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了乌克兰上下——芬兰、瑞典、挪威三国领导人达成一致,将共同建设一条特殊的军事运输走廊,方便北约部队快速直达俄罗斯边境。

乍一听是不是有点不明觉厉?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俄罗斯报等),并掺杂部分个人观点,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大家都知道,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安全形势可谓风云变幻。

去年4月,芬兰这个曾经奉行中立政策数十年的北欧国家,突然宣布要加入北约

他们的理由是,面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芬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

于是,这个拥有530万人口的国家,毅然决然地选择投入北约的怀抱,加入了这个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军事联盟。

芬兰的"突然转向",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芬兰与俄罗斯可是有着1340公里的漫长边境线,两国关系在历史上一直比较微妙。

冷战时期,芬兰实行"友俄不结盟"政策,成功地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保持中立。

苏联解体后,芬兰虽然加入了欧盟,但在军事上仍然保持不结盟状态。

如今,他们毅然选择"倒向"北约,可见俄乌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有多么深远。

芬兰的"转会"还带动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北欧另一个传统中立国瑞典,在观望了一段时间后,也在今年3月正式递交了加入北约的申请。

于是,北约的"北欧天团"就此诞生,瑞典和芬兰的加入,让这个军事联盟的疆域一下子向俄罗斯边境延伸了数千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俄罗斯在北约的"包围圈"上,又多了两个强大的"敌对"邻居。

对俄罗斯来说,北约的这次"东扩",可谓是一次沉重打击。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瑞典和芬兰枕戈待旦,无异于打破了北欧地区长期以来的战略平衡,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一带的军事优势荡然无存。

同时,两国加入北约后,必然会大幅提升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加强与北约其他成员国的军事合作,这对俄罗斯的安全环境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更令俄罗斯头疼的是,北约正在北欧地区快速推进一体化军事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报道,芬兰、瑞典、挪威三国已经达成共识,将共同建立一条特殊的军事运输走廊,把挪威的港口和北约的物流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直通俄罗斯边境的"高速通道"。

这条"军事走廊"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它意味着,北约不仅可以利用挪威的海港和机场,而且还将获得一条连贯的陆路,可以迅速向俄罗斯边境地区投送兵力和装备。

一旦爆发军事冲突,北约就能实施"闪电战",直捣俄罗斯的心脏地带。

同时,这条走廊也为瑞典、芬兰参与北约在东欧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快速通道。

可以预见,俄罗斯西北部地区的战略纵深,很可能被这条"军事走廊"所削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北约已经开始利用这一新的"空间"。

今年春天,北约就在挪威、瑞典、芬兰三国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对这条跨境军事走廊进行"实战化"测试。

据悉,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的部队,从挪威的港口登陆,沿着这条"捷径",一路开进芬兰腹地。

北约高层明确表示,建设这样一条军事走廊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俄罗斯的侵略",显示北约保卫北欧盟友的决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克兰感受到了北约支持的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瑞典、芬兰的加入,北约更加兵强马壮,对乌克兰的军援也在持续加码。

据报道,丹麦、荷兰、挪威、比利时等国已经承诺,将为乌克兰提供85架F-16战斗机,其中部分最快将在今年6、7月运抵乌克兰。

美国方面也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24架F-16,并派遣美军退役飞行员,帮助乌克兰组建F-16战机师队伍。

这对乌克兰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利好。

要知道,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制空权一直掌握在俄罗斯手中。

乌克兰空军实力有限,主要依靠地面防空和便携式防空导弹,对付俄罗斯的空中打击。

如今,乌克兰即将获得北约顶级的F-16战机,将大大提升其空中作战能力。

乌军有望利用这些先进战机,直接挑战俄罗斯的制空权,扭转目前的战场劣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一旦掌握制空权,乌克兰就可能发动更大规模的反攻。

外界普遍猜测,如果乌军顺利接收F-16,他们的首要目标很可能就是克里米亚。

这个本属于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在2014年被俄罗斯吞并,此后一直是乌俄矛盾的焦点。

据分析,目前驻扎在克里米亚的俄军,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消耗后,实力已大不如前。

乌军若能集中优势兵力,在F-16等先进武器的支持下,有望对克里米亚发动"闪电战",收复这块战略要地。

当然,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

面对北约在家门口"安营扎寨",他们肯定要采取反制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俄媒报道,俄罗斯打算加强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举行军演,震慑北约。

同时,作为能源大国,俄罗斯还可能利用石油天然气出口,对那些支持北约的欧洲国家施加压力。

除了在欧洲腹地和北约"掰手腕",俄罗斯还要提防自家后院起火。

据报道,俄境内多地最近连遭恐怖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像是克里米亚、哈尔科夫等地,都传出乌军用美制导弹攻击的消息。

尤其是6月23日,俄罗斯南部达吉斯坦共和国的首府等多地,遭到不明武装分子袭击,造成至少9人丧生,25人受伤。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武装分子的身份和目的,但有分析认为,他们可能与北高加索地区的伊斯兰极端组织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接连不断的恐怖袭击,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在克里米亚和圣彼得堡,俄军加强了防空警戒,并誓言要对乌克兰的军事设施实施"对等打击"。

在达吉斯坦,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出动精锐部队,对极端组织展开大规模清剿,誓要将恐怖分子"连根拔起"。

然而,恐怖主义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根除,俄罗斯还将面临长期的反恐斗争。

在俄罗斯腹地接连遭遇打击的同时,前线的战事也并不乐观。

据乌克兰军方称,他们最近在哈尔科夫州和赫尔松州发动了数次进攻,夺回了部分被俄军占领的领土。

俄军虽然凭借火力优势,阻止了乌军的大规模突破,但也付出了不小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报道称,仅在赫尔松州的一次战斗中,俄军就损失了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车。

俄军正面战场吃紧,后方又不太平,普京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面对国内外的双重压力,普京最近公开表示,俄罗斯目前没有任何国家能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俄军实际上是在独自应对整个北约。

这番话一方面反映了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孤立处境,另一方面也透露出普京对战争前景的担忧。

要知道,随着战事延续,俄军面临的问题将越来越多,不仅要应对乌克兰军队的顽强抵抗,还要提防北约国家军援水平的不断提高。

克里姆林宫方面抛出谈判意愿,其实也是希望尽快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以避免陷入更大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泽连斯基又给俄方泼了一盆冷水。

这位乌克兰总统在最新讲话中透露,乌军下周可能会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似乎预示着战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外界纷纷猜测,除了即将到来的F-16战机,乌军是否还要装备其他"黑科技"武器?

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近日证实,该国自主研发的"海王星"巡航导弹已经进入最后测试阶段,有望在今年内服役。

据悉,"海王星"导弹可以攻击1000公里外的目标,这意味着乌军将获得打击俄罗斯腹地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分析认为,如果乌军能够将"海王星"与F-16战机结合使用,形成空地协同打击,那么俄军在乌东地区的防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看来,俄乌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还没有尘埃落定。

北欧三国在俄家门口开辟"生命通道",无疑给莫斯科当头一棒。

泽连斯基透露的"历史性时刻",会不会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俄罗斯会如何应对北约咄咄逼人的态势?这场战争最终花落谁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