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141位真人故事

我是喜宝,43岁,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国内是教育公司老板娘,同时在美国又是政府工作人员和最大户外店REI员工。

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到大都喜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乐于尝试新的东西、新的环境。

毕业后我只身一人跑到广州工作、交男友。4年后,因与男友分手裸辞,跑到阳朔攀岩,在旅途中遇见小四岁的美国犹太人老公,两人一起在大理创办户外教育公司,还有了一对混血宝儿女。

后来我们搬去美国生活,但是为了女儿学中文又回国插班。

现在我们有房有车有存款,年年在中美两国往返跑,又是跨国户外家庭,但我们十分注重环保生活。

我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都是户外带给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一家四口)

1980年,我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忙着生计,对我从小放养,我跟小伙伴一起整天在村子里嘻嘻哈哈疯跑着长大。

不过,只在一个村子里跑来跑去,也许是跑腻了,我就向往外面的世界。

6岁那年,有一次爸爸要去县城办事,我就央求爸爸带我到县城姨妈家去玩。可是爸爸说什么也不让我跟着去。

但我并没有就此罢手,等爸爸上了中巴之后,我趁他不注意时偷偷地从车后门溜上去,坐在不起眼的位置。

颠颠簸簸,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县城,我下了巴士,天都已经黑了,依然不敢喊爸爸。可我却忘记姨妈家住哪里了,只依稀记得他们住在医院里面,但是我又想不起来是哪家医院。一时间惊慌失措,我害怕得站在街上直哭。

幸好后来被我姨妈的熟人看到了,才把我带到姨妈家。从此以后,爸爸去外面也会带上我了,每一回我都欢喜雀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冲浪的我)

正因我从小就是这么一个喜欢往外跑的孩子,所以长大后也一直在外面漂。

大学毕业我去了广州工作。周末,我就经常和绿野的山友在广东周边地方徒步。一到长假,我就往云南、四川、新疆飞,去徒步、爬雪山。也是那时候,我开始关注攀岩

在广州,我还交了个男朋友,但是交往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人性格不合,最后吵架分手了。

我觉得再待在广州没有什么意义,于是我就辞了工作,只提了一个箱子,带了一双攀岩鞋,去了阳朔。那是2008年9月。

我去阳朔,是为了学英语口语和攀岩,所以我找了个攀岩的俱乐部。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个叫阿辉的中国朋友。他教我怎么攀岩,并帮我做保护。我帮他们一起带客人攀岩,自己也顺便练习,相当于做义工。

有一天,俱乐部来了一个美国的攀岩者,犹太人,瘦高个,蓝眼睛,满嘴胡子。我和他因一些共同的攀岩朋友而认识,但一开始,我们只是混个脸熟,并没有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俩一起徒步)

那天,我们在爬阳朔的月亮山时,我的攀岩搭档爬了一条之后,忽然有别的事要忙,就不能帮我做保护了。刚好那个犹太人在一旁,看了看我,说:“你要是不介意,我吃完午饭后可以帮你做保护。”

没想到,这随意的一句话,却是我们跨国婚恋的开始。

当时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会过日子”。我们中国人去攀岩,中午都是带些饼干、面包之类马虎对付得了。而他竟然自己做了饭菜,装饭盒里带去吃。

“这样的人,应该比较靠谱。”我在心里默念着。于是,我欣然答应让他给我做保护。

在闲聊中,我知道了他比我还小四岁,单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来中国前在华尔街做金融,现在想在大理开一个攀岩俱乐部,他说大理是他在中国唯一愿意长住的地方。

阳朔户外好,但大理气候好而且有文化。他说在阳朔是为了积累攀岩开线的经验,我也坦率地告诉他我在广州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Smith Rock攀岩,这是运动攀岩的发源地)

谁料,那次攀岩一结束,他就直接问:“你能做我的女朋友吗?”这也太突然了吧?所以我一口就拒绝了:“这怎么能行?中西文化差异这么大,而且你还比我小。”

而他听了立即就反驳道:“你说文化差异,可你们中国人之间也有差异呀,你不是说跟你前男友有差异吗?所以才分手了,不是吗?”

