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松江区泗泾镇泗通路上的泗泾医院,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作为泗泾医院副院长兼口腔科主任,徐娟一直致力于推动口腔科的建设和发展。

她曾获第四届“上海市区域名医”、第五届“松江工匠”称号。在2023年度上海市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名单中,她是“科普引领专项”项目唯一入选的牙科专家。从医二十六载,徐娟的心愿,就是“让患者绽放出最美的笑容”。

全口牙齿都坏了,也能通过治疗焕然一新

来到松江区泗泾医院之前,徐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口腔科的主任医师。2020年,她作为口腔学科带头人引进来到松江,成为泗泾医院的“宝藏专家”。徐娟说:“我把三甲医院对病人的诊疗思路引进至泗泾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中,徐娟观察到,在社区医院、民营诊所,治疗往往以病人诉求为主。比如病人提出牙疼,检查发现需要拔牙,就把那颗牙拔了。但在三甲医院,一个病人来到牙科,医生要以全科视野评判患者的牙病。

“比如患者有一颗牙松动了,需要拔除,医生还要看他全口牙的情况,如果评估发现松动牙是由于牙周病导致,就要先把牙周的基础治疗做好,再拔这颗病灶牙。同时,我要询问患者,你以后只是希望这个位置再有一颗牙,还是期待这颗牙具备基本的功能?然后,根据病人意愿,再决定做种植牙还是能活动的假牙。”

徐娟介绍,参考三甲医院的治疗方式,医生应当用全局化、整体化的思路给患者制定一套治疗方案。“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给患者提供最优方案和过渡方案,让他自己选择。”

徐娟接待过一位得了重度牙周病的中年患者。“来的时候,她的牙全都是残根残冠。整个人气色很不好。”由于牙病严重,病人的饮食退化到只能食用豆腐、蛋羹之类的软食,无法支撑高强度工作所需要的营养量。

徐娟了解到,患者因为牙疼,长期睡眠不良,导致情绪焦虑。患者自述,好几颗牙都是自己掉的,嘴里缺牙,说话都不好意思张口,遇到公开场合发言更是尴尬。

按照传统的处理方式,患者的全口牙都要拔掉,然后安装假牙。

但作为牙科领域的“三站博士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博士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及口腔医学博士后,徐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她告诉患者,在将现有的天然牙维持好的基础上,把牙周处理好,再辅以局部种植牙,就能形成新的、完美的牙齿整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徐娟的诊室里,记者看到了她为患者定制的三套不同的牙齿修复矫正模型。她向记者解释,全口牙的治疗不能一步到位,就像驼背不能一下子扳直了,要让患者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通过系统的牙周治疗,后期再对打桩固位,患者的全口牙果然被塑造一新。记者看到,完成治疗的患者在最近的工作照上展现出甜美的笑容,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神采奕奕。

刷牙是一门学问!引导患者建立口腔保健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牙齿健康的标准是: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也就是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牙齿好了,可以明显提升生活质量。

徐娟向记者科普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口腔的很多疾病在全身都是有表现的,口腔菌群有300-500种,如果控制不好,会造成牙齿松动、脱落等情况。”

2011年,徐娟在美国国立卫生院(位于马里兰州)做博士后,注意到当地有个规定——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必须要有一份牙医开具的无龋齿证明才能入学。“有龋齿就要赶紧去治疗。对于牙齿的整齐度,牙齿的白净度,他们也很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让徐娟意识到口腔健康科普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不厌其烦地向患者进行椅旁宣教。“一年两次洗牙,属于基础保健和常规护理。如果已经有了牙周病或者牙龈炎的迹象,那么一年至少要做3到4次口腔护理,及时去除口腔病灶,因为病灶会导致细菌快速繁殖。”她举了个例子,“比如刚开始只是一颗牙蛀了,你没补,窝洞里的细菌会在口腔和唾液里蔓延,影响到其他牙齿。”

对于口腔保健来说,刷牙是一门学问。“刷牙,首先涉及到牙刷的选择。建议大家首选刷毛软、刷头小的牙刷,倒不在于是不是电动牙刷。牙刷太大,伸进口腔,把刷毛压扁了,就没有摩擦力了。浮刷力度要适当,用力太小刷不干净,用力太大会刺激到牙龈,把牙龈刷出血。”她说。“但如果用正常力度刷牙,发现牙龈还是出血,说明牙结石沉积到了牙周袋里。刷牙时,结石碰到牙龈黏膜,就会破损出血。”徐娟介绍。

她给记者展示了几幅因为刷牙不当导致牙齿损坏的照片。患者牙釉质缺损,露出了牙本质。“有的人喜欢用硬毛牙刷,在牙龈和牙齿相接的地方横向使劲刷,导致牙齿颈部都快刷断了,造成楔状缺损,就像图中一样。”

她还建议,对于平时刷牙刷不到的地方,可以通过定期洗牙来清除结石、菌斑、软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牙刷最好一个月换一次。至于牙膏,作为一种摩擦剂,主要作用是把压面上的软垢和菌斑刷掉。牙膏有不同味道,用于调节口腔里的微环境。“不同的牙膏,颗粒粗细不同,起泡程度也不同。每个人牙齿的情况不一样,比如氟斑牙患者,适合选择颗粒粗一点的牙膏,摩擦效果强,更容易去处菌斑。”徐娟告诉记者。

至于刷牙时长,“以我自己来讲,每天早晨刷牙三分钟,晚上我要把牙齿仔仔细细刷三遍,大约需要10分钟。”她说。

让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更广泛的群体

在泗泾医院,徐娟为从普通门诊转诊到特需门诊的患者解决疑难杂症。“比如磨牙的复杂根管治疗,之前治疗失败、需要做根管再治疗的患者,等等。”

与患者面对面时,她十分重视营造医患平等对话的氛围。“患者第一次找我,我会先花半个小时,听他描述牙病的发展过程。对于医生来说,这个过程只能通过患者的讲述来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倾听患者诉说,然后沟通,徐娟会问病人:“你希望你的牙齿通过治疗,能达到什么样的状态?”

她向记者解释用意,“不是说我是医生,让患者听我的就行。医患之间是合作关系,好的治疗结果要靠患者的主观意志去推动,并非医生个人就能决定。”她希望通过引导患者的主动性,强化患者治疗和恢复的动力,也会对病人进行口腔治疗的科普宣讲,潜移默化影响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现在信息发达,病人自我学习的渠道也非常多。有位病人第二次来的时候,讲述了对病情治疗的预期,讲的比护士还好,最后治疗结果也很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泗泾医院,徐娟带领口腔科团队,为区域患者提供贴心、高质量的诊疗服务,五年来,口腔年门诊量由18000人次上升至80000人次。

作为泗泾医院分管科学教研的副院长,徐娟每周定期组织开展研究生文献分享,以及科研科普视频和推文的讨论,鼓励科室医护人员在学科科研、科普、临床方面全面发展。

同时,她也协助院长开展人力资源工作。“近年来,我们口腔科先后招聘了双一流院校毕业的牙专科人才将近20人,研究生比例超过85%。最近又引进一名副高职称的医生,助力团队力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