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赛第三轮,葡萄牙是压力最小的强队。

经过前两轮的取胜和胜负关系上的占优,他们早早锁定了小组第一的位置,所以在第三轮小组赛,球队可以想干啥就干啥,只要最后不丢人就行了。

比如C罗想进个球,那就可以首发出场,比如其他人需要轮换,那就可着劲上替补,最重要的是,在这场并不重要的比赛,罗伯特-马丁内斯可以践行他心中的完美战术。

然而,就是他心中的理想状态让葡萄牙丢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发出炉,这个人员使用和站位布置就似曾相识。

三后卫镇守防线,达洛特这个后卫球员和内托这个进攻球员组成双翼卫,若昂-内维斯和帕利尼亚组成一攻一守双中场,然后便是菲利克斯、C罗和小孔塞桑的前锋线。

这个战术打法,和当年比利时在2018年世界杯上的思路如出一辙。

同样是三后卫镇守防线,翼卫由卡拉斯科和默尼耶组成,双中场是德布劳内和维特塞尔,身前三人则是阿扎尔、卢卡库和默滕斯。

怎么样?是不是几乎一模一样?

这就是罗伯特-马丁内斯理想中的战术打法,以控球和局部的传切为主,重视进攻端的线路设计,至于无球的时候怎么兜底,怎么防守,那不是关键。

当然了,反正是毫无压力的第三场比赛,只要不输球,怎么打都无所谓,但随着葡萄牙开场送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葡萄牙也难免背负上了一定的压力。

罗伯特-马丁内斯这套东西,就是理论上看起来无懈可击。

尤其是在进攻端,宽度被平均占据,两个边路、两个肋部和中路都有球员占据,所以看起来内线、外线都能打,内切射门、套边传中,包括和中锋在肋部做传切,好像都不是问题。

然而到了实战,问题一下子就会出现。

当年的比利时,卢卡库还很稚嫩,背身技能非常匮乏,这样一来,即便两个半扇各有阿扎尔和默滕斯带队,但对手只要一紧缩中路,内锋的操作空间立刻被大幅压缩,结果就只能转向下底传中和外围远射这两个办法。

今天的葡萄牙也是一样,C罗没有多少背身能力了,难以给身后的队友扮演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回合里,C罗只能在禁区内等球,于是葡萄牙的进攻手段也只是传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鲁吉亚今天摆出五后卫,防的就是禁区内的各种危险,所以清理这样的传中球不在话下。

第一线一字排开的五个球员难以攻破对手的防线,罗伯特-马丁内斯这套战术接下来的操作就是两个中场要开始插上了,所以从上半场中段开始,帕利尼亚就上来远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第35分钟,帕利尼亚的确给C罗做出了好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样的操作极具风险,因为你一旦在帕利尼亚这条中场线丢掉了球权,那么对手此时发动反击,那就将直面最后兜底的三个后卫。

在身前的保护力量已经因为上前参与进攻而被击穿的情况下,这三个后卫要既防纵深,也防宽度。那你就想象一下,这三个后卫需要具备怎样的个人能力,才能完成前场攻坚不力时的兜底工作。

如果说当初的阿尔德韦雷尔德等人还能承担,那么今天的安东尼奥-席尔瓦、伊纳西奥这样的球员做得到吗?

就这样连一点都扫不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穷尽了一个上半场没有收获之后,葡萄牙在半场用鲁本-内维斯换下了帕利尼亚。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罗伯特-马丁内斯的换人思路,进攻打不开的时候,他的第一思路便是继续提高传接球的效率,当然了,你也可以将这个换人理解为鲁本-内维斯的远射更好。

但是,这只会继续加剧后场的不稳定情况,因为帕利尼亚上半场可以回追破坏格鲁吉亚的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指望鲁本-内维斯做到这一点?他替补出场不到7分钟就拿黄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第53分钟,格鲁吉亚继续从伊纳西奥这一侧达到前场,一个传中打进来,达尼洛-佩雷拉解围失误,迪奥戈-科斯塔将球留在界内,若昂-内维斯在两人包夹中尝试突破,结果为格鲁吉亚球员送上球权,也将安东尼奥-席尔瓦送上刀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卫线上一连串的失误,让格鲁吉亚最终获得了点球机会,凭借点球,格鲁吉亚完成两球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葡萄牙还是没能避免丢人的结果。

这场比赛,和比利时在2018年世界杯1/8决赛一度以0-2的比分落后于日本队是一模一样的问题和毛病,首发战术看起来天衣无缝,但打到场上就四处漏风。

核心问题,就是前场没有支点,没有背身能力。

当年的卢卡库还带着埃弗顿时期的天真,打法也仍然趋向于拉边接球,压不住对方后卫线,所以他无法给身侧的阿扎尔和默滕斯提供空间,内锋如此,肋部和边路自然就难以打出内容了,然后压力倒灌,导致后卫线出错,被对手连进两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葡萄牙,问题也是类似的,C罗本就不是中锋,更不用说39岁的现在了,他撑不住后卫线,菲利克斯和小孔塞桑就没有发挥的空间,这套战术的最大意义也就消失了。

然而,当年的比利时真有技术,不管是阿扎尔、默滕斯,还是打在外围的卡拉斯科和德布劳内,甚至是维特塞尔、阿尔德韦雷尔德和维尔通亨,都是技术层面没有问题的点位。

所以0-2落后于日本队,换上一个费莱尼,局面立刻发生质一般的改变,比利时最终也赶在比赛结束前完成三球逆转。

然而葡萄牙呢?除了射门环节,菲利克斯一直都是花架子的类型,内托和小孔塞桑到了国家队只能用爆发力在外围突破,那么攻坚不力,你往上投入的资源越多,葡萄牙这三个后卫兜得住这么大的屁股吗?

最重要的是,0-2落后,你有费莱尼吗?

没有,所以罗伯特-马丁内斯也只会对位换人。

这让葡萄牙到了比赛最后时刻,也无法给格鲁吉亚防线施加最大的压力,从这一点来说,罗伯特-马丁内斯还不如斯帕莱蒂,后者再不会搭配,最后时刻至少能一起怼上斯卡马卡和雷特吉,葡萄牙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所以挽回颜面都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反正这是一场结果层面没有意义的比赛,即便如此输球,葡萄牙也一样能以小组第一的名次晋级十六强。

然而,大赛里的每一场比赛都会影响之后的比赛,今天的C罗首发出场却没有刷到进球,带着沮丧和愤怒的心情回到替补席,那么1/8决赛,葡萄牙再次派上前后两老时,C罗还能提供多少作用呢?

最重要的是,这场比赛十足地暴露了罗伯特-马丁内斯的战术水平。现在有C罗和佩佩,他还得为了这两员老将的发挥做一点牺牲和调整,等到老将淡出国家队,罗伯特-马丁内斯开始真正按照他的战术思想建设球队的时候,葡萄牙队就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所以,葡萄牙球迷且看且珍惜吧,以后有的是乐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