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个别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故意将麻精药品作为毒品贩卖(主题)

最高检指出,此一批典型案例暴露出麻精药品的使用、流转等监管有待加强(副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卢越

急诊科主任违规向吸毒人员长期、大量提供杜冷丁;某医院医师为牟取非法利益,先后50余次将盐酸吗啡注射液等麻精药品贩卖给吸毒人员……

6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惩治涉麻精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犯罪典型案例。记者注意到,典型案例中涉案麻精药品的来源渠道涉及境外、医院、药店、个人等,其中部分案件的犯罪主体为医疗从业人员。

“医疗从业人员具有接触、获取此类药品的便利条件,具有专业的药理知识,应当能够清楚认识到滥用麻精药品的危害。但个别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为了牟取非法利益,故意或放任贩毒人员将麻精药品作为毒品贩卖或供他人吸食。”最高检重大犯罪检察厅负责人介绍,“这些案件也暴露出麻精药品的使用、流转等监管有待加强。”

其中一起案例中,被告人刘某庭系某医院急诊科主任,2019年至2022年,刘某庭在未亲自诊查患者、未建立相应病历的情况下,违反国家规定,利用麻精药品处方权多次向吸毒人员杨某洪开具麻醉药品盐酸哌替啶(“杜冷丁”)处方,或者将自己的麻精药品处方权账号、密码提供给杨某洪,任由其在医院电脑上开具杜冷丁处方,共计非法开具杜冷丁2846支。

2023年2月17日,湖南省怀化市洪江人民检察院以刘某庭犯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依法提起公诉。2023年5月12日,湖南省洪江人民法院以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判处刘某庭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3万元。刘某庭不服,提出上诉。湖南省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怀化市洪江人民检察院针对该案暴露出的麻精药品管理缺位、医疗从业人员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依法向涉案医院及区卫生健康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全区医疗机构开展麻精药品滥用问题深度治理。

对于该案的典型意义,最高检阐明,医疗从业人员作为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精药品的主体,具有接触、获取此类药品的便利条件,实施相关犯罪的手段隐蔽,社会危害大。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麻精药品管理、使用漏洞,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专项治理工作,协同多部门全面加强监管,从源头上堵塞麻精药品失管滥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在徐某贩卖毒品案中,吸毒人员陈某因患病到某医院治疗,结识了该院医师徐某,后陈某向徐某提出非法购买盐酸吗啡注射液等麻精药品,徐某应允。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徐某为牟取非法利益,明知陈某系吸毒人员,仍先后50余次将盐酸吗啡注射液等麻精药品贩卖给陈某,违法所得共计人民币5.2万余元。经鉴定,徐某贩卖的药品中含吗啡等成分。

2023年6月14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徐某犯贩卖毒品罪依法提起公诉。2023年10月10日,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3万元。该判决已生效。

针对该案反映出的麻精药品脱管问题,六盘水市检察院会同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对涉案医疗机构有关麻精药品监管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依法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推动该医疗机构组织医务人员培训1925人次;对4名存在违规问题的相关人员解除劳动合同,堵塞管理漏洞。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