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问大家一个问题,长相漂亮真的重要吗?

有人说,颜值即正义;也有人说,美貌是第一生产力。

的确,人作为视觉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会越来越对那些外表美观、赏心悦目的人和物所倾心,忍不住赞叹、多看两眼。

美丽即善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外观有刻板印象,认为那种外貌出众的人,在其它方面也具有积极的品质,如善良、聪明、诚实等。

外表出众的人,从小得到的关注和夸赞多,自我接纳度强,社会认可和评价也会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之,那些其貌不扬、外表有些“丑陋”,不符合大众审美的人,可能会遭受的批判和质疑声多些。

其实,我们都知道,美丽并非一切,外表并非衡量一个人优劣的标准,我们应该克服这种认知上的不足和偏见,更加客观的看待每个人,欣赏多样的美,发现那些超越外表的善良、智慧和美丽。

十来年前,当年的山东高考状元王端鹏,他因高考成绩749分,差一分满分而轰动全国、家喻户晓。

作为“考神”级别的存在,很多人却因为他的相貌而产生质疑,认为他是“书呆子”,看到他略显沧桑的长相,有人不屑道:高考状元就长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有人预测:就算成绩好,以后也不会有啥大出息。

因为长相而饱受争议和质疑的他,在清华园中的学习受到干扰了吗?后来他去了哪里?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他又过得如何呢?

学霸的成长之路

王端鹏1986年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普通的教师之家,他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

作为教师子弟,他从小就接触到校园、学生、老师,被浓浓的知识氛围所笼罩。受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他自幼就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在这方面很有天赋。

王端鹏家里开设有专门的读书区,都说最好的学区房就是家里的书房。这话一点也不假,年幼的王端鹏喜欢读书、看书,从小也是长在书房里,他博览群书,从刚开始的入门级童话故事到世界名著、自然科学、地理历史,他都爱读,涉猎广泛,经常独自一个人一看就是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会经常请教自己的父母,小脑袋瓜里成天装满了问号,刨根问底、不弄清楚誓不罢休。

他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非常有一套,面对儿子的追问,他们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进行深入思考、相关分析,自己去寻找、揭秘答案。

久而久之,王端鹏也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凡事喜欢问为什么,会探究事物背后的原理和底层逻辑。

他的小脑瓜子也是越用越活,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非常突出。小学、初中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初中更是以全区第五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当地高中的重点实验班。

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够出人头地、有所出息。他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但却不内卷。

他们遵循孩子自我发展的规律,除了让他养成爱读书、爱思考的习惯,业余时间,还带他一起走出家门,去锻炼、去运动,去见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因此,除了会读书、学习好,他的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他喜欢打篮球、喜欢参加辩论赛,在不同的场合和小伙伴“正面交锋”,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

上了高中,虽然学业压力加大很多,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节奏,他会惬意享受放松下来的闲暇时光,也会一头扎进难解的题海中,畅快遨游几个小时,而不知疲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求知变得很快乐,学习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应对起来游刃有余,即便在紧张忙碌的高三冲刺阶段,在别的同学焦头烂额的时候,他还能分身分心,参加了全国数学奥赛,一举拿下第一名的好成绩,不愧是妥妥的学霸

此外,他在物理、化学等竞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学霸这条路上,他走得从容、淡定、轻松而云淡风轻。

考取“状元”,却因长相被质疑

2004年,王端鹏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高考。

大考面前,没有人可以做到淡然处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对于这么重要的考试,很多人都是不自觉的紧张焦虑,有的会做考前心理辅导,也会做很多心理建设工作。

王端鹏内心很平静,凭借多年混战沙场,他已经对于作战的套路了然于胸,他有自信,也有这个实力。

“即便考不上北大清华,上个重点大学肯定是没问题的。”他和父母的想法不谋而合,他的父母也认为“尽人事、听天命,没必要过度焦虑”

宽松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淡定,让心理素质和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王端鹏,轻松的走上了考场,他发挥稳定,觉得考得还不错。

等到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自己、家人和众人都惊呆了,何止是不错,简直是出乎意料。

他的高分总分749分,离满分仅差1分,直接创造出高考“神话”,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他当时的裸分成绩是729分,数学149分,英语142分,语文138分,理综是满分,多出的20分是他奥数获奖的加分成绩。

有此佳绩,他也当之无愧遴选为当年的高考状元,他也被国内顶级学府清华大学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之间,很多人开始探究他的成长背景、经历,希望一窥这位天才青年的真实面貌。

当王端鹏的真实照片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时,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开始出现,有些网友挑不出他的成长过往,开始无端猜测、质疑他的长相。

有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语气带着一股酸气:高考状元就长这样啊?

还有人直言:一看就是读书读傻了,看长相就是“书呆子”,就算考上清华也白搭。

大家说他长得丑,小小年纪“老态横秋”,一看长相就是“没前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外面质疑声,王端鹏压根没放在心上,他内心坚定、情绪稳定,自己的长相是既定的事实,你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但是脚下的路是自己要走的,何必在乎他人的闲言碎语呢?

就是王端鹏的老师看不下去,主动跳出来为其辩解:

王端鹏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绝不是世人口人所谓的“书呆子”,他热爱运动、兴趣广泛,喜欢辩论、与人为善,在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口碑都非常好。

即便外界纷纷扰扰,清华大学的大门已向他打开,同年9月,他收拾好行囊,踏上北上的列车,开始了全新的求学生活。

如今现状令人感慨

王端鹏在美丽的清华园里,结识了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人,也在更广阔的知识海洋里畅快遨游,他还沿袭着以往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一如既往的吸取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上了大学,也没有丝毫懈怠,经常会在凌晨两三点还挑灯奋战,就是为了攻克一道难题。

2008年,王端鹏顺利从清华毕业。毕业后,他接到美国杜克大学的邀请,选择出国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几年后,又顺利考取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主攻化学高分子专业。

不少国外企业想花重金聘请他,并许诺了很多优厚条件:办绿卡、工作职位、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等,然而这一切都没打动他。

学成归来的他,选择回到祖国,进入到北京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工作。

当问及他为何“放弃高薪和璀璨的前途,自愿回国,过穷日子?”时,他淡淡的说了句:吃不惯美国的饭。

回国后的王端鹏带领技术团队,全身心的投入科研,与同事们并肩作战,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距离他毕业又已经过去十几年了,王端鹏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现在的他可谓事业家庭双丰收。

读了王端鹏的故事,我更坚信了这句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真正的强者,无惧外界流言蜚语,更不会被眼前的利益迷惑双眼,大浪淘沙始见金,那些质疑过他外貌、怀疑过他出国本意的人,最终都会发现自己原来错了。

值此高考查分、报志愿之际,希望广大学子能够得偿所愿,考上好的大学,未来学有所成、报效国家。

读了王端鹏的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