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越山海,技能创未来。

6月26日晚,在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重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圆满落幕,本次大赛吸引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590名国际技能精英跨山越海,齐聚于此,用技能之匙开启国际交流合作的“新丝路”。

薄如蝉翼的黄金薄片被打磨成一件件精美饰品,粉妆玉琢之下装扮出中国风“古装美人”的精致妆容……这场盛宴,不仅是技能较量的擂台,更架起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八般武艺”比拼,“新”是本次大赛最突出的亮点。

每场炫酷的技能大秀,都凝聚着无数匠人的心血与汗水。

在汽车技术(新能源)比赛项目现场,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整齐排列,各国选手拿出看家本领对动力电池安装与调试、驱动系统装调与测试、电控系统综合故障诊断等排障。

“这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技能比赛项目,首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大赛汽车技术(新能源)项目的技术专家组成员陈果真表示。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中国制造的汽车!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全新的体验。”当埃塞俄比亚选手首次接触并亲身体验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时,他眼中的惊喜如同星光闪烁。这不仅仅是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赞叹,更是对这场跨越国界的技能盛宴的热烈回应。

不只汽车技术(新能源),作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相关领域合作的“晴雨表”,本次大赛的赛项设计,数字建造、无人机装调检修、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物联网安装调试的新增项目均紧密贴合了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能亦是智慧的结晶,“智”是本届大赛最完美的诠释。

譬如,在传统美发项目中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本届赛事中的“智能镜台”让参赛选手眼前一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面不仅能照出人影,还能充当屏幕,展示出赛项要求的发型。模特坐在镜子前,就能与镜面上呈现出的参赛要求进行直接对比。”美发赛项竞赛经理吉正龙介绍。他点击镜面,镜面就变成了与主控制台连通的智能屏,能及时将选手的需求反馈给工作人员。沙棘汁、文旦柚,各式意想不到的食材,被各国咖啡师融入咖啡,打破咖啡配料的“天花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秀绝活的“新丝路”选手中,4位重庆选手的精湛表现颇为抢眼。他们的亮相,是重庆高素质技能人才又一次站上世界舞台的真实写照。

作为全国最先参与世界技能大赛的省市之一,重庆从2012年开始,已连续备战参加5届世界技能大赛,获批建立中国集训基地27个,总量位居全国第二,斩获4金3银1优胜佳绩。

当下,重庆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现代化新重庆建设需要各类技能人才“挑大梁”“唱主角”,也为技能人才大显身手、干事创业提供广阔舞台。

建立全国首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重庆(研修)中心、“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先后与30余个国家(地区)开展技能交流合作项目1000余个;530余万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占比位居西部第一……

更大规模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在重庆“扎根”,更高能级的技能人才集聚平台在重庆崛起,更宽领域技能人才开放合作从重庆走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技为介,以赛为媒。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犹如川流不息的“大动脉”,促进了多国的交流合作。“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上,一条由技能比拼铺就的“新丝路”也悄然而生,越走越宽。

激烈的比赛角逐之外,友谊与交流的芬芳如春风般拂遍赛场每个角落。

“此次盛会不仅是我与国际同行切磋技艺的宝贵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中国人的卓越与友善让我深感温暖,我坚信未来我们定能携手前行,为青年一代铺设更广阔的学习与合作之路。”阿富汗选手穆罕默德·弗里东·巴赫蒂亚的感慨,道出了无数参赛者的心声。

世界技能组织执行局成员施泰芬·普拉绍尔认为,技能大赛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技能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在渝启动,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哈萨克斯坦DOSTI创新中心、澳大利亚时代教育集团等多方签署了30份合作协议,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路生花一路歌。这场国际技能的盛宴,跨越山河大海,用技能之光点亮共建“一带一路”的繁荣之路。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谭旭 大赛组委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