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丛

大学毕业那年,Abby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游戏手柄。

他用“温润”来形容这款电子产品:能用双手完美握持,每个按键都分布在恰到好处的位置。在Abby眼中,用手柄玩游戏的感觉和用键盘、鼠标截然不同,“简直是一种享受”。

但彼时,Abby基本只有三个手柄品牌可选——微软、索尼、任天堂,这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三家游戏主机厂商。其中微软的Xbox One手柄最为著名,其开发总监声称,为了让手柄的外形和触感臻于完美,微软投入了超过1亿美元的研发资金。

与之相对,那时的国产手柄只能在低端市场打转,单个手柄的售价不超过100元。

在此后的十多年里,Abby接连购入了许多不同品牌的手柄,这个市场也在庞大需求的滋养下,发生着缓慢而清晰的洗牌。越来越多国产手柄厂商开始崭露头角——有深耕多年的老牌厚积薄发,终于迎来市场认可;有资深代工厂转型创牌,成为惊艳全场的新秀。

时至今日,游戏主机依然是海外企业牢固的护城河,但智能电视、手机、电脑等设备作为新型游戏终端的兴起,为国产手柄厂商创造了逆袭的机会。国内跑出了北通、飞智等头部品牌,市场份额步步紧逼海外巨头;墨将、八位堂等新锐品牌,也依靠对细分赛道的精准把握,打响了名号。

飞智联合创始人黄炜对《天下网商》表示,过去十多年间,中国手柄行业经历了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巨大转变。墨将CEO姜珂丰更是直言:在某些功能上,国产手柄已经追平甚至超越了海外三巨头。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游戏手柄市场规模达到53.4亿美元(约合387亿元人民币)。经历了多年隐忍,国产手柄品牌终于在这条赛道上撕开裂口,以身入局,成为全新的变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可逾越的鸿沟

耗资1亿美元研发的手柄,究竟有多好用?

关于微软手柄高昂的研发成本,业界一直有很多争议。但无论如何,2013年横空出世的微软XBOX ONE手柄,确实受到了游戏玩家们一致追捧。这款手柄经典的流线外形也流传至今,成为几乎所有品牌效仿的对象。

先是一掷千金,随后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面对海外巨头的豪举,当时的国产手柄品牌只能“望洋兴叹”。

北通天猫运营总监熊磊文记得,早期北通手柄的售价只有40—50元。

作为国产手柄市场资历最深的“元老”,北通在1997年刚创立时,面对的是一个几乎空白的中国市场:没有竞争对手,没有资本流入,也没有关注度。在这片贫瘠的荒原上,除了昂贵的海外大牌,只有少数来路不明、质量低劣的“白牌”手柄。

北通的窘境,也是接下来十多年间中国游戏手柄市场的一个缩影:海外品牌在这个市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国产手柄虽然努力追赶,但更多只是充当“廉价平替”的角色。

如今声名鹊起的中国手柄品牌,在那时都还是羽翼未丰的雏鸟:霸榜PC手柄类目的飞智,还在埋头研究电视遥控器和机顶盒;销量百万的新锐品牌墨将,不过是PDP、PowerA等国外品牌的代工厂。

高端、旗舰、精英,是海外手柄自带的光环。中国和国际品牌的技术差距,曾被看作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是以北通第一款手柄“多彩”为起点,国产手柄开启了发展的大潮,入局者通过持续的投入,在自研的道路上追赶海外大牌,它们不愿再做“廉价”“劣质”的代名词。

用熊磊文的话说,“做高端产品,肯定是中国品牌的必经之路。”

绕过“护城河”

绕过“护城河”

随着国产厂商的技术进步、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与国外产品之间的鸿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在向高端化奋力攀登的路上,中国手柄品牌夺回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知名度、美誉度也不断提升。

它们的崛起之路,既有正面追赶,也有弯道超车。

一方面,越来越多前沿技术被整合到国产手柄上,其中不乏具有独创性的新技术。

飞智联合创始人、产品总监黄炜向《天下网商》介绍,飞智在历代产品上应用了力反馈扳机、力切换扳机、电容隔空映射等先进技术,并积累了一整套自研的力学元件,“我们的每一款旗舰手柄都必须有新的技术突破”。

早在2019年,飞智单产品线销售额就已突破1亿元。近年来,其将重心放在了PC游戏手柄上。据黄炜透露,飞智从2024年1月至今,一直在PC手柄类目“霸榜”,其三大主力单品分别是各自价位段的Top 1。

