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三首》

白居易

(其一)

满窗明月满帘霜,

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

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

钿晕罗衫色似烟,

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

叠在空箱十一年。

(其三)

今春有客洛阳回,

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

争教红粉不成灰。

白居易从苏州回来后,曾任秘书监、刑部侍郎,但因为生病,他自请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回到洛阳,居住在履道里。太子宾客是正三品,年俸七八万钱,米四百石,另配有仆役三十人,警卫三十八人,车辆四乘,马四匹,驴六头,饲料钱每月六千钱,永业田二十五顷,职分田九顷。其后白居易又任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皆是正三品以上,其俸银与钱粮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白居易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居易画像

白居易晚年生活优裕,经常和同在洛阳的刘禹锡诗酒唱和,并不时散钱财给穷人。但有一点颇为后世人所诟病,就是他蓄养了大量的家妓,并写了许多狎妓舞宴的诗。这些家妓大多十三四岁,有名字的有樊素、小蛮、菱角、谷儿、红绡、紫绡,其余没名字的,就不可胜数了。最让人感到愤怒的是,“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白居易只要觉得这些歌女老了丑了,就马上卖掉,另买一些年纪小的姑娘,而且十年中换过了三次。白居易自视为风雅之举,频频在诗中自夸、炫耀!

白居易此等做法,与早年给湘灵写情诗的他、中年写《卖炭翁》《观刈麦》《买花》的他,形成巨大反差。清人宋蓉塘就讥讽白居易,说他后期的诗“忆妓多于忆民”。近人王韬则将白居易、杜牧并举,说:“昔白香山离杭郡,忆妓多于忆民;杜樊川在扬州,寻春胜于寻友。”

此外,白居易晚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以诗杀人案”。《全唐诗》《唐诗纪事》均记载了此事:关盼盼,风姿殊丽,善歌舞,是徐州有名的歌妓。徐泗濠节度使张尚书十分喜欢关盼盼,便纳她为妾。一日,白居易拜访父亲的老部下张尚书。张尚书设宴热情招待了白居易,并在酒酣耳热之际,让关盼盼跳舞助兴。关盼盼舞姿翩翩,宛若天女。白居易大为赞叹,便模仿李白夸赞杨玉环的《清平调词》,赠诗一首,其中有两句曰“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说关盼盼就像花中之王牡丹一样,醉态迷人。主客尽欢而去,此后,白居易一直没有张尚书与关盼盼的消息。

过了十二年,司勋员外郎张仲素拜访白居易,出示了《燕子楼》诗三首。白居易见言辞婉丽,便问是谁所作。张仲素说是关盼盼所作。这三首诗其一曰:“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其二曰:“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一十年。”其三曰:“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琴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张仲素说:“张尚书已经去世,葬在洛阳。徐州城有张氏旧宅,里面有一座小楼名叫燕子楼,关盼盼因眷恋张尚书,发誓不再嫁人,已在燕子楼住了十多年。”

关盼盼《燕子楼三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盼盼《燕子楼三首》

白居易因感慨张尚书与关盼盼之情事,便想象关盼盼在燕子楼独守空闺、虚度青春的情态,写了《燕子楼三首》。

写完之后,白居易觉得意犹未尽,就又写了一首绝句:“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其大意说:张尚书不惜黄金,买了四五个像花儿一样的女孩,让人教她们唱歌跳舞,费尽心力。可一旦张尚书去世了,竟没有一个人为他殉情。

后来,张仲素回到徐州,把白居易写的四首诗带给关盼盼。关盼盼反复读了几遍,说:“张尚书死后,我之所以没有为他殉情,苟活至今,是怕百年之后,有人说张尚书重色,让妾室自杀以陪葬,玷污他的名声。”随后,关盼盼写了一首诗:“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责备白居易逼迫自己殉情。后来,关盼盼郁郁不乐,绝食而死。临死之时,关盼盼吟诗“儿童不识冲天物,谩把青泥污雪毫”,怒斥白居易像无知小儿一样,往自己身上泼烂泥。白居易听闻此事,悔恨不已,只好出资请人将关盼盼葬在张尚书坟墓旁边。

燕子楼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子楼旧照

此案疑点甚多。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谁是张尚书?第二,白居易是否在诗中表达了逼迫关盼盼殉情之意?关于张尚书,有人说是张建封,有人说是张建封的儿子张愔。持张建封之说者认为:张建封风流儒雅,才情非凡,与关盼盼堪称郎才女貌;而张愔乃鼠獐之辈,又岂能与关盼盼比翼齐飞?持张愔之说者认为: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前有一个序,说“余为校书郎时,游徐、泗间”,白居易任校书郎时为公元802年,而张建封已于公元800年去世,因此,只能是张愔。关于白居易诗中是否有逼迫关盼盼殉情之意,肯定者认为:白居易诗中“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而否定者认为:这几句诗不过是白居易的一种人生感慨,并无劝诱关盼盼殉情之意。

张尚书应是张建封,理由是张愔在张建封死后,自立为节度使,不服朝廷辖制,是朝廷讨伐的对象,白居易不可能去赴一个叛贼的酒宴。白居易晚年好畜家妓,在诗中逼迫关盼盼殉情,亦在情理之中。白居易的这几句诗,对于关盼盼来说,不啻于杀人的刀子,催命的咒符。

白居易生命最后几年,患了风疾,半身不遂。于是,他遣散了樊素、小蛮等歌妓,卖掉了良马,并用元稹给自己的润笔费重修了香积寺。此后,白居易笃信佛教,一心向善,并出钱挖通了洛阳龙门潭一带的八节石滩、九峭石,使船夫再也不用冬天跳到水里去推船。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本文转载自“中华书局1912”,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