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无业游民周某持刀伤害等待校车的日本母子。凶手袭击两人后,试图创入日本人学校的巴士继续行凶,乘务人员是一名中国女性,她制止凶犯暴行,身负重伤。

目前还不知道她的伤情是否好转,我们为英雄祈祷。

她是见义勇为的英雄。在任何国家,针对平民尤其是妇女儿童的无差别攻击,都是反人类罪行,能否鉴别这种罪行,是区分人与非人的标志;是否敢于反抗这种暴行,是区分英雄和凡人的标志。我们可以是凡人,但是我们敬仰英雄

有几件事感觉挺怪,不吐不快。

第一,女英雄的情况,不见报道。

要我说,女英雄体现了中国人秉持的正义、善良和勇敢。她首先保护的是人,不管他们是哪国人;她阻止了恶性事件的扩大,如果不是她,也许凶手会造成更大伤害,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不敢想。

中国是安全的。苏州这件事是偶发事件。在一次突发的偶发事件中,站出来一位弱女子,以血肉之躯反抗持刀歹徒,是加分项。

这位英勇的女乘务员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尤其是伤势如何?没见到有权威媒体报道。

应该让民众知道英雄事迹,这个比任何网上的争论,都要有意义得多。

第二,站在英雄对立面的,是什么人?

事件发生后,绝大多数朋友谴责凶手的暴行,不过我们也看到一些极端言论,反智言论,没人性的言论。

比如有人明目张胆地称赞凶手(这种灭绝人性的原话,恕我不能引用),要给他发锦旗;有人说苏州干得漂亮;有人说请日本母女回自己国家去,中国人不欢迎她们;有的说拆除日本人学校,中国土地上为什么建日本学校;有的说凭什么让日本人在苏州聚居,拆除日本参与的康养项目;勿忘国耻,血债血偿……

这些言论中,一定有起哄架秧子的,一定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一定有说话不过脑子、只是单纯发泄情绪的。

这不奇怪,当大家严肃对待一件事的时候,一定有苍蝇制造嗡嗡的声音。

但这其中一定有坏人。

把凶手说成英雄,那么救人的女乘务员是什么

这种公然制造对立情绪、挑拨矛盾、颠倒黑白、和政府唱反调的言论,有一定市场,这个没必要遮遮掩掩,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这几年,人们反对极端言论,引用最多的例子就是U型锁,有一阵子还挺“敏感”。有人反驳说,说来说去,就一个U型锁的例子,不具备什么意义,现在,吉林一件事,苏州一件事。假如仍然选择性目盲,选择性耳聋,选择性失忆,能不能多想一步,是不是该引起注意?

偶发事件,但思想没法偶发,行为受思想支配

不客气地说,各种反智言论就是生长凶徒的土壤。那个一边挑唆民众情绪,一边穿着日本和服吃日本料理的皓首匹夫,那个连敦刻尔克都不知道在哪里的臭鱼烂虾,还有吹牛皮没边没沿的某为某荣,起到了什么作用,大家都清楚得很。

U型锁受到制裁,吉林苏州的凶手也必将受到制裁,仅仅是法律制裁是不够的,思想的坏种躲在阴暗的角落,伺机发芽。

那些正规的、严肃的、权威的媒体都在搞多媒体、新媒体,很少看到这些媒体针对这些争论发声,这也是奇怪的地方。其实大家都想看到权威的声音。

第三,现今最大的敌人是什么?

昨天我写了一篇文章《日本公民在苏州遇袭,是什么人支配了凶手的行为?》,谴责凶手的暴行,有人留言:

看来你不是日杂,就是日奸,倭奴,人人得而诛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知道“日杂”一词指的是什么。日奸,当然是出卖日本利益的日本人,《亮剑》里的日本军医,大概就得被当时的日本鬼子称为日奸;倭奴,是明朝对日本的称呼,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是矛盾的,不知道他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

近百年前,胡适说中国的“五大仇敌”,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后来被称为五鬼乱中华。

今日贫穷、疾病看来解决了不少,愚昧问题呢?

上面那位的发言来看,有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只记得几个名词,完全不知道那名词代表的涵义,他们不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只是无端地恨。所有的不顺心,所有的烦恼,都是某些人造成的。有了这几个名词作为精神食粮,其他任何粮食,都是吃了就吐,没有胃口。

治理愚昧是很难的,普及比提高更难,鲁迅一辈子致力于扫盲,致力于启蒙,但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今日谁敢说完成了?

《甲方乙方》里李琦扮演的厨子想圆自己的英雄梦,感慨地说,英雄真不是谁都能当的啊。想不到今天谁是英雄,有些人都搞不清楚了。

寻找书法同道:

小楷书法白居易长恨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小楷书法白居易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