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佟怡)“142L2北路线-秦镇线联络开关冷备用转运行,134D4秦镇线#4分段开关运行转冷备用……”6月25日早上5时16分,随着一系列调度指令的执行完毕,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组织实施的鄠邑电网首次跨330千伏供区10千伏合环倒负荷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整个过程前后用时7分钟,代表着鄠邑电网运行管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情况下,当配电网需要倒负荷或者检修时,可通过合、解环操作实现负荷倒供,实现用户侧用电“无感知”。但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10千伏秦镇线、北路线上级电源为110千伏青羊变、高冠峪变,分别隶属于330千伏新盛变、镐河变两个不同供电区,由于伴随跨供区合环出现的电磁环网可能导致的电力系统稳定破坏、保护设备不正确动作等问题,以往跨不同电压等级供电区倒负荷通常采取停电方式进行。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用电满意度,国网西安市鄠邑区供电公司树牢“人民至上”服务理念,积极开展跨供区不停电合环倒负荷工作,多次与西安公司地区调度控制中心联系,通过PSASP7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详细分析不同负荷水平、电压大小、运行方式对合环电流及合环期间合并故障短路电流的影响,形成合环运行潮流计算报告,明确合环边界条件、优化合环操作流程、验证跨供区合环操作的安全性,为不停电合环倒负荷操作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做细做实各项准备工作,提前组织人员对110千伏青羊变、高冠峪变,35千伏牛东变、孙姑变,35千伏牛青线、孙高线,10千伏秦镇线、北路线等输、变电设备开展特巡,核对相序、相位,确定设备的保护装置可正常动作,确保所有设备满足合环条件。并研判合环解环操作风险点和安全隐患,细化技术措施,编写事故预案,应对合环倒负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通过系统监测,早晨5点是全网负荷最低时段,将合环倒负荷操作时间确定在此时,尽可能避免跨电压等级电磁环网引起的潮流大范围转移对电网造成影响。”该公司供服分中心负责人介绍。跨供区合环倒负荷期间,该公司工作人员兵分两路,变电运维班工作人员前往35千伏牛东变、孙姑变将两条线路重合闸退出,线路运维班组工作人员前往134D4秦镇线#4分段开关、秦镇线与北路线联络开关处等待操作,伴随着调度5号令的执行,合环倒负荷进入具体操作阶段。期间,该公司调控运行班值班员密切关注负荷变化,详细抄录合环及解环后的负荷数值变化。

此次跨供区合环倒负荷工作的成功操作,为今后更大范围内开展跨供区合环倒负荷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鄠邑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完善技术措施,加快全面推广应用,努力将跨330千伏供区合环倒电源变成一项常态化工作,持续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供电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