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

自南海之滨启程,向祖国辽阔边疆迈进,秉承逸仙人深厚的医学人文情怀与崇高医德。

逸仙人在援疆援藏的医疗征途中,书写了一幕幕光彩夺目的篇章。他们不仅输送了前沿的医疗知识和技术,更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与奉献,为新疆与西藏的民众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健康防线,以身体力行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在“七一”党的生日之际,我院将隆重举行援疆援藏先进事迹报告会,邀请顺利完成援疆援藏任务的专家医者,细述帮扶前线的温情瞬间与难忘经历。

从本期开始,我院官方微信《声动“七一”》特别栏目为大家节选了援疆援藏专家事迹报告的动人瞬间,带领各位先睹为快,穿越千山万水,置身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场,深切体会逸仙人面对艰难险阻无所畏惧、胸怀博爱的高尚情操。这不仅是对过往的回望,更为我院坚持党建引领医疗帮扶工作,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注入不竭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主人公:消化内科 闵筱辉 副教授

2023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闵筱辉副主任医师作为我院第二批援洛医疗队队长,带领一行5位援藏专家,赴西藏洛隆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援藏工作。

点击上图,回顾专家援藏事迹

援藏心“声”(节选)

在这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环境里,作为一名援藏医生,我能为藏族同胞做些什么?我暗暗下定决心,竭尽全力,洛隆需要什么,我就帮扶什么

与队员们反复讨论,结合当地医疗急需,我们重点开展师带徒工作,内镜室的贡觉次巴也正式成为了我的徒弟。

为了能快速提升徒弟的操作技术,我制定了为期3个月的“强化培训计划”。从内镜最基本的清洗消毒、调试保养,到如何进行胃肠镜操作,我手把手地教,他反复地练。随后我们在县级干部和各乡镇开展了约50例的免费义诊活动,进一步推广胃肠镜。上手的机会多了,贡觉次巴越来越熟练,如今已经可以独立做胃镜了。

但是,只有一个贡觉次巴还远远不够。2023年古小红书记带队去洛隆看望我们,并指导我们可以依靠医院大后方的优质教学和医疗资源,选派优秀的医生去广州进修学习,实现援藏事业的“双向奔赴”。2023年10月,洛隆县首批6名藏族医生终于顺利来到广州,学习消化内镜、急诊科、骨科、口腔科和康复科专业。

如今,我带过去的这项新技术已在藏区落地开花,得到了昌都市卫健委的高度肯定,计划在全市进行推广。听说我第二天走,义诊过的学校赶着山路送来了锦旗;帮扶过的牧民带着全家送来了亲手织的毛裤;洛隆县卫健委的孙局长拉着我的手说:“感谢共产党,感谢孙逸仙,给我们送来了一批好‘门巴’(藏语:医生)!”

“好门巴”,是对我们援藏医生最好的褒奖,而我,也实现了洛隆需要什么,我就帮扶什么的诺言。

援藏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闵筱辉副教授和贡觉次巴医生正在为高龄患者作麻醉胃镜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高海拔地区最高年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后,消化内镜与麻醉团队全体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责编:黄睿、林栩琪

初审:刘文琴、曾悦

审核:欧阳霞

审核发布:古小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