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倪兆中 上海报道

在上海电视节的一场活动上,《中国经营报》记者看到,一名观众跟导演阎建钢交流,称赞其“是自己见过最没架子的大导演”。阎建钢脱口而出,“我凭什么有架子”。

阎建钢在三十多年前就获得电视剧飞天奖,去年,他导演的《人生之路》屡破收视新高。作为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主席,阎建钢在大师班上指出了当前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认为,无论是历史剧、年代剧还是现实剧,归根结底都是“写人的剧”,讲述的是人生的故事。一部剧能否成为爆款,关键在于它是否能触动观众的心灵,让观众认同剧中的故事。作为创作者,要用自己的真诚和专业去赢得观众的心。

多年来,在不同场合谈及创作时,阎建钢都提到“真诚”一词。在他看来,真诚是创作的第一步,创作者必须要让观众感受到这种真诚。然而要做到真诚也并不容易,需要创作者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创作虽然是有规律的,但是并非熟悉了规则就能让作品成功。

他认为,某一部戏的成功,并不代表创作者的专业水平。“比如时常有些演员,可能在这部剧中表现出色,但在其他作品中却反应平平。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个人能力只是一部分,一个团队的综合能力才是确保一部剧成功的基础。”

阎建钢说,创作剧集是一项集体的工作,并非个人的工作,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出色就让整部剧成功。“有些戏就靠码演员,想着把某某演员请来就能成功,但事实成了吗?并没有成。”

除了谈及创作的专业问题,阎建钢还直指近年时常讨论的高片酬问题。作为一名导演,他很清楚高片酬带来的不利影响。“100块钱你一人拿走90块钱,剩10块钱给其他20个角色,给你选什么样的对手、选什么样的演员搭戏?”

阎建钢也曾见到过演员要高片酬的情况,在他看来,一个真正有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演员,一定能够意识到一个人拿走太多片酬会有什么后果。

演员之所以要高片酬,原因也各种各样。据他的观察,有些是演员自身的判断,有些则是其团队的定位。除了这种关于自身的定价,有时也跟演员当时的心态有关。“反正这部戏又火不了,还不如要一个高片酬。”

然而,高片酬演员到底值不值这个价,其实从业人员自己都有自己的判断。阎建钢说,现场一个灯光工都能知道演得好不好,因为这些工作人员拍过太多戏,见得足够多。阎建钢举了个例子,有次在现场,灯光工突然冒出一句话,谈某位演员的表演,阎建钢听了大吃一惊,没想到一个灯光工说得这么专业。

而别的工作人员如此专业,如果演员专业能力不足还片酬奇高,对演员本身也未必就全是好事。阎建钢就提到,这些工作人员见得太多,都能判断这个演员值多少钱,能够辨别哪些粉丝是买的。“人家见得多,他下手干活的时候,摆灯就不一样。”

阎建钢说,行业之所以有这么多乱象,就在于现在门槛太低,甚至没有门槛。在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阎建钢也无奈地指出,现在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才导致乱象一直存在,还需要行业自身进一步发展净化。

(编辑:张靖超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