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为「户外探险OUTDOOR」原创内容

经历过露营、徒步、钓鱼等一系列户外“网红”运动的洗礼后,这一届年轻人终于开始对户外装备的最终奥义,轻量化系统下手了。

在爱上轻食、轻奢、轻时尚等一切“轻”生活理念以后,“重“这个字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太过刺耳。而轻量化户外,恰恰和年轻人对于逃离朝九晚五工作,随时出发的完美想象精准对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 二毛大王

据说,一位叫做盖特伍德的老奶奶,成为了轻门信徒的先知级人物。她甚至不带背包,凭借一个麻袋就徒步完约3500公里的阿帕拉契亚山径。在年轻人看来,这正符合他们渴望不断做减法的完美生活模式,甚至省去了买装备和做功课的中间环节。

按理说,轻量化装备的逻辑应该是从传统装备系统逐渐进阶到轻量化体系,这其中甚至还包括Light Weight、Ultra Light不同阶段。同时,基础装备、消耗性装备和穿着装备的考量又是一个宏大的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的是,这一届年轻人出了新手村就到了99级,从几千元的山之道、Zpacks背包,到非粗苯cuben帐篷不用。买轻量化装备只有0次和无数次,无意间,它又成为了新一轮的装备消费深坑。

刚入门时,年轻人们是这样觉得的,“轻量化户外,是越轻越好,用最简单的装备获得最天然的快乐。”

但在经历过好几轮装备教诲洗礼后,他们才发现原来轻量化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也只有试过的人才明白,至简也至难。越“轻”的东西,往往越需要耗费更多心思去经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每一个轻量化爱好者的心中,总留有一个‘蛇皮袋’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 vv

当他们打开背包,露出各种略带褶皱感,又酷似垃圾袋材质的收纳包时,这种不经意透露出的自豪感,跟用iphone手机不带壳,LV包包随意放在地上有着异曲同工的松弛。

Cuben,也叫粗苯材质,成为了户外爱好者在小红书上最为追捧的户外面料之一。徒步时出现频次越来越高的它,也开始让户外新手们不禁对它好奇又好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称为户外奇迹面料的它,凭借极轻重量和强大的抗撕裂能力,从而晋升为轻门信徒坚定信奉的面料圣物。跟它同源的Ultra之类面料类似,它们都出自于高贵的帆船运动,which means每一种都价格不菲。

所以,当有些人还在觉得背上它跟背着塑料袋出门无异,气质也与流浪汉造型无缝对接时,轻量化爱好者已经忍不住想把它糊满全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 海大媛

“看似粗犷不羁的面料,实则是懂行的标签。一旦用上cuben,约等于就成为了户外装备的弄潮儿。”

因此,这股轻量化的风不仅吹到了背包上,广泛的粗苯材质应用,让它真正成为了户外的显眼包。此外,轻门信徒们还无所不用其极,激发出自己比女生还要整洁的收纳癖好。小到牙刷、钥匙和耳机,恨不得要专门为它们每一个都预留粗苯包收纳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 UNIT04

而且它们除了logo外,大都长得一样,所以也减轻了选择上的焦虑,更避免了品牌鄙视链现象出现,因为它们看起来不过就是各种尺寸的“蛇皮袋”。

因为粗苯的价格实在不菲,轻门信徒们又被迫开发出了一项全新技能: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 乌咪

他们开始用匠人的精神开始研究粗苯材料的不同分类,誓要将它们制作成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样子。因为热情太高,某宝上跟它关联的Dyneema胶带已经严重脱销很久。而这种自力更生的现象上一次在户外圈流行,大致还要回溯到GORE-TEX面料刚出现那几年。

在他们眼中,粗苯那随着使用频率不断加深的褶皱,正如同养牛时猫须般的岁月印记。而它独特的面料质感,更成为了轻门信徒们的专属“老花”。

从质疑粗苯,理解粗苯,到成为粗苯,是每一个轻量化爱好者必经的心路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不让自己过度落入轻量化消费陷阱,轻门信徒们还试着从本源上来思考其中的逻辑,让内在的野性基因血脉觉醒。

除了比拼装备的性能外,轻量化的精髓更在于如何取舍自己携带的物品。相比“超轻”,这一类人群更关注于“刚好足够”。而当他们把日常中的极简主义带到自然,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丐化”户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 Big Bro

所谓“丐化”户外,表面上是极致的装备精简,出门都不用多做准备,因为实在没有太多东西可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 卷毛leo