北通也于2019年推出了首款国产精英手柄——北通宙斯游戏手柄,这款产品不断迭代,至今还是北通的爆款,在天猫榜单上力压海外大牌,与北通另一款“星云”霸榜TOP 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手机游戏、电脑游戏等新兴终端的崛起,也让国产手柄有机会绕开“游戏主机”这条深厚的护城河。

在世界范围内,微软、索尼、任天堂之所以地位稳固,离不开它们旗下游戏主机的影响力。数据显示,微软、索尼最新的游戏主机销量均有数千万台,任天堂Switch的总销量更是突破1.4亿台。它们的手柄和对应的游戏主机捆绑,对玩家群体进行渗透。

但在中国,玩家更偏爱手机、电脑等游戏平台,这给了国产手柄弯道超车的机会。例如北通的G2、飞智的Wee和黄蜂系列,都是针对手机开发的游戏手柄。

更细分的游戏种类,也造就了一批黑马商家。创立于2020年的新锐品牌墨将,就是依靠FPS(第一人称射击)竞技游戏起家。这类游戏要求极高的反应速度,墨将趁势推出了高回报率的竞技手柄,一举打开市场局面。

墨将CEO姜珂丰向《天下网商》介绍,墨将背后的明月电玩是业界知名的代工厂,有超过20年代工经验。为了和先发品牌竞争,墨将决心走差异化路线,“从FPS竞技入手,帮助玩家操作变得更强。”

据姜珂丰披露,墨将成立首年(2021年),销售额约为500万元,此后两年销售额翻了10倍,到2023年时已达到5000万元。

“今年目标1.3个亿。”姜珂丰踌躇满志。

既有技术迭代,也有终端变革,面对海外巨头设下的壁垒,国产品牌发动了一次漂亮的“钳形攻势”。

更高的山峰

更高的山峰

最近,Abby又准备选购一台新手柄。

这一次,他感觉自己几乎“挑花了眼”。国产手柄市场近年来涌现了多款爆品:北通的宙斯、阿修罗系列,飞智的冰原狼、八爪鱼,墨将的彩虹2 Pro,还有八位堂、盖世小鸡等新品牌……在天猫旗舰店,一些高端产品的售价已经上探到600-700元。

这份爆品名单还在不断加长,不断刺激着“宅男”们复购。今年,北通推出了鲲鹏50手柄,主打智能大屏;飞智的新品八爪鱼4,用上了独创的“力调节合金摇杆”;墨将即将发布的迅龙2引入了华为“星闪”芯片,让无线手柄也能达到竞技水平。

Abby在纠结过后,选择购入了飞智八爪鱼3,他评价这款手柄“手感舒适、重量适中、品质耐用”,“爱不释手,尤其喜欢推动摇杆时清脆的机械声音。”Abby现在已经拥有7台不同品牌的手柄,会根据所玩游戏的特点来搭配使用。

尽管在游戏主机领域,海外三巨头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但越来越多游戏产品正在摆脱主机独占,登陆手机、电脑等终端。《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的游戏用户规模已经达到6.68亿人,这批玩家充当了一股重要的消费力量,推动国产手柄行业前进。

熊磊文对《天下网商》透露,从前几年的数据来看,在手柄市场,北通的市占率已经和微软相当接近。“北通的增长率稳步向前,保持着中国游戏手柄第一品牌(的地位)。”

尽管前景向好,但手柄始终是一个小众赛道。在触碰到用户规模天花板后,如何进一步拓展业务,还需要运营者的长远考量。

目前,体量较大的北通、飞智都已在涉足键盘、耳机等其他外设,寻求品牌的第二增长曲线。和手柄相比,整个游戏外设的市场显然更加广阔,罗技、雷蛇、华硕等知名品牌,都在这条赛道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也意味着,这个品类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此外,部分品牌的低效“内卷”,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到了行业。对此,多位受访者均表示,除了在手柄元器件上“堆料”外,品牌更应该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在算法调教、软硬件一体化等方面下功夫。

无论如何,中国手柄行业的壮大是不争的事实,但海外巨头的领先优势仍在,国产手柄品牌只能算是“初窥门径”。

它们在国内手柄市场立足后,还需要走过更加漫长的道路,才能够登临山巅。