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省委召开全省开放合作座谈会,系统总结最近几年省党政代表团学习考察成果,提出要始终保持进取心态、奔跑姿态、赶超状态,同时也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吉林开放合作的大门一定会越开越大,全面振兴的合作伙伴一定会越来越多。

先梳理一下我们的“朋友圈”。

去年以来,吉林省党政代表团足迹遍及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新疆、西藏、浙江、江苏、安徽、山东、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四川、陕西15个省区市,先后举办 16场经贸交流活动,签署11份省际合作协议、341个签约项目、合同引资额4980.32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1月10日,省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邹乃硕 摄

扩大的是省际“朋友圈”,拓展的是共赢“合作圈”。今年1至5月份,吉林省招商引资资金到位项目1234个,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2%,引资质效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0月19日,省委书记景俊海,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来到吉林省重点企事业单位高端人才招聘南京站活动现场,详细了解招聘情况,与求职人员亲切交流。邹乃硕 摄

省委这次召开专门会议,提出对标先进“坐不住”、率先突破“等不起”、赶超跨越“慢不得”。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持续扩大开放合作,吉林学什么?怎么干?

对标先进找差距,把好经验好做法学到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这两年的学习之旅中,我们看到:北京全面加强“四个中心”建设,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课题。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二十多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擘画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图景。各兄弟省区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努力服务国之大者,体现出强烈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1月7日,吉林省党政代表团到天士力控股集团考察,实地了解企业创新发展、产业体系打造、智能制造技术升级等情况。邹乃硕 摄

天津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每一项都是基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场景”。辽宁紧扣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超常规举措打响新时代“辽沈战役”。各兄弟省区市纷纷把自身发展置于世界大潮流、时代大变革、国家大格局、区域大战略中思考、定位和摆布,让人印象深刻。

经济强省江苏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家底,去年GDP达到12.82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增至5座。四川GDP迈上6万亿元台阶。陕西GDP达到3.38万亿元,稳居西部第二。尽管各兄弟省区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仍然没有停下奋斗脚步,而是秉持事事争先、不甘人后的精气神,铆足干劲、干到最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4月26日,吉林省党政代表团到内蒙古学习考察,两省区政府深化合作框架协议。邹乃硕 摄

内蒙古大手笔“腾笼换鸟”,从之前的“羊煤土气”到现在的“煤头化尾”“追风逐日”。安徽专注转型发展,首位产业“汽”势磅礴、光伏储能聚“光”成炬、新型显示“屏”步青云、人工智能“谷”动世界。各兄弟省区市敢于摒弃墨守成规的陈旧观念、敢于打破看摊守业的路径依赖,干成了很多过去不敢想不敢干的大事。

广东坚持打改革牌、走开放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蹄疾步稳、成效扎实。上海全面发力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五型经济”,巩固了全国乃至全球城市的龙头地位。黑龙江抢抓中俄战略合作机遇,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兄弟省区市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上尽显“十八般武艺”,让产业生机勃勃、市场生意盎然、社会生动活泼。

兄弟省区市紧跟核心、不忘重托的忠诚之心,登高望远、善谋善为的开拓之心,励精图治、奋勇争先的进取之心,敢为人先、大破大立的变革之心,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明之心,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思考,认真借鉴运用。

取长补短促合作,为全面振兴增势赋能

携手兄弟省区市,加强同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更好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全面振兴寄予的深切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1月24日,黑龙江省党政代表团一行到中国一汽实地考察。邹乃硕 摄

这两年,吉林省与辽宁、黑龙江实现互访,到内蒙古学习考察,共同促成了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良好局面;深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千方百计引项目、汇资源、聚人气,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突破增添了新动能。

吉林省与浙江省、天津市与长春市开展对口合作,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至今结缘已有七个年头。吉林与浙江全面建立了高层互访、结对联系、协调推进、干部互派等4项机制,省市县对口合作实现全覆盖,协力打造了“一市一园区”“一市一中心”以及对内对外开放3类共建合作平台,中车长客轨道交通、松原正泰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天津与长春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开展多个重大项目合作,组织开展双向互派干部挂职,始终保持着互利互惠发展的良好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4月28日至30日,吉林省省党政代表团在陕西学习考察。图为代表团一行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认真了解创新创业支持措施和成果。邹乃硕 摄

吉林与陕西渊源深厚、情谊绵长,特别是近年来,两省进入了走动最频繁、关系最密切、合作成果最丰硕的时期。早在2019年,两省就在西安召开吉陕协作创新发展经贸交流会,明确了“吉陕一家亲”的合作定位。2020年,两省又签署了“1+14”合作协议,涵盖科技、金融、旅游等多个方面。今年4月,吉林省党政代表团再次访问陕西。五年间,陕西省签约在吉落地重大项目38个,一批陕西企业进入吉林投资兴业,“吉陕一家人”越走越亲、越走越近。

吉林与安徽的合作,发展极为迅速。去年10月,吉林省党政代表团到安徽学习考察,时隔仅7个月,安徽省党政主要领导就率团回访,可见双方关系之密切。目前,投资126亿元的阳光新能源大安市新能源装备制造及氢基产业项目已经开工,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正在支持奇瑞对东南汽车生产线的升级改造,蔚来与中国一汽达成换电模式战略合作,科大讯飞智能助理产品在一汽大众、一汽红旗等多款车型中累计使用已达500多万套......在两省高层直接推动下,吉皖合作已经呈现出蒸蒸日上、节节攀高的大好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4月28日至30日,吉林省党政代表团在陕西学习考察,在西安高新区展览馆详细了解发展历程、产业政策和未来规划。邹乃硕 摄

目前,吉林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面振兴、其时已至”,“率先突破、舍我其谁”。

向先进学习,要解放思想学、开拓创新干。持续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切实把“放”和“活”的要求落实到营商环境建设方方面面;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用好中俄开展“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重大机遇,在推动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要紧盯关键学、聚焦重点干。围绕以“四大集群”培育为重点、以“六新产业”发展为方向、以“四新设施”建设为保障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布局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突出抓好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充分挖掘消费潜力,进一步激活资源要素,千方百计稳增长、扩内需,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要互通互鉴学、互惠共赢干。持续加强同兄弟省区市协调协作,进一步完善党政互访、结对联系、会商研判、干部互派、经贸交流、协同创新等机制,以“五化”闭环工作法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见效,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常态化的区域互动新格局。

要结合实际学、脚踏实地干。既要学思路、学视野、学布局,更要学精准施策、精细管理、精确落实的理念方法,立足吉林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创造性吸收转化,真正做到学实招、干实事、求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17日,省委书记景俊海主持召开全省开放合作座谈会。邹乃硕 张野 摄

“我家大门常打开”。当吉林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看好吉林、愿意投资吉林,吉林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之路也就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作者:策划/于迅来 采写/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锐 黄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