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天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学者罗宾·沃尔·基默尔所著的《编结茅香》(商务印书馆)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印第安文化史。作为一名印第安裔学者,罗宾多年来一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环境生物学。“逐水草而居”的幼年经历,让她对北美当地的动植物尤为熟悉。书中细致描摹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世界,包括他们如何根据时令与物候搜集食物、“天女故事”的原始信仰以及社会交往、代际关系等内容。

比如,碧根果是印第安人的食物之一。当碧根果丰收的时候,以碧根果为食的松鼠也会因为食物的丰富而迎来种群增长。但随着松鼠数量上升,碧根果开始供不应求。同时,松鼠种群数量的增加也会引来更多天敌的捕食。随着松鼠数量下降,碧根果的产量会再次迎来高峰,并在之后进入下一个轮回。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勤劳的印第安人发现了这一规律,并称其为“大年结实”现象。印第安人也会根据这一规律,在恰当的时机采摘碧根果,以获得丰收。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罗宾逐渐意识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让人们学会如何与地球上的生命和谐相处。作为北美大陆的古老居民,千百年来的相依相伴,让印第安人同当地的动植物有着深挚的情感。罗宾在追述儿时生活时,用细腻而饱含情感的笔触呈现了印第安人的自然观与生存智慧。书中写道:“(在印第安人的世界里)物品和服务并不是购买来的,而是作为礼物从大地那里接受的。”每年,印第安人在采集草莓后,都会“努力地回报草莓”。他们会为草莓的匍匐茎清理出小块土地,方便草莓扎根。印第安人知道,如果只是一味索取,那么明年就很有可能吃不到草莓了。在作者看来,当代人可以学习印第安人生态观中的古老智慧。

罗宾在书中说,“身为一名植物学家,我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直白明确地阐述;但我同时也是个诗人,整个世界是用隐喻来对我说话的。”《编结茅香》不仅是一部印第安文化史,也不止探讨人与自然之间该如何和谐共处,更试图为我们呈现一面反思当代人生活的镜子。罗宾描绘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界。她眼中的一草一木,是有生命、带情感的。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饱满。

在罗宾看来,“正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让一切都变了。”在书中关于“商品和礼物有什么不同”的讨论中。罗宾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例,谈到小时候穿的羊毛袜都是祖母亲手纺织而成,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与馈赠,让作者在穿戴的同时,也充满了对祖母的感激。如今,她的衣帽都是从商场购买而来,与素未谋面的工人之间毫无情感联系。作者讲述这个例子,意在提醒当代人别让自己的情感触觉变得愚钝,要时常对生命中的馈赠心怀感激。

正如《编结茅香》的副标题所说,这本书希望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关于印第安文化的知识,更希望让大家得到“来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与植物的启迪”。在阅读中获得“启迪”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或许是《编结茅香》能带给读者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