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发生入汛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降雨过程。暴雨、洪涝灾害后,也是传染病等各种疾病的高发期,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来清洁消毒、预防疾病?晨视频带你一文读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视觉中国

一、为什么暴雨后会引发多种疾病?

雨后城市是致病细菌的天然培养基,暴雨后,因污水反流导致的大量垃圾留在街面,如果未及时清理,这些垃圾会成为致病基因天然的培养基,给各类致病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环境。

这样一来,暴雨后本来人体的自我防御能力就会下降,如果再加上排水不力造成的外部环境变化,人体极易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

二、暴雨洪涝灾害后,要小心哪些疾病?

霍乱、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腹泻、结核病、皮肤病、上呼吸道感染、疟疾甚至鼠疫都是洪灾过后可能出现的疫情。

谨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洪涝灾害后最常见的疾病。肠道传染病最大的特点是“病从口入”,不洁的水源和受污染或变质的食物,都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不仅会为肠道病原体的滋生提供适宜的环境,更会加速灾区积储食物的腐败、变质。

谨防皮肤病。

暴雨洪涝过后,也是皮肤病的高发时期。

一来,在对抗灾情的过程中,人体过度疲劳,免疫力逐渐下降,给了一些会导致皮肤病的致病微生物可乘之机。

二来,皮肤长期浸泡在污水中,持续受到刺激,会引发湿疹和各种皮肤炎症。而潮湿的环境,也会助长一些皮肤上的真菌感染。

三来,暴雨过后蚊虫滋生,这些昆虫叮咬人体后可能会引发虫咬皮炎和其他皮肤问题。

谨防霍乱疫情。

霍乱是洪涝灾害后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肠道传染病。霍乱危害大,传染力强,霍乱弧菌引起,感染霍乱弧菌后,人体常会出现严重腹泻和喷射性呕吐,这一过程会导致人体流失大量水分,造成严重的脱水,进而危及生命。无论是哪种情况的霍乱,一旦感染,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就医。

谨防自然疫源性疾病。

比如暴雨洪水时,降水淹没了鼠类和家畜的饲养地,大量的动物粪便被雨水冲刷,这些粪便中的病原体便随着水流一起传播。

暴雨还会淹没鼠类的生活环境,造成大量鼠类逃出洞穴,增大了鼠类和人类接触的概率。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甚至鼠疫,这些和啮齿类关系紧密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暴雨洪灾过后传播。

再者,暴雨洪水过后,还会孳生大量的蚊虫,导致一些以蚊子为载体的虫媒传染病得以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和疟疾都有在洪灾后流行的记录。

三、如何预防暴雨洪涝后的疾病?

1、注意饮水卫生。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装水容器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

对临时饮用的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一定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毒。

2、注意饮食卫生。

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须清洁消毒后使用,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吃腐败变质、霉变和受污染的食物,不吃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

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生吃水产品;

生吃瓜果蔬菜时一定要用洁净水洗干净,少吃或不吃凉拌食品;

最好不吃剩饭剩菜,如果吃必须彻底加热后再吃;

不到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3、注意环境卫生。

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

保护水源,不在水源附近建厕所、禽舍;

不随地大小便,垃圾放在指定地点,不乱扔垃圾;

及时清理积水和淤泥,清除粪便、垃圾,减少蚊蝇滋生;

及时处理动物尸体,可深埋或焚烧。

4、控制病媒生物。

在居所内安装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防蝇设施,推荐使用蚊香、苍蝇拍等家庭灭蚊蝇措施;

灭蚊灭蝇的关键在于清除各种积水,疏通沟渠,主要是清除房前屋后、院落内的盆罐积水,以及饮料瓶、矿泉水瓶等;

粪缸、粪坑要加药杀蛆;

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杀鼠剂灭鼠,灭鼠后及时搜寻死鼠,集中深埋或焚烧。

5、保持皮肤清洁。

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个人的毛巾与脸盆应单用;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可在皮肤皱褶部位扑些痱子粉;

尽量避免赤足涉水,建议穿长筒靴下水劳动,双腿涂上防水油膏,皮肤疮口处涂抗菌药膏;

如在涉水之后出现红斑、水疱、瘙痒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四、暴雨洪涝灾害后,如何清洁消毒?

1、先分类清洁后消毒。

在暴雨或洪水过后,市民应对被长期浸泡的室内物品进行分类处理。

·金属、玻璃和硬塑料等不易吸水的物品,可以通过清洁和干燥后恢复使用。

·而地毯等吸水性强的物品,由于难以彻底清洗和干燥,建议考虑丢弃。

·外包装破损的食品、饮料、药品等由于无法彻底清洗和消毒,也建议直接丢弃。

房屋清洁时,市民应从墙壁、家用电器、地板、家具等坚硬表面开始,使用热水和普通清洁剂配制的溶液进行彻底擦拭。

对于柔软织物如床品、衣物、儿童玩具等也需彻底清洗。

在清洁后,使用消毒剂对物体表面、墙壁、地面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

2、注意霉菌处理。

对于霉菌的去除,平整硬墙面可使用铲子铲除并用肥皂水清洁,粗糙表面如混凝土则使用硬毛刷处理。若霉菌生长面积较大,应寻求专业机构帮助。处理霉菌时,需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并保持通风。

潇湘晨报综合健康中国、科普中国、湖南疾控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