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近年来,该保护区坚持保护优先原则,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高。

近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采访活动在山东展开。活动期间,记者从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处获悉,监测显示,该保护区鸟类种类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3种,增长幅度超过一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由5种增加到2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由27种增加到65种。此外,38种水鸟的种群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在保护区内稳定繁殖,今年繁殖巢数达到202巢,创历史新高。黑嘴鸥繁殖数稳定在1万余只,丹顶鹤2022-2023年度越冬数量达到389只。

赵亚杰表示,生态监测中心对东方白鹳、黑嘴鸥和丹顶鹤三种珍稀物种进行了环志和卫星遥测工作,从而更好地了解它们的迁徙、繁殖、越冬动态。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2年10月,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总面积1530平方公里。该保护区致力于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于2013年被列入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记者 李梦涵)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