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中,锦州一失去,整个东北的国军彻底丧失了从陆地上撤退进山海关内的可能,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讲到,除非沈阳大军能快速南下,抵达营口,从海上撤退,不然,等待他们的,只有全军覆没的命运。

那么,辽沈战役开始前,沈阳的主力有没有可能撤到锦州,和范汉杰集团汇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先说卫立煌,老卫其实一直都不想来,他知道陈诚想跑,他去就是给陈诚背锅的,但是架不住好多人轮流劝,最终只能去东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卫是1948年1月17日被任命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兼东北“剿总”总司令,为什么是东北行辕副主任呢?因为此时的陈诚还是主任,但是人已经早跑回南京去了,凯申为了照顾陈诚的面子,所以还让他挂着主任的头衔,实际上,由于陈诚不在东北,卫立煌带行主任责权。

凯申为了能让卫立煌答应去东北,也是给出了很多的条件,大概有有三个。

①将东北的三大权全部交给老卫,承诺东北所有事宜由老卫一人说了算;

②答应将陈诚送掉的4个军共计10万人,全部恢复充实;

③从关内增兵给老卫,并为东北的各个军补充兵员和装备。

凯申为何要给老卫如此大的支持呢?

其实还是想让老卫来盘活整个东北局势,但是事与愿违,老卫到东北后,实行的是不动如山的策略。

不管我军进攻什么地方,比如新立屯、盘山、法库、辽阳、鞍山等城市,哪怕那里的守军喊叫的再激烈,老卫都不会派一兵一卒去救援的,他的一贯做法就是把兵力集中到沈阳周围,自言自语道: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我不上这当。

老卫一直给凯申说,这是我军的围点打援,绝不能中圈套。

就这样,东北的城市一个一个的被我们攻克,最终,卫立煌就剩长春、沈阳、锦州三大城市了。

但是,老卫的这个策略其实是对的,因为只要派兵去救援,那援军直接就有去无回了,老卫对101的战力还是很了解的,他不敢轻举妄动的。

凯申这时才发现,他把老卫派来东北,着实是个错,老卫压根不听他的微操。

看老卫不听话,凯申也改变了原来支持老卫保全东北的诺言,要求老卫留下53军和207师守沈阳,将主力撤到锦州,和范汉杰汇合。

老卫本人对这个命令是坚决反对的,因为沈阳的主力根本没法长途跋涉,到达锦州,理由如下:

①沈阳与锦州之间的要隘沟帮子,已经被我军攻占了,沈阳守军没法从这里通过,要想去锦州,只能北上,从新立屯绕道阜新市,然后南下去义县,因为沈阳和锦州之间有一座大山——医巫闾山,由南向北绵延纵横,大部队带着重武器根本没法翻山越岭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巨流河(辽河)与大凌河已经解冻,路途到处是泥浆,大兵团及重武器没法渡河,如果被半渡而击,极大可能全军覆灭。

③沈阳守军经过东野的冬季攻势的打击,很多部队都残缺不全,如果不加以休整,一旦贸然离开坚固的沈阳,在野外被围,直接GG,后来廖耀湘西进兵团就直接来了个现身说法,当然这是后话了。

老卫把这些情况让郑洞国去南京详细的说给凯申听后,凯申不为所动,依旧要求尽快行动,早日打通锦沈线,把主力撤到锦州。

从此,蒋、卫矛盾开始前日益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