修收尾阶段。

据悉,位于汕头市龙湖区的新建汕头站,由广铁集团深圳工程建设部负责建设,工程共分两期,除了正在迅速拔地而起的新建东站房外,既有西站房也将进行改扩建,并与新建东站房连成一片。建成后,这里将是广梅汕铁路、漳汕高铁、梅汕高铁、汕汕高铁、粤东城际铁路等多条线路的交会点,市民游客可在此搭乘列车通达汕潮揭等粤东城市,直达广州、深圳、厦门、香港等地。

现场走访:增强抗风性和防水性,站房将“风雨无惧”

记者当天在项目施工现场走访时看到,随着金属屋面、采光天窗和金属幕墙的逐步亮相,新建汕头站一期工程正在重点推进室内装饰装修和机电设备安装联调联试工作。项目内部的钢结构纵横交错,多根“榕树”造型的支撑柱高高擎起整个屋盖,屋面中间设置有具备采光功能的10个“钻石”天窗,工人们在现场操作着各种设备,按照相关节点安排有序施工。

“该工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工程免装饰结构面占比达50%,为国内站房之最。”据中铁建设新建汕头站项目负责人马银枪介绍,新建汕头站采取重结构、轻装饰、简装修的“建筑结构一体化”理念。一期站房屋盖重超8000吨,支撑柱之间最大跨度达96米,为保证结构稳固,项目团队通过数十次受力模拟,把支撑柱深化为“榕树”造型,立柱通过延展的“树枝”形成反顶之力,擎举起整个屋盖。

而为进一步强化结构受力安全,项目团队还研发了全国首例建构一体化树状造型钢结构柱施工技术,立柱的钢结构表面仅用外贴钢板作简装处理。候车大厅内,16根树状柱“枝叶相连”,外贴约4000片双曲不锈钢板,这些钢板不仅具有装饰功能,与立柱结合呈现“榕树”造型的蓬勃姿态,其本身也是车站整体结构受力的一部分。

在选择材料方面,中铁建设项目团队选取了铝板、汽车制造特种钢等5种实体样板,进行了多次实验比对才最终选定3毫米厚航空级异形双曲不锈钢。据介绍,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耐蚀性、延展性,材料强度也能满足结构受力要求。

此外,由于汕头地处东南沿海,气候多雨,台风多发。为增强建筑抗风性和防水性,新建汕头站外立面铝板幕墙引入开缝式单元设计,每块幕墙之间留缝最宽4厘米,最窄1.8厘米。“铝板背后铺设有防水背板,相当于给幕墙穿了一层‘防水服’,达到6级防水标准,可以抵御每分钟100升流速的强烈水流冲击。”中铁建设新建汕头站项目幕墙技术负责人王禧年说,“开缝式铝板背后的空气层也能够顺畅流通,有助于幕墙内外压力保持平衡,减少了狂风对幕墙的直接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新建汕头站一期工程的幕墙面积超过了11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玻璃幕墙、石材幕墙和铝板幕墙3种类型,其中高架候车层玻璃幕墙面积达11860平方米,由1465块单重超700公斤的玻璃模块构成。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为站房内部提供充足的光线,减少灯具照明的需求,有助于节能低碳减排。

项目设计:提前预留两条地铁线,未来可2分钟内换乘

汕头市交通运输局铁路科副科长王瀚介绍,新建汕头站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沿海高铁的重要节点,也是粤东地区的铁路枢纽,线路规模将扩大至11台24线。项目开通后,到达和发送的旅客客流将大幅增加。汕头正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打造“高铁、普铁、城际”一体换乘的便捷枢纽,助力“百千万工程”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为此,汕头市配建了和铁路客流相匹配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以汕头站为核心,南北集散系统,新建东广场和2条东西向穿越站房正下方的地铁预留工程共同构成了汕头高铁片区的综合交通枢纽。”据同济大学设计院汕头站设计相关负责人刘天鸾介绍,整个枢纽最大的特点是高效畅通、站城融合,将致力于塑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无风雨,零换乘”的高效率便捷枢纽,体现在交通组织、换乘流线、站区空间和城市活力等多个层面。

据刘天鸾介绍,按照规划,汕头站站房西侧既有的公交和长途将整合到新建东广场,西侧只保留出租和私家车,新建东广场集公交,长途,城乡客运,机场大巴,私家车,网约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新建东广场以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进行分层布置,地下一层为长途和大巴,机场巴士,地下二层为出租车和网约车,地下三层为私家车。未来在无风雨环境下,到达旅客经换乘大厅可以实现2分钟内换乘各种交通工具。此外,待2条地铁预留工程启用后,到达旅客无须出站,可在出站厅通过安检互信通道,直接进入地铁站厅。

除了新建东站房,项目还将改造现有老站房,新建的汕头站综合枢纽将成为一个“新旧共生的高铁枢纽”。据悉,项目二期工程既有西站房改扩建施工计划于2027年具备开通运营条件,该工程将拆除与地铁预留线路冲突的既有客运楼中部,对两侧辅楼进行加固改造,满足新的规范要求,并通过一体化覆盖的屋面整合新旧站房。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项目一期工程外立面装修已基本完工,“海潮奔涌”整体造型设计也让许多人眼前一亮。据悉,新建汕头站外立面以“海丝腾飞,潮立汕头”为设计立意,以海洋韵味的动感曲线模拟潮水的起伏。

其中,站房檐口的铝板幕墙呈“海浪”造型,外立面幕墙四周设置22根最高约23米的弧形立柱,其中14根采用带有四道凹槽的装饰铝板包裹柱身,配以柱头两端的海浪状檐口吊顶,共同勾勒呈现“海潮奔涌”的整体立面效果,充分彰显了汕头开放流动、开拓拼搏的海洋文化。

而在站房室内装修方面,同样“潮”味浓浓的。据中铁建设新建汕头站项目装修技术负责人蒋兆威介绍,站房室内装饰装修以“潮涌海丝,船行寰宇”为设计理念,候车大厅吊顶以双曲藻井造型铝单板和穿孔铝板组合,借助屋面天窗采光,在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的光影效果。进站盒子则是采用潮汕先辈下南洋所乘坐的“红头船”造型,传递“出则搏海逐浪,入则河清海晏”的海洋文化精神。

文、图 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