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怀旧的情节,这没什么过错,念旧是一种情感。当然,怀旧的情感中有赞美、也有缺憾。很多人赞颂6、70年代的生活,却招惹来了一些人的批评,典型的批评话语是:过去有什么好的,那么穷,吃不上穿不上!哪有今天的生活好?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那么,我们怀念留恋6、70年代的什么?是那时候的贫穷吗?当然不时!那时候的日子是穷,但穷中有奔头、有希望!经济生活虽然贫穷,但精神生活一点不贫穷,很富有。

首先,我们是生活在毛泽东的时代,亲身经历见证了毛泽东时代的光荣与幸福感,这是我们一生的荣耀与骄傲!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毛泽东时代的孩子们,没有上不起学的,学费极低,小学一学期3元钱,中学5元,大学免费,没有学杂费。小学的书本费也就几毛钱,无任何其它其他额外费用。如果说有额外费用,那就是每学期学校组织到电影院观看两场电影,学生票半价每次5分。再有就是六一儿童节期待去动物园,也是半价5分钱,每年去一次。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那时候,确实有一部分家庭生活困难,但可以免费读书,只需父母单位开个证明,就可免收学费,就这么简单。中学也时如此,甚至是有困难补贴,叫助学金,学校根据学生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批、发放,一学期是15元。


毛泽东时代的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

每当在课堂上念起这句话时,我们的内心是温暖地洋溢着骄傲与幸福。

毛泽东的时代没有上看不起病,这是中国社会创造的的奇迹,人类历史的奇迹!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那个时代我们的国家很穷,但人们都能看得起病。城市的职工享受公费医疗,职工的家属跟着沾光享受报销半价。医院根据病情节约着给患者用药,不过度医治、不浪费。医生不给患者成瓶开药、用药,按用量开几天的药,用小药纸口袋装药片,口袋上用笔标明一天几次,一次几片,几天的药量够患者用的了。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农村的免费医疗体系的建立,是毛泽东时代的一个创举!绝对是一个历史的创举!
千百年来,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毛主席的一个指示就解决了:“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村村队队都有自己的“赤脚医生”,头痛脑热的病不用出村就地解决了。

城市的医生、专家们,经常下乡巡回医疗,给农民兄弟们看病解难,同时又指导帮助赤脚医生的医术水平。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毛泽东时代的干群关系是最融洽的血肉情关系。干部是群众的贴心带头人,群众是干部的坚实后盾。

那个时候,焦裕禄式的干部并非是焦裕禄一人,而是这一时代的干部大都是这样优秀,焦裕禄是其中的代表。视人民为父母,做人民的儿子。

那个时候,单位的干部主动到职工群众的家中调查走访,帮助职工解决生活困难。了解困难职工家庭的生活费是否每月人均7元,不够这个标准,可以向单位申请予以补助。

总之,那个年代的人们都能吃上饭,上得起学,看得起病。这是千百年历史的一个奇迹!

当然,那个年代是贫穷的,但这种贫穷是从旧社会所带来的沉疴痼疾,绝不是新社会的错!而我们今天社会的富强,也正是以新社会为基础,一步步走过来的!

怀念过去应该留恋的是什么?毛泽东时代是最具幸福感的社会!原创 雪中小风车 雪中风车 2022-01-22 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