当大家还在为什么样的装备能节省一克重量烦恼,甚至相互质疑对方的帐篷能不能真正归为轻量化时,他们成为了大自然的真正主人。以天为营地为席,丐人露天在睡袋里就能做上美梦,唯一副作用是有可能会被蚊子抬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 甜野吕孩

同时,这一类轻门信徒更加尊重顺势而为的生活哲学,到底是用碳纤维还是铝合金杖杆之类的讨论,根本困惑不了他们,一根木根就能行走天下。蛋槽是他们下手的另一个重点,誓要把它裁成自己睡上去一动都不能动的形状,才是轻门人痛并快乐着的深刻领悟。

在跳出永无止境的基础装备讨论后,轻门信徒又开始对消耗性装备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 野丽莎白

在食材上,要做到尽量携带方便食品,而外卖中最被唾弃的料理包,成为了轻门信徒的救星。也有更加激进的玩家,选择只带一个碗勺在团队里吃尽百家饭,真正演绎了wildeat的终极形态。

餐食是轻量化系统的一个重要课程,轻门信徒选择通过数据来理性分析这些问题。从拒绝水分足的食材,到如何最大化热量密度,他们的胃也开始彻底西式,徒步完也最终吃到上火。

从某种意义上,轻量化徒步跟bushcraft野外生存有着共通的户外哲学。它们都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来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 阿辉走不动

确定自己的轻量化水平和户外生存能力是否满足轻量化路程中的挑战,脑海中的各种轻量化想法,能否应付复杂多变的户外情况,这不仅事关徒步露营体验感,更是上升至安全层面的大事。

而当一个人的户外出行逐渐“丐化”后,没准他已经离断舍离的境界已经不远。你需要惊讶的可能不是他流浪汉的户外生活方式,而是其对于大自然更加手到擒来的人生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轻量化装备热潮给予大家最直接的视觉冲击,一定是小红书上五花八门的装备list笔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 是玲奈呀

最严谨的轻门信徒,会详细记录下自己每一件装备计划。他们对于轻量化的执着精神,化作一张张表格,透出一种高考填报志愿般的深思熟虑。

以前只是潦草把装备铺在背景布上,简单阐述下自己的轻量化系统。现在则卷到要细致把它们做成表格,将平时被工作逼迫出的熟练excel技能继续在户外延续。这种比公司报表内容还详细十倍的创作激情,体现出他们对于轻量化系统不容有错的执着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 / 鄔七

在他们的表格中,克重无疑是最关键的一列Y轴。

作为衡量轻量化的重要指标,在一次徒步露营旅途中,基础重量约9公斤以内可以被算作轻量,4.5公斤内更是极致的UL轻量化。只有在反复确认总重量被控制在这个区间以内时,轻门信徒们才会有一种被真正纳入圈子的如释重负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他们也会根据评论区里的同好反馈,积极更新自己的表格内容,态度诚恳的像是boss直聘里不断修改简历的求职党。越是轻量,装备的排列组合显得尤为重要,这有点像在游戏中打技能点,如何合理分配每一克重量,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轻门信徒的战术策略。

当然,轻门信徒们也总会在笔记中碰到质疑产品重量的较真用户,这一类人对于装备的官方数据永远抱有怀疑态度,这也倒逼着他们不得不亲自上阵测试,让自己的表格变得更有公信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 / Dream Wild

为了更加科学,你不仅要花时间在户外使用这些装备,而不是在电子表格中苦苦思索10种不同的装备。还要将每件装备过秤统计完重量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继续完成不断增减的组合。

这种轻量化装备界流行的表格现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秤徒步,丈量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新手们渴望通过可视化的excel表格抄作业,购买粗苯标杆自己的轻量化身份,或是提升自身野外技能来为装备减重时,轻量化开始逐渐成为了一个值得他们永恒探索又乐趣无穷的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 / Ted

它事关外在,你在经历多长时间的徒步?天气、环境、补给情况如何?事关装备,你选择的装备利用率有多高?它是否具有多样化功能?又是否轻量耐用?更事关自己,你的体重有多少?哪种体验是你最需要或看重的?它也是装备研究中无处不在的重要一环,既可以与bushcraft技艺结合,也能成为重装徒步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有人说,轻量化不仅是一门取舍的艺术,它更是一条了解自己的道路。而轻量化的道路漫长,终归是要靠自己慢慢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对轻量化户外,有什么心得?

留言区抒发一下吧~

作者/谷子

编辑/朱鹏

设计/Mann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