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文元

前言

2005年,一位老人因病去世,但是,这则消息在他去世半个月后才被公布出来,他就是姚文元。

那么,你知道他被葬在哪里嘛?一般人还真的找不到,因为墓碑上并没有撰写他的名字。

出来两年多了,真想回去住住啊

1976年,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三位伟人都进入了生命的最后一个年头。

1976年1月8日九点五十七分,周总理停止了呼吸,永远的睡着了,他整整忍受了将近四年肌体从生到死蚕食般吞噬的漫长苦旅。

最后一次手术结束以后,周恩来有点心神不定,一天晚上,他满脸愁容的对守在身边的张大夫和警卫秘书说道,他的病就这样了,已经很清楚了,他不想再继续麻烦专家们了,专家们应该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为更多的人治病,他想要回西花厅,回那里再治疗......出来两年多了,真想回去住住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

张大夫他们听了心里也很难受,只好含泪安慰周总理,等他的病情稳定了就可以回家,只是,几天以后,周总理却没有再提回家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这样会使医务人员为难,所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周总理入院将近七百天的时间里,只有一次实在是受不了癌病的剧痛,他才将张大夫叫到身边,喃喃说道,他实在是忍不住疼了,想要哼哼,可不可以。

张大夫强忍着内心的悲痛说:“总理,总理,你疼就喊......没关系,怎么样疼得好一些,就怎么样!总理,你别......别再拘束......自己了。”说到这里,滚烫的泪水已经忍不住滑落。

这个时候,止痛药已经发挥不了什么效用,可周总理还用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咬牙挺着,实在是忍不住了才会轻轻地哼上几声。

直到周总理离开这个世界,脸上依旧是宁静安详的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

周总理病危阶段,叶剑英几乎每天都在医院都在医院守着,还让护理人员在手头准备一些纸笔,以防周总理有什么话想说,到时候也能做好记录,但是,一直到临终一刻,周总理都没有要求写下什么。

周总理去世的讣告是在9日零时开始对外广播的。

忽闻这一噩耗,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泪水如同决堤一样涌了出来。

1月11日下午,天气阴沉沉的,大家的心中也不见一丝阳光,京城入目之处都是白花,数百万人冒着凛冽寒风在长安街的两侧伫立着,大家一起送周总理最后一程。

第一次亲见毛主席嚎啕大哭

5月12日,毛主席在书房会见了新加坡总理,半个月后又会见了布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合照

这时的毛主席大部分时间都需要依靠吸氧才能维持呼吸,如果外宾来了,医护人员就会先将氧气瓶推到帷幕后面,等他们离开后又赶紧推出来,再给毛主席吸上。

5月27日晚上,在华国锋的陪同之下,布托笑容满面的走进了毛主席的书房,此时,毛主席的状态已经不好了,会谈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客人就告辞,而毛主席已经根本没有办法站立,只能将手远远地伸向布托,表示告别。

布托三步并作两步,上前紧紧地握着毛主席的手,“祝您早日康复!”毛主席面带笑容朝着他点了点头。

而毛主席双手紧紧握着布托双手的一刹那,杜修贤将其永远的定格了下来。

毛主席的病情恶化以后,医疗小组的成员就昼夜不停地监护着他,他们在毛主席书房的床边架起了医疗器械,通过监视器一刻不歇的观察着他的身体变化,一旦发现有问题就进行抢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进入七月以后,朱德也因为感冒住进了北京医院,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太过在意,以为只是一般的小毛病,没有多大关系,结果,90岁高龄的朱德却再也没有走出医院。

几天以后,朱德病危,中央领导人也陆续来到医院和他进行诀别。

7月6日,朱德停止了呼吸,老百姓忽闻噩耗,心中愈发的难过。

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了大地震。

地震发生的时候,毛主席已经服用安眠药处于沉睡当中,当发现不对劲时,工作人员赶紧将他抬上担架搬到游泳池边上的一个新住所。

第二天清晨毛主席醒来后发现自己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细问之下才知道发生了地震,不过,他还是执意搬回自己在游泳池的旧居。

工作人员拿他没办法,只好请华国锋出来,华国锋告诉毛主席:“等地震平稳下来,主席身体好些再回去。”毛主席自然明白这些道理,于是点头同意了,只是,他没有想到,在唐山的余震当中,他也离开了自己居住了将近十年的“游泳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国锋查看地图

