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山西省文联承办的全国文联网信工作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落实中国文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工作部署,认真总结近年来文联网信工作进展成效,谋划推动文联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强化“全国文联一张网”的理念和思路,落实互联、协同、共享要求,加强经验交流,深入挖掘文联组织开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文联网信工作迈上新台阶,中国文艺网记者采访了中国摄影家协会、黑龙江省文联、广东省文联、四川省文联、浙江省温州市文联、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文联六家单位的网信工作负责人。

今日推出首篇《中国摄影家协会:立足发展 开拓创新 以网信工作助力摄影事业高质量发展》,来听听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网信工作经验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1

当前,随着摄影器材的数字化、小型化、平民化,摄影群体规模日益庞大,人人都能拍摄、分享照片,全民摄影时代已经到来。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摄协是如何对重点领域技术进行开发,为大众提供优质网上服务的呢?

中国摄协:目前,中国摄协工作凸显出“参与人数多”“摄影活动多”“作品数量多”三个突出特点。随着摄影全民普及,在新形势下,为有效整合资源,做好服务工作,中国摄协有针对性地建立了三个方面的网络服务体系。

一、为更好服务会员,建立会员网络服务系统

目前中国摄协会员达2.8万人,为方便会员办理各项事务,我们开发了会员服务系统。系统具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建立会员管理系统,所有会员信息统一进入线上系统,实现了会员网上申报、会员缴费、作品上传展示等功能。完善了网上会员申报系统和专家网上评审打分系统,新会员发展的初评、终评工作都在网上系统中进行。二是开发完善中国摄协APP,建立起面向会员、功能整合、资源丰富的网络平台,会员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协会资讯、参与协会活动、了解业界动态等相关事项。三是建立中国摄影金像奖的申报和评审系统。金像奖是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从2022年开始,金像奖申报、公示以及部分评审工作都是通过网络进行。

二、为规范摄影活动,建立统一征稿评选系统

中国摄协每年组织多项摄影征集活动,来稿数量众多,给评审带来巨大挑战。征稿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将活动稿件的投送、整理都在系统内完成,既方便了摄影人投稿,也大大提高了协会工作效率,还能有效保护作品。2021年以来,该系统已经成功承接了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协等主办的多个全国性征集项目。此外,征稿平台还开发配备了评审系统,保证活动可在系统内完成评选,提高了评选效率和质量。

三、为有效开发作品,建立中国摄影家协会图片库

摄影界的创作作品数量多,且大多数摄影师作品较零散,缺乏整合和后续开发使用。为此,中国摄协专门开发建立了图片库,对入库作品进行统一的编辑梳理,以期“激活”这些作品的再利用。自2022年图片库运行以来,已经收录图片200余万幅,涵盖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体育、创意等各方面。目前,图片库已经开始向协会和业界的一些重要活动提供图片支持,相应也为创作者创造了版权收益。

Q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摄影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为进一步利用好新媒体优势,扩大协会活动影响力和提升全民摄影参与度,中国摄协采取了哪些举措?

中国摄协: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传播的主战场。充分运用互联网是中国摄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团结引领广大摄影人的重要抓手。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重点加强新媒体建设。

一是设立账号搭建矩阵,夯实传播基础。加强传播首先需要好的平台作为支撑。中国摄协官网改版,由“摄影门户网站、摄影网络媒体”属性,逐步向“网络服务平台”转化。在协会层面开通各新媒体平台账号,已形成包括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强国号”、新浪微博号、今日头条号、抖音号在内的新媒体矩阵,关注用户突破百万。协会下属单位和媒体也各自开设新媒体平台,形成传播联动效应。

二是优化稿件支持原创,丰富传播内容。互联网传播需要高频度推出优质内容,日积月累之功打造影响力。协会各新媒体平台认真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文联协会新闻、业界新闻、重大活动、优秀作品、青年影像、理论评论、征稿信息、团体会员、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基本覆盖摄影业界的各类资讯和展示需求,每年发稿千余条,其中原创首发、约稿稿件占总稿件的60%以上,常规稿件传播量每年可达上千万。

三是转变文风创新形式,增加传播黏性。我们在工作中注重开拓思路,探索适合互联网传播的风格。结合摄影界的特点,加强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亲和力和可读性。注重创新形式,在传统图文报道基础上,增加线上展厅、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传播形式,取得良好效果。

四是加强重点活动宣传,扩大传播力度。针对重大摄影节展活动,一方面加强正面输出,开设专题专栏,通过多种形式传播,并带动社会媒体转发。另一方面鼓励读者参与,在社交媒体上设立互动话题,带动读者讨论,增加热度。通过这些工作,促使重大活动宣传“破圈”。2023年7月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全网传播覆盖面达到7亿人次,2023年12月举办的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全网传播覆盖面达到15亿人次。

Q3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面对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国摄协将如何在推动文联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中国摄协:近年来,网信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是做好全局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21年以来,中国摄协在中国文联党组的领导下,在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的支持下,我们结合协会工作实际需求,在不断建章立制,维护网络平台安全运行,加强网上舆情管理,确保网信领域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上,克服开发资金、技术人才不足的困难,有针对性地重点投入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网信工作。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做好网信工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是激发文艺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抓手,是打造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行动。接下来,中国摄协将继续坚持把网信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网信工作为突破口,促进摄影事业不断发展。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编辑 | 张钰童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