接着,他想了想又说:“我比你小,这个更没问题了,人家都说女性的寿命比男性要长,所以老了你就不会孤独,我可能与你去世的时间更接近。”

总之,他很不认同我拒绝的理由。但不管他怎么说,我当时也没有答应做他的女朋友。

不过,因为共同的爱好,让我们俩经常碰面。一来二去,两人渐渐有了情愫。我还发现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很一致,生活都喜欢简单,最后水到渠成,修成正果。我们就一起生活在大理,还如期开了攀岩俱乐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1岁时)

作为美国人,他会说很流利的中文,甚至比我这个湖南人要好,因为我多多少少有湖南口音,而他不会夹杂任何口音。

所以他总是想纠正我LN不分的毛病,但我这毛病已成习惯,很难改正。他就经常用“习而不察、不管三七二十一”等一些成语来笑话我,让我哭笑不得。

2008年底,在大理定下计划时,他每天在双廊岩壁上开线,我们在大理古城人民路租了一个院子,院子很老旧,需要装修。我起先只说简单装修一下洗手间,安个马桶就可以。到后来,我又临时改变主意,还要来个浴缸,因为我想利用洗手间的玻璃,可以晒着太阳泡澡。

他见我想一出是一出,又用中文“欲壑难填”来笑话我。

我俩吵架的时候更是搞笑。我们会中英文夹着对骂,骂着骂着,自己就忍不住咯咯笑。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他会说中文,他要是不会说中文的话,一定被我骂得张不了口了。每次脑补他欲罢不能的样子,也会让我忍俊不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也喜欢拨弄乐器)

因我和老公自己本身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经常参加各种户外运动,攀岩、徒步、骑行、皮划艇、滑雪……同时也做一些文化体验。所以2012年,我们把大理攀岩扩展为大理卡赛户外教育公司。

我们公司服务的都是国际学校的学生。国际学校在乎综合素质户外教育,那时候我俩一起带营,全国各地飞,国际学校的学生很有活力,我工作的时候就会感觉特别有活力,好像自己特别年轻,真有“长生不老”的感觉。

户外教育公司的工作,除了能让人心态年轻,还能让人见多识广。

有一次,成都国际学校的一个残疾学生,外国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在大理用大巴接学生去漂流时,我发现他从酒店出来上车,都是先从轮椅上下来,然后自己爬到大巴上,再爬到轮椅上去。

当时我就在想:我们怎么不去帮他呀?我明明看见他的老师都在旁边,只是帮他把轮椅收起来,就像对待一个正常人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女俩在滑雪

后来我才明白,对残疾人来说,你把他当成一个正常人,认可他可以做所有的事情,其实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去了美国我经常滑雪,也会在滑雪场看见残疾人在滑雪。他们如果没有主动请你帮忙,就说明他们并不需要你去帮忙。

如果你把他另眼相看,他们也感觉不到,即便感觉到了也不会不舒服。如果你当作他是一个正常的人来对待的话,他反而觉得更好。看来,很多东西真的要在实践中,才能习得。

2009年9月,我们的儿子在大理出生。2016年7月女儿又相继诞生。因我和先生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所以我们有了孩子之后,就理所当然地带着他们一起去户外活动。

甚至孩子才几个月时,我们就提着婴儿的提篮,把它提到岩壁下面放着,我们俩去攀岩。我攀一会儿岩,下来给孩子喂一次奶,两孩子都是从小在各个攀岩场长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人游泳)

户外活动已经成为我们一家四口的生活方式,我们每年冬天都在老挝、泰国等国家住上一个月,攀岩、冲浪、徒步、骑行……玩个痛快。

回到大理,我们要是累了不想做饭,就随时可以出去吃,我还请了一个阿姨每天来帮我做半天的家务。

我们夫妻共同打理的户外教育公司进行得如火如荼,一切都顺顺利利,我们打算等儿子上高中了,再搬去美国生活。

我觉得自己很幸福,然而人生路上总有磕磕绊绊。一件很突发的事情,让我们把搬去美国的计划提前了。

那是2018年2月底,老公突然感觉肚子不舒服,可是当地医院查不出原因,医生诊断他的身体没问题。

我们还以为美国人的饮食习惯跟我们不一样而水土不服,吃了奶制品、沙拉等食物消化不良引起的,所以也没有足够重视。可是他的肚子疼痛反反复复持续了近一年,依然没有好转,反而越发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在旅途中的随身装备)