唐山大地震发生以后,华国锋以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名义给毛主席写了一封关于组成中央慰问团,他和陈永贵分头带队前去灾区第一线慰问的报告。

毛主席艰难的翻阅这手里的文件,而跟在他身边的医疗组成员王新德则是见证了毛主席的变化。

这场地震死亡人数高达24万多人,其他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当秘书向毛主席报告此次地震造成的极为惨重的损失后,毛主席哭了,这还是他第一次亲见毛主席嚎啕大哭。

之后,即便是在病中,毛主席依旧坚持亲自处理这些重要文件,中央对于唐山地震的报告、请示、通报这些文件都是再毛主席亲自圈阅以后才付诸行动的。

8月18日,毛主席圈阅了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中发【1976】13号文件),这也是毛主席在生前圈阅的最后一份中共中央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国锋

毛主席心脏停止了跳动

9月8日,毛主席一觉醒来以后,就对着守在旁边的医务人员说话,只是,对方听了半天都没有搞明白毛主席在说什么。

无奈之下,只能立刻跑向值班室,求助于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时候值班的人正是周福明。

周福明听到毛主席有话说时,二话不说就赶了过去,随后就听到毛主席的喉咙里面似乎在发出声音,只是,声音太过低微,就算是跟在他身边已久的周福明都无法理解。

周福明四下环视一圈,看到了放在床边的纸和笔,便一把抓了起来,将其塞到了毛主席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中的毛主席

毛主席颤抖着握着铅笔,纵然周福明替他拿着纸,却依旧耗费了他不少的力气,他划了半天,最后只划出了三个道,之后就再也写不动,垂下了沉重的胳膊。

随后,他又抬起胳膊,极为吃力的在木床上面扣动了三下。

这时,周福明才福至心灵,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主席,您是不是要看有关三木的消息。”他试探性的询问。

毛主席看着他点了点头。

其实也不怪周福明猜到对方,因为这里的三木指的是三木武夫,他正在日本进行大选。

即便是在生命垂危之际,毛主席依旧密切关注着日本大选的情况。

同一天,医务人员发现医疗监视器上面显示的有些异常,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主持开国大典

入夜以后,政治局委员们也排着队来到毛主席的床榻前,和他进行最后的告别。

那个时候,毛主席的意识还清醒着,只是发不出声音来,只是,当叶剑英从他的身边走过时,暗淡的眼睛也明亮了起来,他小心地挪动了一下自己的手臂,轻轻地朝他招手。

只是,叶剑英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泪水早已模糊了他的双眼,所以也没有注意到毛主席的动作。

眼看着叶剑英要走出病房,毛主席心中有一些着急,又一次吃力的伸出了手示意,招呼着叶剑英回来。

还是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发现了毛主席的异样,心中有所分明,赶紧跑到休息室里面找到叶剑英和他说:“首长,主席招呼您去!”

叶剑英得知后,立刻赶回到毛主席的卧榻前:“主席,我来了,您还有什么吩咐?”叶剑英集中精神,垂下头准备聆听毛主席的最后叮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

只是,毛主席睁着眼睛,紧紧地注视着叶剑英,嘴唇微微动了动,但是嗓子却没有办法发出声音,最后,他只能使出浑身力气,将叶剑英的手握住,然后晃动着,过了好一会儿,毛主席又染上了疲惫,复又闭上了双眼,叶剑英这才退了出来。

几个小时以后,9月9日零时10分,毛主席的心脏彻底停止了跳动。

毛主席去世以后,人民大会堂又沉浸在了巨大的悲哀之中,天安门广场降下半旗,人们都执拗的站在大会堂外的广场上面,排着看不到首尾的长队,希望能够亲眼瞻仰到毛主席的遗容。

9月18日下午三点,毛主席的追悼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沉痛的哀乐响彻在天安门广场之上,在阴沉的天空之下,悲痛的百万群众在臂上戴着黑纱,胸前配着白花,他们都为毛主席的离去而沉痛哀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庐山

悲壮的礼炮鸣响了三声,将中国历史上最高规格的葬礼推向了高潮。

天安门城楼下面正中央架设的追悼会主席台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站立成了一排。

华国锋站在了王洪文的右侧,他正在准备在百万首都人民面前宣读悼词,站在华国锋右侧的是叶剑英,他的脸上不断流露出凄凉的情绪。

站在叶剑英右侧的是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她几乎是被工作人员搀扶着走上主宾台的,追悼会还没有结束,宋庆龄就已经虚弱的无力支撑,最后只能坐在一把椅子上面坚持到追悼会结束。

