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死是无辜的,我宽恕我的敌人们,我希望我的血会对法兰西人有益”。

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在被自己的子民砍头的时候,他深情讲下此话,却不知道,在未来一百多年之后,竟然成为自己子民身上永远的烙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王室作为至今传世悠久的存在,确实值得法国人痴迷,原本两个冤家,有着相近的过去,也该有相似的未来的,可自己的国王却被推上了断头台,怎么可能不让人遗憾呢?

1948年,伊丽莎白二世(当时还是公主)代父亲乔治六世出访法国,那是她人生第一次踏上法国的领土,这让她感受新鲜之余又好奇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不奇怪,根据女王身上的血统显示,她本身与法国是有渊源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女王时代向前推几代国王,乔治一世的母亲便出生于法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女王的曾曾曾祖母其实是法国人,她的身上多多少少有一点法国人的血脉,这种天然的熟悉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绝对不是女王单纯对法国之行好奇的地方,真正让她震惊的是法国人痴迷英国皇室,对于女王的到来格外兴奋且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女王穿着珍珠灰的西装,头上的薄纱玫瑰花格外耀眼,让她雍容又华贵。可这根本比不了轮船四周对她进行欢迎的民众热情。

法国人浪漫,在面对如此迷人、从容的公主时,自然更加加深了骨子里浪漫的想象那是来自王室的高贵,来自贵族的形象,他们忍不住趋之若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女王与丈夫一起来到巴黎街头的时候,更是被民众的热情所迷倒,这种“深情欢迎”让女王产生了深深的不解,竟然产生了一个刁钻问题:“这样的法国人,怎么会将国王送上断头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大凡对王室这个产生拥有迷恋与热情的人,都不会那样疯狂到将国王推出去砍头。法国人的行为本身,恐怕让女王完全没办法理解了。

但那是历史,也是特定的时代所产生的结果,女王虽然对法国心存热爱,对法国文化及语言心生向往,但她左右不了法国历史的走向,更没办法对那段历史感同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鲜花是浪漫,热情是拥护,但那不一定是对每个人,女王人生第一次出国,遇到了她没办法想象的欢迎场面,产生这样的疑问也有情可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在后来成为真正的女王之后,她曾多次出访法国,而且对法国真的很喜欢。

可她再也没有产生过类似的疑问,那些不解随着她长大、成熟早已经慢慢在脑海中挥去,还有什么是时间不能抹去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看女王第一次访问法国的过程,历时4天,她将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爱丽舍宫、特里亚农宫、塞纳河、歌剧院、博物馆,每一个她向往的,喜爱的地方都留下了她专注又从容的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的女王虽然已经有孕在身,但穿的衣服相当保守,全程没有人看出女王有孕在身的现实。相反,她身上的贵族气息深深刺激了法国民众,让他们真实感受了一把来自皇室的贵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将要离开法国之前,女王和新婚不久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餐厅共饮波特酒,那是来自1848年的古董酒,有历史也有故事,让深爱的两个人更加深情迷恋法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王身上的缎面礼服直垂地面,简约而不简单,与上身白色的皮草披肩形成最雍容华贵的对比,那种华美几乎比钻石配饰还要闪亮,让人感觉睁不开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着钻石王冠的女王确实耀眼,可它真的没有女王脸上满足又热烈的神情来得真实且动人。戴王冠的女王仅仅是一种身份象征,它远远比不上一个由衷微笑的女人的魅力。

年轻时代的女王颜值在线,哪怕是在有着希腊王子相衬的情况下,她也不会黯然失色。也许正是这样的女王,才让法国民众为之痴迷,为之疯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王在位的日子里,先后十多次访问法国,甚至用自己的名字为法国西岱岛的花卉市场命名。足以可见,对于法国,女王是真实热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历史是一道车辙,它滚滚向前。女王不再是公主,女王不再单纯之后,每一次到访法国都将变得不再一样。

1948年那次的法国之旅,注定成为她人生中光亮又难以磨灭的光鲜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和平与繁荣永远不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必须不断得到加强,这样,我们再也不必为年轻生命的逝去而建墓造碑。”

这是女王在2014年最后一次访问法国时所说过的话,似乎是一种总结,也是一种对过往的岁月的怀恋,她的,别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女王已经故去,而她人生漫长的70多年执政时期所留下的过往,确实值得人们再次回味。像法国之行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章,则又是对她人生最大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王一生对于英国人民来说,实在不容反驳,因为有她的存在,英国这个国家在网友眼中更加立体,在世界眼中更加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因为如此,女王离去之后,英国变得开始淡泊,苍白,查尔斯三世手下的英国王室,注定只能是一个小三当道,家事不宁的乌烟瘴气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查尔斯三世也准备模仿母亲走一条自己的国王之路,也对法国进行访问(原定3月份被延迟到9月份),可他的形象与力量远不及母亲,自然也没办法像母亲当年那样圆满与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大概就是同人不同命的说法,哪怕都是国王,查尔斯三世的人生缺少了太多厚重感,他过于有血有肉的真实被刻画成自私,是永远没办法变成伊丽莎白二世的辉煌的,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