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临时关税落地前的最后关头,中方却取消一场高层会谈,朔尔茨已乱阵脚,中欧贸易冲突会升级吗?

欧盟此前公布了对中国新能源车征收最高38.1%临时关税的计划,此举可能对中欧关系造成重大冲击!但在7月4号生效前,中欧还有最后8天左右的时间通过协商来挽回局面。就连德国总理朔尔茨都出面,敦促中欧抓住机会达成谅解,看上去有些乱了阵脚。而显然是为了这个事,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上周访华,并和中方官员展开了面对面对话。然而,从媒体最新公布的信息看,哈贝克的访华行程可能不是那么地愉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德国媒体透露,哈贝克在已经结束的访华行程中,本来希望和中方高层进行会面,但哈贝克说因为“他自己都不清楚的原因”,中德高层会谈未能进行。虽然具体原因还不清楚,但我们可以看看哈贝克此前在华都说了些什么。

首先,最关键的问题,无疑还是中欧围绕着新能源车的关税问题。德国方面向来对欧盟对华征收关税持反对态度,因此中方对德国是比较期待的,但哈贝克的态度则有些令人失望。他此前在和中方官员会晤时表示,欧盟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并不是“惩罚”。按照他的话说,欧盟委员会已经对中企的补贴行为进行了审查,在审查后采取的任何反补贴税措施“都不是惩罚”,他还强调旨在提高企业出口优势的补贴是不可接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哈贝克对关税问题的这一表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已经把“不公正补贴”的帽子扣到了中企的头上,无论附加什么好话,都不能改变这个问题的性质。如果德方非要认定中方存在所谓的“不公正补贴”,那么期待德国会帮忙劝说欧洲解除关税,看上去就不太现实了。毫无疑问,哈贝克对关税问题的态度令中方感到失望,虽然中方同意和欧洲继续围绕关税问题进行谈判,但对于大言不惭污蔑中企的哈贝克,中方和他继续讨论关税问题,似乎已没有太大的意义,这或许是中方高层不见他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除去在关税问题上发言外,哈贝克对中俄关系的指手画脚,同样不会让中方满意。在上海的新闻发布会上,哈贝克把矛头对准中俄合作,表示他看了贸易数据,发现中方和俄罗斯的贸易去年增加了40多个百分点,应该停止这种情况。

显然,哈贝克还是改不了西方政客的毛病,又在插手中方内政,对中俄正常经贸合作指指点点,这无疑会进一步降低中方对他的“好感度”,这或许是他未能和中方高层进行会谈的另一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事已至此,哈贝克没有后悔药吃,他未能抓住宝贵的对话机会,和中方达成突破性的共识。接下来,中欧肯定还会继续展开对话,就在哈贝克之后,德国交通部长维辛已来到中国,开启了和中方的新一轮对话。

如果欧盟能够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中方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接受中方的劝告,停止以贸易保护手段打压中企的错误行为,在最后时刻终止或至少削减对华关税,那么中欧经贸合作或许能有惊无险。但如果欧洲的反应,仅仅是朔尔茨等人出来说了句和解的好话,在关键的关税问题上坚决不让步,那么中欧经贸合作恐怕会面临不小的冲击。朔尔茨或许已看到危机的苗头,但要阻止危机,光是德国在努力是不够的,其他欧洲国家必须拿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