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中国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试行免签政策。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当天,从澳大利亚前往中国的机票预订数量增加了20%;今年以来,澳大利亚入境中国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55%。这也是继去年12月和今年3月两次对12个国家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后,中国免签“朋友圈”的再次扩容。

几轮免签下来,随着外国游客和博主蜂拥来华,其体验见闻与西方媒体的宣传产生了极大反差,许多人感受到了文化震撼,一时间“China travel”火爆海外社交网络,成为新的流量密码。“我们想看看中国的真实之美”,英国博主哈钦森的话代表了很多外国人的心声。

所谓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也译作文化休克),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常见概念,一般指当人们面对并不那么熟悉的文化体系、符号意义和行为时出现焦虑和不适的现象。有学者认为,文化休克会导致跨文化旅行者的排斥、失能和焦虑状态;而更多学者则相对乐观,认为文化震撼会开启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人们会重新调试对异质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进而逐渐拥抱、接纳和融入新的文化,而这也是人类文明交流和演进的必然。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海外博主来华后感受到的文化震撼格外强烈,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西方媒体长期对中国的“妖魔化报道”。自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命题以来,西方对我国的妖魔化报道一直存在,“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相对缺乏真实的、客观的、正面的报道,长期身处这种信息环境中的受众很难不受影响。而且,由于全球信息传播的不均衡,西方媒体的论调很容易扩散到全球南方国家,也对当地国民的对华印象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东西方发展水平变化产生的巨大落差。客观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间的确存在差异。文化震撼既可能是源于媒体建构的环境,也可能与自身体验相关。早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曾取前往美国的移民为对象,移民们刚到达美国时,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的确令他们大为震撼,“美国梦”也一度成为好莱坞的经典叙事。但如今,西方社会陷入了普遍的发展停滞。据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1973年至2016年,剔除通胀因素,美国工人实际收入年均增长0.2个百分点。同时,美国家庭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收入最高的前20%人群家庭财富增长了27.41%,而末端20%家庭的实际收入不升反降。面对毒品、医疗、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日渐常态化,当他们从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抽离,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了传说中“破败”中国的生活,“耳听”与“眼见”的强烈反差会强化他们的文化震撼。反过来,对比30年前中国人出国,尤其是去往西方国家时所感受到震撼,如今出国的中国人已很难有这种感觉,甚至感到不如中国,这种反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从长期看,来华外国人普遍的文化震撼一定程度上也与西方的文明优越感有关。从“黄祸论”、傅满洲到陈查理,在文化交流的早期,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便已然存在。二战后,明面上文明优越论、种族优越论遭到摒弃,但暗地里这种观念却未被根除。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昭昭天命”“普世价值”的思想反而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科技、体育、环境等诸多领域习惯于充当“教师爷”,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文明优越感。科技上,外国的科技进展常被怀疑为剽窃;体育赛场上,他国运动员的成绩也被怀疑存在兴奋剂问题;环境问题上,甚至出现了“治理沙漠是破坏环境”的怪论,仿佛只有承受自然灾害才是热爱自然一般。当中国的文化自信冲破了西方的文明优越感,扯下了“教师爷们”的老花镜,才让他们真的能放下身段,了解真实的中国。

因此,对一些国家开放“免签”,让外国人来华、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感受到的文化震撼,对澄清西方抹黑、树立中国真实的正面形象是一件好事。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依然艰巨,要消除西方公众对华的成见仍需时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经历过文化震撼,相信更多人会选择重新认知、理解和拥抱中华文明, 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将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景。(作者是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