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中午,我国2023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共评选出了250个项目。相信有不少同学都听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它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的国家级奖励,代表国内最高的科研水平,对国家的显著贡献。同时,这也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及其对国家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中,西安交通大学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若是根据高校获评总数进行排名,则清华大学以9项获评名列第一,西安交通大学以7项获评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位列全国第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也并不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次在全国三大奖上“收获颇丰”。据悉,自从该校迁校以来,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有241项都获得了国家三大奖

有同学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看起来确实很厉害,可是与我有什么关系呢?西交大科研实力的拔尖自然不是凭空创造的,背后必然有资源加以支撑,最直接的就是该校的科研平台和师资力量。

西交大光是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就有9个,另外还有1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至于省部级就更是不用多说,足足拥有228个。西交大在这一方面的资源可以说超越了绝大部分高校。

而在师资力量上,入选院士、杰青等国家级各类重大人才工程588人次,获评国家级创新团队51个,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1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这两方面资源实力,西安交通大学才得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根据官方数据,自西交大建校以来,有200余名交大校友当选“两院”院士;迁校以来,该校培养或在校工作的院士89名。有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6位新中国“最美奋斗者”、2位“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10位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掌门人,5位“国家卓越工程师”。2015年以来,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1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86人。

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学术科研之路上走得更远,西安交通大学十分重视让本科生广泛地参与科研。通过让学生加入老师的课题组、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实现对学生学术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最近,该校就有不少本科生达到了研究生能要赞叹的成就。比如,西交大未来技术学院的五名本科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高质量的ESCI收录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觉得,对于已经在西交大学习并参与科研的学生来说,科研经历除了为他们带来最直观的,诸如就业、保研上的好处之外,过程中所获得的逻辑思维、学习能力、研究动力也能激励着他们在科研的道路上更进一步。那么,对于也想在科研、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同学来说,榜样就摆在眼前,西安交通大学绝对值得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