2019年3月的一天,他说肚子比之前疼得更厉害了。于是我们又跑到医院去检查,还是同一个医生。可是医生二次检查后还是说没问题。

我们真的快崩溃了,老公立即预约了曼谷的国际医院。第二天,他飞去做检查。谁想这一查竟查出了一个大肿瘤。这可把我给吓坏了,连忙把这事告诉了美国的婆婆和舅舅。因为他俩都是医生,他舅舅还是儿科的癌症医生。

舅舅听说了之后,让我们不要待在泰国了,赶紧去美国,他会安排手术医生。于是我们直接从曼谷飞去美国。

幸好发现得还不是太晚,老公手术之后,就等回家休养了。但是中国新冠疫情暴发,于是我们就接来儿女,全家搬到了美国生活。

然而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儿女们白天去上学了,我就觉得无聊,于是申请去政府工作。因为我特别好奇,美国政府是怎么运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滑雪)

紧接着,美国也暴发了疫情,我被派到健康服务部门工作。我在那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当时主要负责所在县的整个亚裔社区新冠这一块,疫苗、检测等服务跟进,工作非常繁杂。

不管有没有身份,只要居住在这个县的居民,我就要关注低收入和需要帮助的人群,帮他们申请健康保险,甚至有时候他们没有车,我就安排车子送他们去打疫苗,而且我还要跟他们千叮咛万嘱咐一系列的注意事项。

反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居民,让他们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不过我不是全职,只是兼职政府工作,这样就会很自由,只要完成该完成的,工作期间可以干其他任何事情。

这里工资都按时薪结算,算给我是每小时25刀。如果我转成全职,一年大概六万多美金。

工作一年之后,单位问我愿不愿意转成全职,我拒绝了。因为我有2个孩子要照顾,而且我每年春天都要回中国代理教育公司,每年冬天还要请假1个月到美国周边一些国家去游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攀岩)

但是毕竟老公在中国也已经住了十多年了,所以刚搬到美国那会儿,我们都不太适应。

尤其是美国人不懂人情往来,相处起来就不愉快。

就说我们刚搬到美国居住时的邻居,他们是从加州湾区搬过去的,他家俩小孩跟我们家孩子差不多大。我们当时还挺高兴,说邻里之间需要时可以像在中国一样,互相帮忙照看彼此的孩子。

可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发现,基本是他家的孩子来我们家,而他们极少帮我看孩子。不过,我想邻里之间也不能太计较,所以也没说什么。

但是后面发生的一件事,真的让我很恼火。

那天,邻居的先生过生日,几个同街道的爸爸们提出陪他一起去骑山地自行车庆生。他家老婆过来邀请我老公一起去骑车,这也很正常。可她还跟我老公说:“顺便让你问一下你老婆,能不能帮我们看孩子?因为我也要一起去骑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朋友一起溜冰)

当时我听了非常生气,即刻就发飙了:“她如果需要我帮忙,可以来问我,为什么让你转告,难道他觉得我们家是老公可以随便给老婆发号施令的吗?”

老公看我很生气,就马上发信息过去说:“我可能不去骑山地自行车了,因为喜宝很不高兴……”

而她还过来解释一番:“我看你好像不会骑山地自行车,所以没有邀请你一起去。再说你老公去了,反正你也要在家看孩子……”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打断她的话:“你觉得我们家是有免费的中国保姆吗?”听我这么说,她也很尴尬,就跟我道歉,并说完全没这个意思。后来,她对我还算是尊重的。

其实我们住的地方是一个户外小镇,小孩在学校里读书,除了大量阅读,基本没什么作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不太重视,而更注重户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全家在snowshoeing雪地徒步)

孩子在上学期间出去玩是家常便饭。只要天气好,就会有很多家长给小孩请假,带出去徒步、露营、打猎。如果冬天下了暴风雪,那就有更多的孩子不上课,而去滑雪了。哪怕是我家上初三的儿子,也照样经常翘课。

在这里,虽然我的英文不是特别好,但是我日常用语讲得比较好,跟人沟通没问题。我的一双儿女讲英文更是不在话下,小孩学语言学得快。

不过搬来美国的时候,女儿才两岁多,疫情几年一直没回中国,她原先学会的几句中文早就忘了。在美国家里,虽然我和老公都是说中文,但两个孩子回我们的都是英文。

因为人都有惰性,他俩知道我们听得懂,所以回话永远都是英文。到后来,她就只听得懂中文,连一句中文都不会说了。

女儿长着亚洲人的面孔,起码是半个中国人,不会讲中文怎么行呢?我不强求孩子会写会看中文,但是一定要会说中文,否则她就不能跟我中国的家人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回大理插班时的样子)

