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6月26日消息(记者侯凯奇)6月25日是第三十四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25日上午,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与渭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4年陕西省“6·25”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在渭南市启动。

记者从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近年来,陕西省在耕地保护方面多措并举:建立五级田长责任制,依托高科技手段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进一步推动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盯得紧、守得牢、管得住;有序推进低效园地等恢复耕种,下大力气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一步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坚持永久基本农田“下山进川”、林果业“上山向坡”,进一步促进农业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坚持“四早”原则,以“零容忍”态度、“严起来”态势、“长牙齿”硬措施,坚决遏制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滋生蔓延。目前,一系列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

“我厅严格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全方位施策,全流程管控,确保全省耕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二级调研员王忠伟告诉记者。

渭南是农业大市,素有“陕西粮仓”之称。近年来,渭南市落实中省决策部署,按照“思想引领、规划先行、要素保障、服务至上、把住红线、守牢底线”要求,严守耕地红线,严格用途管制,加强执法监管,被省政府表彰为2022年度耕地保护先进单位,全市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如何做好“关中粮仓”的耕地保护工作?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总督察杜任升表示,在2024年的耕地保护工作中,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在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和渭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田长制”为抓手,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保护的“最后一公里”做细做实。

活动现场,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菊峰区长宣读了《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倡议书》,倡议广大干部群众,要自觉遵守法律规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履行公民责任,做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宣传者、践行者、推动者。

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全镇有17.2万亩的粮食种植面积,是名副其实的粮食种植大镇。“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密巡田频次,大力实施单产提升工程,建设更高水平的‘渭北粮仓’。”故市镇人民政府镇长冯文静接受采访时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