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我以前写过这对年龄相差近20岁,结婚后没有生养共同子女,老丈夫一直用米“维持”着与前妻和儿子关系作为“退路”的老夫少妻。

当然,没有生育共同的孩子,是老奸巨猾的老丈夫,主动引导小妻子不要生养的结果。

当年小妻子处在年轻矇昧、不知老来难的年龄时,自己也是不太想要孩子的。

因而,当包藏着私心的老丈夫,开始向她缓慢根植“不要孩子轻松,要孩子操劳”的观念时,简单懵懂,加之体质一般,脑力也一般的小妻子,也就欣然答应了。

画外音:

我觉得,导致小妻子也不太想要孩子的初始原因,是小妻子在原生家庭里,没有得到多少来自父母的关注重视,反而品尝了极多来自多子女家庭的兄弟姊妹倾轧——感觉自己在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充满苦涩。

因而,小妻子并不能清晰判定生养孩子,和做为父母的孩子,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提到上面这个问题呢?

如果小妻子有自己的孩子,当她与老丈夫过不下去,关系分崩离析之后,基本就不需要当窗对月流泪了——到了一定年纪,孩子才是定海神针、定心丸和生活信心。

关于上面这一点,只有到了这个年纪,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的人才懂

当然,上面的问题,不是今天故事的焦点。

今天故事的焦点是:

老丈夫把小妻子跟前妻对比、掂量、考核了近二十年后,还是决定回到一直用米“维持”关系的前妻和儿子生活中。

决定撤退的原因,上次有写,这里简述一下给新读者了解背景用。

小妻子脱离社会后,基本被切断了解社会的通道,生存事宜都被老丈夫包办了,各方面认知与观念,基本停留在被老丈夫“纳”了之时的程度,相当简单;

老丈夫不培养要求小妻子各方面的能力,也不督促小妻子自我成长,但他对小妻子还是有要求的,比如理家等方面的能力,以使得“家像个家的样子”。

但小妻子体质和脑力都跟不上——说白了,就是比较懒。

比小妻子先行老去的老丈夫,根据自己身心的需要,觉得晚年跟小妻子一起生活,晚景可能有点凄凉——小妻子不但不会照顾他,他还需要照顾小妻子。

于是,老丈夫就动了点心眼——捧杀、冷暴力、故意表现拉垮的一面等,来刺激临近更年期的小妻子暴怒失控大闹,中了老丈夫挖的坑,“被”离婚了。

然后,老丈夫如愿以偿,回到多年来,一直不间断用“米”供养的前妻和儿子身边。

留下小妻子孤零零一人,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当窗落泪,对月叹息——小妻子也老了啊,也快50岁了,心力体力都开始走下坡路了。

以前两个人一起过日子的时候,一个家的事情两个人商量,相互补充,还看不出来一个人承担生活方方面面的不易。

当然,也是小妻子到了体力不足以支撑生活,进入多病期,时不时需要人照顾的年纪了。

写到这里,可能老粉已经想起来那对老夫少妻的故事了。

也就是说,当年跟老丈夫分开的小妻子,生病做手术没人签字,没人照顾的困难,由工作站和几位义工爱心人士,提供帮助解决,度过困难时期,故事就结束了。

今天我要写的是,跟小妻子分开,回到前妻和儿子生活中的老丈夫,如鱼得水的晚年生活。

当然,这是因为老丈夫有点脑子。

注,此时,老夫少妻婚姻已经解体,那么,这里要给老丈夫换个称呼了。

嗯,为了通俗好记,就叫男主吧。

男主真是个懂得为自己留后路、为自己铺路,和为自己的需求动脑筋的男人啊。

起初,当本能需求占上风的时候,挖坑把原配妻子撇了,给自己“纳”个八成脑容量的小妻子。

把小妻子哄的团团转,既满足了需求,还带在身边倍儿有面子。

后来,当男主老了,需求少了,小妻子也进入更年叛逆期,不再愿意被随意驱驰的时候,男主马上启动第二条生命通道,回到了前妻儿子生活中。

那么,看客说了:“他想回就能让他回啊”。

还真是的,男主有点米,也有点脑子,还很会哄人,最关键的一点是:

与前妻生的儿子,混得不咋样,需要他老爹的接济!

男主回到原来的家后,拿出来当年哄小妻子关停掉脑子的功夫,放低身段,帮腿脚已经不好的老妻做家务买菜,帮儿子照顾儿子——接送孙子上下学,拿出钱来补贴儿子和老妻的生活。

很快,又把当家的大权握在手里了。

要说男主这个人呢,还真是有点运气和头脑的人。

我公公家这个小区吧,是有名的学区房,两年前,房价每平米18万,还一房难求。

彼时,男主的孙子刚刚升高中,但没考上他们所在片区的重点高中,而是上了男主小舅子家所在片区的普通高中。

男主当时就替儿子和老妻拍板,痛快把他们家一百八十多平的四房卖掉,在他小舅子那边的小区,买了个四房。

就这么一倒手,不但把十几年房龄的房子,换成七八年房龄的房子,手里还多了一千万活钱儿。

去年底今年初以来,他们卖掉的房子,咵嚓一下,房价降了三分之一。

他们新买的房子,并非好的学区房,因而并没有跌多少,反而环境各方面,都比以前的房子升级了一些。

男主归来后,马上立了一大功!

为啥说男主立了一大功呢?为啥不提他儿子在这里有没有起作用呢?

卖房换房的事,不但需要眼光和魄力,还需要吃得了苦——找旧房买主和新房卖主、搬到过渡出租房、装修新房、再搬家,还要能扛住换房期间租房居住环境下降的苦恼,和装修环节的各种辛劳。

这些事,基本都是男主一个人操持的。

前面说了,男主的儿子,已经被养废了——没这个魄力,也没这个担当,更没这个时间。

这下,男主不但在原来的家里地位迅速企稳,而且迅速掌握了经济大权——七十岁的老妻,瘦小身弱,腿脚疼痛,行动困难,以妇道人家的眼光来判断,认为吃回头草浪子回头的男人,不会再轻易干蠢事儿了。

男主嘴甜会哄,加之经历了跟小妻子二十年波波折折的生活后,更加了解女人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跟比自己年轻许多的人一起生活的人,哪怕这个年轻的再不堪,年老的那个,也能吸取年轻那一方的精气神儿——年老那一方的精力和认知,会在较久的一段时期内,维持一种偏年轻的状态。

前几天,男主来我公公家聊点事。

要说男主这个人吧,有脑子,但也缺一点脑子。

有脑子的地方,上面说了。

缺脑子的地方,是容易得意忘形——男主把自己撇了小妻子,回归老妻子和儿子生活中这几年的光荣历史,乐滋滋喜洋洋意满满地跟我公公讲了一遍。

我和阿姨在厨房里,听得一清二楚。

唉,可怜老夫少妻姻缘走向末路分道扬镳之后,无儿无女无依无靠的小妻子,还在当窗对月流泪的时候,老丈夫,已经换上旧备胎,日子一路高歌猛进,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质量又上一层楼了。^_^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