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都人感到幸福的

不只美食美酒

越来越多开在

家门口的国际顶级展览

填充起成都人的闲暇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城市西北部,府河摄影公园核心位置,有座古堡般的欧式庭院,这里是成都当代影像馆。几年来,这里举办了多场展览,不仅成为年轻人打卡的地标,更是全球艺术家对话交流的平台,被誉为“摄影人的天堂”。

“五年前开馆时,创始人钟维兴先生设定了三个目标:创造、传播、教育。如今这些目标已经实现,对城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77岁的成都当代影像馆馆长让-吕克·蒙特罗索说。

2018年的春天,这位欧洲摄影博物馆的创始人和前馆长离开法国,在成都开始了人生的一段新旅程——带领一支年轻而充满激情的团队,将高质量展览引入成都当代影像馆,并向世界展示、推广四川本土摄影师的作品,帮助新一代摄影师铺平道路。

S

N

他从巴黎到成都

“这是探索中国艺术的绝佳机会”

来成都之前,让-吕克·蒙特罗索的名字总是跟巴黎艺术圈联系在一起。

1974年,27岁的蒙特罗索加入了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筹备团队。这座艺术馆主要展出现代的、先锋的作品,与卢浮宫和凡尔赛宫并称为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

一个富有雄心的计划也在酝酿:为了向市民推广艺术和文化,加强城市摄影氛围,1980年,蒙特罗索推动巴黎“摄影月”诞生,并发展为“巴黎摄影月”双年展。此后,“摄影月”双年展这一艺术活动形式迅速席卷全球,拓展到30多个国家或城市。

1996年,蒙特罗索创立欧洲摄影博物馆(MEP),并担任馆长30年。这座博物馆展出过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美国视觉摄影艺术家安迪·沃霍尔 、巴西纪实摄影大师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的作品,也推荐了无数摄影界新秀。 2012年,蒙特罗索被授予“共和国荣誉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吕克·蒙特罗索在展览现场与观众交流

这期间,蒙特罗索认识了中国摄影界的一位重要人物:钟维兴。钟维兴发起了“当代摄影大师”计划,系统性地用镜头记录世界众多当代摄影巨匠的面孔。2017年,他在欧洲摄影博物馆举行了名为“面对面”的摄影展,蒙特罗索评价他的作品是“摄影师的先贤祠”。

十几年前,钟维兴越来越意识到,尽管中国是摄影大国,却一直缺乏大型的专业摄影美术馆。他决定创立成都当代影像馆,打造一座一流的专业场馆,充分吸收国际经验。因此,当蒙特罗索卸任欧洲摄影博物馆馆长后,钟维兴立刻聘请其担任成都当代影像馆馆长。

蒙特罗索欣然接受。他在上任初期的采访中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一份工作到了一定的年限,就会想要脱离,想要跳出原来的环境,去传递新的经验和知识。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探索中国艺术舞台、尤其是摄影舞台的绝佳机会。法国一直很关注中国文化,尤其是当代创作。”蒙特罗索说,他看到了中国目前正经历巨大的发展,新的博物馆和新兴的艺术节纷纷建立,这让他对中国产生了兴趣。

在策展、打造图书馆等方面,蒙特罗索用丰富的经验帮助成都当代影像馆更好地运营。“我相信成都当代影像馆能从欧洲摄影博物馆获得最好的东西,在短时间内成为国际参考。”

在蒙特罗索的主持下,成都当代影像馆图书馆共收藏影像类图书两万余册,其中大部分为国际知名摄影大师亲笔签名善本珍品,藏书规模和质量在国内首屈一指。这些馆藏为研究者、专家和热爱摄影的人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伟大作品的机会。

将本土摄影师推广出去,也是蒙特罗索在做的事。从2019年起,成都当代影像馆设立金熊猫摄影艺术奖,“杰出摄影艺术家”奖项得主的作品在馆内公开展出。“希望我们的影像馆能成功推广四川摄影,并为新一代摄影师铺平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当代影像馆

S

N

主要负责外国部分策展

“尽量引入从未进入中国的展览”

目前,蒙特罗索过着一种成都与巴黎的双城生活。通常,在有重要的活动和展览时,他会来到成都。

他的主要工作,一是同艺术家、成都当代影像馆的艺术总监王庆松一起进行影像馆的策展工作,蒙特罗索主要负责策划外国艺术家的展览。二是联系沟通国际上的摄影师,由副馆长接手具体执行工作。

正在展出的《贝蒂娜·兰姆斯 & 塞尔日·布拉姆利:上海女性的肖像》由他策展,展出千禧年初,两位摄影师在上海花费6个月时间拍摄的一组女性肖像。她们来自各行各业,有艺术家、工人、商人、家庭主妇等,就像在拼凑一幅拼图,既突出女性的美丽和优雅,又强调了她们的内在力量,流露出大城市变革期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蒂娜作品:在一辆加长轿车里的明星周迅,2002年,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蒂娜作品:新时代娱乐中心,2002年,上海

对于选择展览的标准,蒙特罗索说,第一是质量,第二是尽量展示从未在中国展出的艺术家作品,第三是广泛地呈现国际化特征。

成都当代影像馆是成都国际摄影周的举办地之一。这是成都规模最大的影像盛典,展示高水平的名家名作,极大地拉近了艺术和受众们的距离。并且,让市民们在心中形成一种期待:每年固定的时日里,可以在城市街头与艺术相遇。

去年的成都国际摄影周上,蒙特罗索担任“全域冒险—阿兰·弗莱舍作品展”的策展人,展览以摄影、录像、装置等媒介呈现了影像艺术家阿兰·弗莱舍四十年创作生涯的作品,是他在中国的第一次大型个展。

蒙特罗索认为,摄影周对于四川艺术家、国内艺术家和国际艺术家都是非常好的交流契机,相遇使得他们之间的碰撞对话成为可能,激发创作方面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纸上的决定性瞬间:作为艺术的摄影书》现场

在人人都能拿起手机记录点什么的今天,蒙特罗索越来越相信摄影的价值。“要拍摄照片,尤其是一张好照片,你需要了解艺术史和媒介的历史。”

单纯的拍摄不足以表现情感和思想,只有当它致力于展现一个人全部的精神本质,才有对社会的观察和反思。

“当一位年轻摄影师向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寻求建议时,后者回答说:‘去卢浮宫吧,因为只有参观博物馆才能最好地学习如何拍照。’”这是蒙特罗索一直在做的事情,将大师作品带到公众身边,去学习、去思考、去感受,让中国摄影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张芷旖 图据成都当代影像馆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