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第八回,名目叫“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是忠于大汉的王允,为了除掉篡权乱政的董卓,就说服了一个叫貂蝉的丫鬟,然后利用她施行美人计,搞得董卓和吕布这对干父子反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人计最终的结果,是吕布按照王允的计划,真的干掉了董卓。

这虽然只是小说的演绎,但因为情节等方面编还不错,所以很多人就都相信了,但是当年的真实情况真是这样吗?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貂蝉这个人物虽然有原型,但她却不是王允设置的美人计,人家的真实身份是董卓的侍女,不过吕布e这个侍女的确发现了一些作风上的问题,而且还被董卓发现了,董卓为此还对吕布动了手。

从这点来看,这分明是吕布有错在前,毕竟是你吕布先管不住下半身,且染指的还是你干爹的女人,你这在古代不光属于作风问题,还有伦理问题,因此理亏的吕布,有什么理由,为此就杀他的干爹呢?

其实美人计的背后,还有一些被大家忽视的线索。

当年董卓为什么会篡权呢?

起源是袁绍看出了东汉朝廷的颓废,他本人没存好心,但以他的实力,没法直接动手,于是他就利用外戚头子何进,和宦官蹇硕的“小矛盾”,挑起了外戚和宦官团体的整体冲突,在这个过程中,袁绍又建议征召外面的边将过来助威,董卓就是这个时候从地方走向的中央。

不过当时袁绍自己已经有一帮班底,外戚和宦官火并之后,他自己就能把事摆平,所以董卓等人一开始就只是来助威的,因为属于走形式,所以董卓等人带的兵马其实都不多

等到外戚和宦官按袁绍的计划火并之后,董卓突然不愿意当陪衬了,他直接开始主动参与,但是当时的董卓,只带了几千的西凉嫡系军马,这些人是不具有压达到性的优势的,于是董卓有动起了增加外援的打算。

当时的董卓不光是西凉的实际带头大哥,还是并州名义的话事人,因此董卓就把主意打到了并州军的身上,不过当时并州军人家也有自己的带头大哥,这个人叫丁原,董卓认为自己肯定没法说服丁原,于是就打算从丁原的手下上寻找机会。

最后董卓精挑细选之后,他就把最终的目标锁定在了丁原麾下吕布的身上,在董卓的一番利诱之下,吕布背叛了原来的大哥丁原,成了董卓的人,而并州军所部也就顺理成章的被董卓给控制住了。

有了并州军的加入,胜利的天平才顺利导向董卓,袁绍当时的底牌远不如董卓,于是他辛辛苦苦谋划的一场大变,最终被董卓给占了便宜。

董卓篡权以后,就开始向麾下分发红利,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当时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军,给了董卓决定性的帮助,但是人家董卓的基本盘却是西凉军,所以在分发红利的时候,董卓自然会优先照顾自己的基本盘,于是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军,功劳虽大,但事后的奖励却并不如董卓自己的嫡系。

这种矛盾产生以后,就被有心人王允给看到了,他还发现,董卓不是个干政治的料,因为他大部分的手段都是以暴力为主,一些非暴力的手段也是错招连连,因此在当时王允的判断中,董卓短时间是无法消除西凉军和并州军之间的矛盾的。

于是王允就开始向吕布伸出橄榄枝,吕布本来就对董卓不满,而且还被董卓抓住了道德伦理问题,按照常理推断,自己就是一直跟董卓混,也不会有什么光明的未来,再加上王允的挑唆,吕布就下定了和董卓决裂的决心。

这就是王允美人计背后的真实故事,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充分看出王允的不一般:

第他能够看透表面现象直奔本质——董卓和吕布的关系,并没有表面那么好,而且率部对董卓是有强烈怨恨的,吕布这个人是可以争取的,如果吕布被争取,那么别看董卓已经能够废立皇帝,他一样有被翻盘的机会。

一个能看清事物本质的人,和一个只会被表象迷惑的人,他们的职场工作能力以及待遇,将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