所以2023年疫情一结束,我就迫不及待地将她带回国,让她在大理临时插班读书。因为只有在讲中文的语言环境里,跟同龄的小伙伴一起上课、生活,才能迫使她去学说中文,也学得快。

之后,我也是每年要跟美国那边学校给她请假一个多月,回来中国插班。

其实孩子回来中国插班还是挺幸运的。因为我们大理的学校在搞创新教育,那是普通的学校跟夏令营结合,一个班才十几个孩子,经常搞一些孩子们喜爱的活动,整个教学也很放松,对学生的知识方面要求不高。

而不像公立学校那样无趣,一个班五六十个孩子,老老实实坐教室里面听老师讲课。所以女儿在大理插班很快就适应了,那我也可以放心了。

而我能专心地管理我们的户外教育公司,尤其重视环保工作。

我们从来不给学生提供任何一次性的用品、瓶装水,我们要求学生的打包清单里必须自带水壶或者水杯、饭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国,攀岩必不可少)

在活动过程中,不管是徒步,还是攀岩或其他的户外运动,我们宁可提高成本,也会提前安排一辆随行车,准备几大桶的桶装水,让学生随时可以补水,还会额外准备很多盘子,做墨西哥菜、意大利面、沙拉等露营餐。

这么做,只是为了减少垃圾,不用任何一次性的东西。

我们家在生活方面更是注重环保。

我们发现美国人是不把衣服晒在室外的,都是洗衣机拿出来直接烘干。而我们家除了雨雪天气,其他时间我都把衣服晒在后院。几个小时就干了,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浪费能源。

而美国人浪费能源的确非常恐怖,稍微有一点热或有点冷,他们就把空调开得超冷或超热;冬天外面下着雪,他们在室内穿着短袖。

而我们家冬天在室内起码要穿一件外套。天冷时,我们暖气也会开,但是睡觉之前就把暖气关了,因为我们会盖上羽绒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亲手做的包子)

夏天的话,我们家也极少开中央空调,因为我们住的地方早晚温差比较大,等太阳落山,我们会把所有的窗户及室内的门都打开,让冷空气进去,早上太阳出来赶紧把窗户关严实,并放下窗帘。这样,整个白天家里就会很凉爽。

在美国,我出行除了下雪天开越野车,一般都开电动车,老公喜欢骑单车。我们去超市绝对不用一次性袋子,每次都会背着购物袋。家庭厨余垃圾用来做堆肥,给自家后院的蔬菜、花草施肥。

搬去美国之后,我们自己能干的事都自己干,大部分的东西都自己手工做。因而从中学了很多新技能。

装修房子,我们自己刷墙铺瓷砖,老公做了电视柜、书柜,还换了窗户。

我和老公都很爱做饭,所以我俩经常轮流做,到了美国反而很少做西式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公在装修房子)

我每年都会做腊肉,我经常组织一些中国朋友到我家来,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平常工作忙的时候,我会用休息日包很多包子冻在冰箱里面。

有时候也会很累,但是我们学会了这么多新的技能,觉得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我老公真的是个能人。除了经营我们的户外教育公司,美国又有工作,家里的事儿亲力亲为,还在攻读心理学,他想将来改行做心理咨询师,帮助别人。

因为他经历过很多事情,受了很多苦。几年前又因用脑过度而突然抑郁,但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于是他首先进行自救,自己研究神经学。

后来,神经科医生开了抗抑郁的药,没吃多久他就痊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国户外家庭不是虚的)

如今,我们在大理和美国都有自己的房子,生活简单快乐,我很满足。

等孩子们长大之后,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最好每年在美国待半年,剩下时间去其他国家参加户外活动。

等退休了,我可能会每年回大理待几个月,去社区大学上学几个月,学各种自己想学的东西,同时还会继续推广我们的环保户外生活理念。

只要生命不息,我就不会闲着。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得精彩,活得充实,活得有价值。

【口述:喜宝Colleen】

【撰文:史曼罗】

【编辑:乌溪雾】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