没有争辩,没有反抗

之后就是清算“四人帮”的行动。作为第三个秘密逮捕的独享,姚文元就住在家里,这时候的汪东兴也已经安排妥当了,如果他不来怀仁堂,就让吴忠带人到他的家里去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文元

然而,姚文元还是来了,汪东兴担心中间会出现什么意外,便去请示华国锋和叶剑英,经过他们同意,没有让姚文元进正厅,只是让人将他带到走廊的大休息室里面。

随后,警卫团一位副团长向姚文元宣读了中央“决定”。姚文元就那么静静地听完,没有争辩,也没有反抗,只是轻声说了句“走吧”,就随行动小组的几名卫士出了门。

1981年,姚文元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20年,所以,他的刑满之日是1996年10月6日。

姚文元本身出生于作家之家,他的父亲也是一名诗人,还写过小说,更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甚至曾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姚文元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曾抱着他去鲁迅的家中拜访,鲁迅那时还赠送了一诗——《赠莲子》。之后他对于这段经历津津乐道,毕竟,他在那么小的时候就曾见过鲁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文元

姚文元被捕以后,他的妻子金英就回到了上海,他们不再住在上海市委机关宿舍里,而是住在了一条较为偏僻的街道,找了一幢普通的居民楼。

之后作家叶永烈也曾去拜访过金英,当时给他开门的是姚文元的三女儿,那时她还只是一个中学生,正准备要去上学,当听到叶永烈想要访问的是她的母亲后,就带着他穿过小小的灶间,走到了卧室里面。

此时金英才刚刚从午睡里面醒来,脸颊上面还带着枕席上面的痕印,她和二女儿和三女儿住在一起,至于大女儿已经出嫁了。

金英一头短发,皮肤白皙,穿着一件半袖。

他们家的屋子和陈设很简单,有两间屋子,书橱里面还放满了书,就连家具也非常的简单。

提到过去的事情,她便一直唉声叹气,几欲落泪,手指更是不断地抚摸着方桌玻璃台板的边缘,她已经被调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单位,长期请病假在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也很少外出,在丈夫被宣判了以后,也曾获准到北京秦城监狱里面探监。

只是,1996年,就在距离姚文元出狱还剩下一个月的时候,他的妻子金英病逝了,而他的女儿也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每次开会的时候,只要她去参加,当地的官员就都不愿意出席,生怕受到牵连。

姚文元出狱以后,就和自己的两个女儿生活在一起,不过,他出狱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妻子找墓地,因为他和自己的妻子关系非常好。

晚年的时候,姚文元主要就是在家里写回忆录,日子过的很平静,后来他被查出患有糖尿病,一直到2005年12月23日在上海去世,终年74岁。

2005年,一位老人因病去世,但是,这则消息在他去世半个月后才被公布出来,他就是姚文元。

披露这个消息的是新华社。2006年1月6日,新华社用较短的篇幅来报道姚文元之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文元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姚文元因患糖尿病,于2005年12月23日病亡。姚文元,男,74岁,于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1996年10月刑满释放。

姚文元的墓就在上海郊区,坐落在普通的墓群之中,只是,墓碑上面并没有署他的名字,只写着他的妻子金英的名字。

这个墓是在姚文元出狱以后的1997年7月建造的,墓碑是一块黑色大理石,正面刻着“真理真情”四个金字。

墓碑上刻“慈母金英之墓”,下面署繁体汉字:“女金虹丽群继红婿浩岐殷伟圭章孙颖婷沐春冰聪金星”。

为了避人耳目,女儿只写了名字,并没有写上“姚”姓。

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姚文元妻子的坟墓,更不知道他和妻子合葬在一处。

在墓碑的背面刻着一首词《蝶恋花》,而撰写内容的人大抵是姚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遥送忠魂回大地

真理真情
把我心涛寄
碑影悠悠日月里
此生永系长相忆
碧草沉沉水寂寂
漫漫辛酸
谁解其中意
不改初衷常
历历年年
化作同心祭

其实,姚文元生前也曾好几次到这里凭吊他的妻子,后来他也被安葬在这里。

往事悠悠,万千岁月最后都化作一抔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